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萍
[摘 要]智慧课堂是激情与智慧交织的课堂。在新课改下,构建智慧课堂,促使教学由知识教学向智慧和素养教学转变,是各学科教师努力的方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打造智慧高效课堂。文章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就如何借助互联网构建智慧历史课堂,引领学生成长进行了分析,为教学改革寻找新的突破点。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历史;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6-0070-03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时空跨度大,如果课堂教学不重视学生的动力激发和智慧培养,容易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对此,历史教师可根据新课标要求,立足于实践,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的构建路径。互联网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它在构建智慧课堂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智慧教学。
一、参考名师课件,科学设计教学
智慧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智慧课堂是智慧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落实核心素养、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智慧课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促进智慧生成,使课堂教学超越知识教育,培养智慧者。智慧课堂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和理念。对互联网的智慧应用,是实现智慧课堂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在历史教学中,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智慧教学时,教师要摈弃“为教而教”的教学理念,全面考虑教学需要,在参考名师课件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难点去开发课件,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教学资源网站搜集名师课件、精品资料,在参考和借鉴网络素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方法(重视地图和史料的运用,明确基础性史实的时间线),确定教学重难点(了解诸少数民族的特点及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内容开发课件。此外,在教学设计中,要借鉴名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探究法、讨论法、情境法等,对课堂导入方式、史料展示方式、讨论时间等做出合理安排,以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如在导入环节,可以展示阿保机、铁木真等人的传奇故事以及西北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或者辽夏金元时期的服装,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智慧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借助互联网,开发课程资源
过去,受技术和条件限制,在历史教学中是很难再现历史的片段与情景的,也很难构建灵活、开放的历史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历史教学要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必然要求教师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智慧教学。互联网的运用,为智慧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智慧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内容多样、方式灵动。借助互联网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使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材内容,利用互联网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接纳、建构新知识。
如“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该课的知识点众多,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等内容,而课本由于篇幅有限,许多内容都一点而过,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相关内容时,就会出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的素材、史料,如关于戊戌变法、袁世凯的图文资料,历史名人对戊戌变法的评价,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电影素材,等等。经过筛选将可用的素材剪辑、制作成微视频,以备课堂上使用。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到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课件,并结合课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巧用互联网开发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项“自主而智慧的活动”。
三、应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是一门人文课程。历史课程的人文属性,要求历史教学不能只是教授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智慧课堂中的“智慧”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能像知识一样通过传授去获得,而是需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开启、发展和增长。因此,智慧课堂要求关注学生的生命智慧,主张通过对教学的智慧管理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沐浴智慧、生成智慧。教学情境是一种隐性的教学资源,教学情境在智慧发掘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智慧教学的目的。
如在教学“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准确记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教师可以借助自己从历史素材库中选取的视频,生动呈现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并将新航路开辟前后的历史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讲述新航路开辟给全球带来的变化。然后,本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的故事。如郑和带领的船队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阿拉伯国家,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在远航途中,郑和的船队不仅没有占据别国一寸土地,还与许多国家进行了公平交易,给他国人民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明。这与每到一处就依靠火器开采黄金和掠夺奴隶的西方航海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比西方航海家的探险经历与中国航海家的远航故事,比较当时中国航海与西方航海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让学生在比较、思考的基础上发展智慧,对郑和的仁义与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的霸道、中国的和平外交与西方资本主义的罪恶积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四、借助电子书包,激发探索精神
电子书包是一种信息化便携终端,是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衍生物。该终端可以在学校和家庭间建立紧密联系,不仅是教师发布和传播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载体,还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助手之一。学生能通过电子书包结合自身需求拓宽学习视野。与此同时,借助电子书包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不仅能帮助教师构建智慧课堂,实现教学内容数字化与信息化,还能促进师生高效互动交流,使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
运用电子书包构建智慧历史课堂可从以下两个阶段着手。首先是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在该阶段可通过电子书包与学生分享课程的相关资料。以“鸦片战争”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将整理好的鸦片战争相关资料以及电影《鸦片战争》上传到电子书包,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每个学生在课前借助电子书包了解到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其次是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在该阶段需运用电子书包先为学生布置针对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再结合学生学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哪些人参与了辛亥革命?2.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3.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上述问题由点及面展开,第一个问题,学生只需认真阅读教材就能找到答案,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需掌握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才能顺利解答,适合历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前面学过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多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适合理解分析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通过分层提问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历史课堂中有所收获,再加上运用电子书包能较好地营造智慧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因此这节历史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借助互联网资源,开展智慧学习
智慧课堂不仅关注教学的智慧生成,还主张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地位,允许学生犯错、质疑,还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互联网不仅让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还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智慧学习,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中提及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高度发展和繁荣的朝代,但也是一个争议较多的朝代。关于宋代积贫积弱与文化繁荣的强烈对比,历来都有许多争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高质量历史公众号上的文章、著名历史学者的言论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一方面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给出一些争议性的话题,如“宋代是‘积贫积弱,还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为什么许多文人如余秋雨都说,自己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的素材对这些话题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提升思想认识,形成透过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真相的能力。
六、优化智能学习环境,打造智慧课堂
毫无疑问,良好的智能学习环境是实施智慧课堂的重要因素。高中历史教师需结合学生学情营造良好的智能学习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更具体的历史信息,突破学习难点,提升学习效率。
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为例,该课需要学生理解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艰难国际处境,掌握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政策,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产生的影响等。教师在正式授课前构建“云、网、端”,对该课的课件进行优化,再将课后练习题与相关视频上传至教学助手。上课时从教师端口登录互动课堂,即可开展教学。首先,情境导入。教师为学生播放与周恩来总理相关的外交视频,要求学生观看历史人物事迹并运用弹幕功能对周恩来总理进行评价。其次,知识梳理。由于学生在课前已完成相关导学案,教师可随机选取一名学生回答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新中国外交团队所取得的成就。如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6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再次,问题探究。教师指出,求同存异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中國初期平稳度过外交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对当今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然后提问: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这是为什么?随即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分析,然后将讨论结果上传至平台。基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总结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正因如此,该原则对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改变之前被动跟随教师学习的状况,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互联网运用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为学生高效学习、智慧生成助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杜嘉慧.智慧课堂在历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人民版必修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复习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11):17-19.
[2] 刘全优.“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256.
[3] 孙翔宇.“SPT智慧课堂”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24):48-49.
[4] 纪敏.基于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89.
[5] 黎冬梅.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探讨:以《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看中国道路的自信》一课为例[J].广西教育, 2019(10):26-27.
[6] 邹玉蓉, 何鹏. 智慧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探究:新课改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20(12):119.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