林爱萍
摘 要:考前心理,也可称其为考前综合征,学生受自我认知、外部环境、社会压力等方面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躁、顾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根据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对考前心理调适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学生;考前心理;心理调适
如何调整高中学生考前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应考心态和复习状态,一直以来是广大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从高中学生考前心理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多方支持与协作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从高中学生考前心理的具体表现、考前心理调适的必要性、高中学生考前心理调适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一、高中学生考前心理的具体表现
其一,紧张。紧张是高中学生考前心理的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让学生保持有效的专注力,但过度紧张会使学生的记忆力、学习力下降,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其二,焦虑。焦虑是心理压力过大、过强而导致的一种心理问题,如“复习时脑子一片空白”“总是拿不准该干什么”“失眠”“噩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和生理健康。其三,自卑。自卑是高中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不自信的一种心理暗示,长此以往会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后果。其四,怨恨。怨恨是学生对自己考前无力的一种心理表现,常常因学业不良而迁怒于学校、教师、同学、家长等与之相关的人物,进而造成认知偏差。其五,厌考。厌考是学生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担心“考得不好”“家长指责”“同学嘲笑”等事情发生,遂在考前复习阶段消极对待、厌恶考试。其六,放纵。放纵是学生对考试完全失去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导致这一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认知,无法满足自身的求知欲。
二、考前心理调适的必要性
通过有效的考前心理调适,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自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关系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高中学生考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调适,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不足,端正考试态度,从而更积极地面对考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增强自我情绪的调控力,从而以坦然的心态迈出人生之路[2]。其二,有助于实现更好发挥。考试是检验和考查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途径,但考前紧张、心理焦虑等现象难免会影响其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发挥失常。对此,通过采取考前心理调适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调整考试状态,使学生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三、高中学生考前心理调适的方法
(一)教师方面
1.建立合理目标
考前心理失衡是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成长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对此,教师应合理、有效地组织心理调适和情绪疏导等工作,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3]。建立合理目标是调适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基础,以及学业表现等要素展开客观分析,并与学生一起制订合理、适宜的学习目标。如此,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奋斗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进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考前复习活动,从而稳步提升学习成绩,减轻思想负担。法国作家纪德曾说,没有目标的生活是向机会投降。因此,目标的建立不应局限于学业提升方面,教师还应为学生设立一些生活目标,如,“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坚持每天锻炼30分钟”“组织并参加家庭聚餐”“与同伴进行郊游”等,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好事物,这对其考前心理辅导能够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
2.构建轻松环境
构建轻松、舒适的班级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调适起到推动作用。其一,保持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加强对班级卫生环境的清扫和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保证复习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保持心情愉悦的“精气神”。其二,建立情感沟通平台。高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正处在敏感时期,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产生不良的情绪波动。对此,教师应采取“主动谈”“被动聊”的方式展开辅导工作。第一,主动谈。及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状态,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约谈“问题”学生,并保持真诚友善的沟通态度,消除学生的焦虑与不安。第二,被动聊。教师可以通过“信件聊天室”“情感访谈屋”“解忧杂货铺”等途径,解答学生的心理疑惑,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又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释放内在压力
压力的产生往往是内外結合而造成的,因此,如何有效释放高中学生考前心理压力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下功夫”[4]。其一,外部释压。高中学生考前心理紧张、焦虑等现象的发生,大多来自老师、家长等方面的过度关注,如“考前教师采取题海战术、开夜车等方式提高成绩”“家长过分关注考得好不好、与他人对比说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此,教师应秉持理性、客观的辅导原则,并在日常沟通中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使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家长及时调整自身心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困难学科予以理性分析,理解和支持孩子,保持融洽的家庭氛围和情感关系。其二,内部释压。教师可以让学生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跑步、健身操、跳舞、打羽毛球等,缓和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这对释放学生的内在压力具有积极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法、冥想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方法疏导学生的学业压力,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4.优化复习方法
考前复习是巩固基础、成绩提升的关键所在,也是催生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地带”。其一,周密复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以课本教材为主,引导学生对其基础知识以及关键要点的掌握为目标,针对不同学情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使学生有条理、有次序地展开复习活动。其二,改进复习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紧跟复习计划,把握学习目标,不碰触难题、怪题,以巩固知识为目的,并对错题、变题进行归纳和整理,保持有条不紊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还可以传授一些复习方法,如阅读法、图表法、联系法、解题法、联想法等,进而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等情况,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从而保证学生复习的实效性,以及情绪的稳定性。
(二)家庭方面
1.语言交流,缓和心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也是孩子疏解压力、调节心理的重要场所。但在当前家庭教育方面,大多数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和学习名次,常常忽视对其的情感关怀,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孩子产生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其身心健康[5]。对此,家长应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动作,抽出时间与之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语言沟通,如“爸妈相信你”“我们能接受考试的任何结果”“考试是检验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的不足与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用緊张,爸妈和你一起加油”等,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体会亲情温暖,消除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家庭关系,减轻心理负担,使孩子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和乐趣。此外,家长还应坚持不攀比、不对比、不相比的原则,理解和支持孩子,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家庭关爱,这对孩子的心理建设能够产生极大的帮助。
2.组织活动,舒缓心理
孩子长期处于学习的高压环境下容易产生疲惫、厌学等心理问题,这也是造成考前心理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家长应针对这一问题,组织不同类型的家庭活动,如野外聚餐、体育运动、娱乐游戏等,使其为孩子的学习、生活增添快乐、丰富色彩。其一,充实家庭生活。家长作为家庭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家庭计划,充实活动内容,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保持放松、舒缓的心理节奏,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能够打下扎实的情感根基。其二,坚持劳逸结合。家庭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应与孩子的认知成长相关联,既要保证亲子之间的沟通效益和实践效果,又要在娱乐参与的过程中渗透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以及自我释放,进一步减轻考前心理压力。
3.共同协作,分析心理
亲子交流往往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调节方法,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与孩子建立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共同调整和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分析孩子考前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生理反应,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辅导,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一,亲子陪伴。陪伴对于高中学生考前心理调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参与到考前复习活动之中,并给予孩子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从而达到共渡难关的效果。同时,在亲子陪伴过程中,家长不应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而是保持合适的距离和恰当的关怀,以此抚慰孩子的敏感心理。其二,共同解决。问题是用来解决的,不是用来抱怨的。家长应与孩子一起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与建议,这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升亲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确保其全面发展。
4.引导认知,重构心理
压力,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正向面对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提升其学习效率;反向面对压力,以消极、逃避的心态承受压力,往往会消磨意志、挫伤自信。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正确面对孩子的考前压力,并引导孩子对其产生正向认知,以此重构考前心理,合理化解心理障碍,使孩子更为自信地走向考场。同时,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将自己所担心、所顾虑的事情进行表达,帮助孩子解除心理负担,从而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考前复习之中。
(三)学生方面
1.规律学习
规律学习对复习备考、自我疏导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学生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同时,还应注意时间安排、复习内容、学科课程、学习节奏等细节,保持规律化、常态化,以及目标化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消除考前复习的紧张感和压迫感。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和了解考试流程与应试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心里有数、从容应对,另一方面可以缓和考场与教室之间物理环境转变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发挥。另外,除了做好复习计划、保持学习节奏之外,学生还需将每天的复习成果加以回顾和总结,既要落实考前复习的阶段目标,又要将其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和吸收,建构体系、强化记忆,从而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学习能力。
2.学会放松
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调整心理情绪,释放考前压力。学生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舒缓自身情绪,放下思想负担,使其更为轻松地面对每一次考试。其一,倾诉。适度倾诉,有助于缓和学生的心理压力,排解忧郁情感。对此,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或情感问题向身边亲近或可靠之人倾诉,以此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并能从中体会相互关心、相互陪伴、相互理解的快乐。其二,放松训练。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考前不良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适量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抵抗力,又可以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对此,学生可以参与一些放松性的体育训练,如“腹式呼吸”“抖肩舞”“器械操”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分散学生的学习压力,转移心理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考前减压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调整自我状态,实现放松身心的目的。
3.主动求助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考前心理自我调适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主动求助、寻求指导的方法,向同伴、教师、家长、心理专家等进行咨询,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保持积极的备考状态,另一方面在大家和群体的帮扶指导下,更易于形成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备考氛围,这能够对考前心理调适产生积极影响。主动求助的话题或问题可以是生活的、心理的、学习的、情感的等多个方面,学生可以此了解自己、优化认知,从而呈现最佳状态。同时,学生在心理求助的过程中,应考虑所倾诉和所交谈的人物背景,选择适宜的话题进行交流、沟通。如,向同伴求助,可以讨论一些学习方法或解题思路;向教师求助,可以请教一些有关复习的知识要点和考试模块等,这样能更有助于提升自身能力。此外,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及时弥补自己的缺点,也是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高中学生考前心理的具体表现入手,从教师、家庭、学生三个方面出发展开探讨,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高中学生考前心理失衡的问题,缓解紧张、焦虑等心理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其复习质量。同时,通过对高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考前心理调适,既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状态应对考试,又可以促使其更好发挥,从而取得最佳成绩。
参考文献
[1]曲文佩.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7):2.
[2]江群.筑梦中考释压前行:初三学生考前减压团体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5):3.
[3]金斯文.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解决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6):87.
[4]舒华.关注考生考试焦虑:别让情绪毁了你的努力[J].青春期健康,2019(9):4.
[5]梁华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