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2-05-30 20:47:58程燕
关键词:问题驱动多元评价深度学习

程燕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要求教师设计体现深度学习特征的学习活动,在知识应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站在整体的视角系统构建教学活动,以学科核心概念来统摄和组织教学内容,并依据具体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大小来确立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教师可事先设计课前任务单,将来自学生的调查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然后让学生在汇报、讨论、补充、修正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分析、推理、证据解释等能力,并注意在各个环节以合理的评价积极引导学生持续深入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抗酸剂探究;问题驱动;多元评价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发生机制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意蕴

关于深度学习的定义,被广泛接受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提出的看法:深度学习是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李松林教授,根据国外学者对深度学习的著述研究,将深度学习的内在发生机制归纳为:情境诱发——问题驱动是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切身体验——高阶思维是深度学习的维持机制;实践参与——问题解决是深度学习的促进机制 [1]。

(二)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

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包含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往往具有以下一些行为特征: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其他场景中;善于通过分析、应用、评价等手段,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发现问题,在不断反思和批判中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能力(即高阶思维)。因此,教师应设计体现深度学习特征的学习活动,并在知识应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核心素养是深度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学习结果。

二、培育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应站在整体的视角系统构建教学活动。教师要以学科核心概念来统摄和组织教学内容,并依据具体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大小来确立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

(一)梳理核心概念下的单元知识层级关系

“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其性质,这是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重要思想方法。教师要以此为统领,梳理教材(如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九年级上册)中“物质及其变化”“金属材料”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具体知识(酸、碱、盐及金属)的学习中,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活动,形成向上的联系,获得更有普遍意义的核心概念[2]。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建立“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核心概念下的单元知识间的层级关系,详见图1 。

单元知识层级关系

从低层级到高层级,图1呈现了一个不断抽象概括的过程,由此可引导学生实现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我们知道,能够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其他场景中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图1中从较高的层级到低一级的层级,就是知识向下联系、迁移应用的过程。笔者设计“抗酸剂探究”挑战性学习课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业要求提出:“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在自然界与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认同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独特价值。”笔者以此确定核心素养下的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认识酸和碱、某些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形成物质存在→性质→制备→应用的科学观念;(2)知道酸、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科学思维:形成利用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

探究實践: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理解酸碱指示剂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态度责任:(1)感受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在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社会责任感;(2)认识酸、碱、盐对人类的影响。

【课时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能根据酸的通性寻找抗酸剂,揭示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2)建立“三重表征”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调查、寻找抗酸剂、评价、质疑、归纳、分类、解释、改进、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反思和探究活动,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会根据探究目的,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会用图文方式表述方案。

态度责任:(1)在探究过程中有合作交流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发展社会责任感;(2)认识酸、碱、盐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

(三)设计“抗酸剂探究”教学活动流程

笔者根据深度学习的内在发生机制,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运用、价值与评价”体现于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以“寻找抗酸剂”作为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身体验“抗酸剂的评价、改进及服用方法”思维过程,主动参与“两种液体抗酸剂效果比较”探究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流程详见图2(见下页)。

三、问题驱动和多元评价的课堂实施

笔者事先设计课前任务单,让学生进行课前小调查,以此激活学生的旧知识,使其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建立联系。

学生调查发现,由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在人群中很常见,他们共寻找出23种抗酸剂。笔者将来自学生的调查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课前小调查的意义。

(一)任务一:抗酸剂评价,总结选择抗酸剂的原则及抗酸剂的类型

1.设计驱动性问题

问题1:同学们寻找到的23种抗酸剂都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剂吗?请进行评价,说出理由,并总结物质能做抗酸剂的原则。

问题2:如何对抗酸剂物质进行分类?

學生讨论,将思考引向甄别评价、反思批判、分析归纳。

2.提供“脚手架”

笔者充分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知识储备不足问题,准备了相关阅读材料,期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提取有用信息,对物质是否能做抗酸剂作出科学判断,培养证据意识。

3.小组反馈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通过讨论、补充、修正,找出了有些物质不能做抗酸剂的证据,并在归纳总结抗酸剂选择原则的过程中,建立了观点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交流环节,笔者鼓励学生要敢于充分表达观点,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碳酸钙是否能做抗酸剂产生较大争议。

为此,笔者引入生活事实,并提问:“有一种补钙药品钙尔奇,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口服;而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则多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这是为什么?”以此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加以思考,进而明确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这在解决学生疑惑的同时,还可帮助其形成安全用药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任务一活动中,认识到用于人体服用的抗酸剂,不仅要满足化学原理,更要对人体无害,并由此建立用化学视角分析生活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学习评价:表现性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积分评价统计。

(二)任务二:抗酸剂的缺陷及改进方法探究

深度学习要能够启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就属于高阶思维。学生在对抗酸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抗酸剂的副作用问题,这一问题自然会引发学生对后续问题的思考。

问题3:铝化合物会引起便秘,含镁化合物会造成腹泻等副作用。假如你是药物开发研究员,你会如何改进?

问题4:观察铝碳酸镁化学式,思考为什么它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学生经过思考,很快提出改进建议:含铝镁的药物一起吃,或将铝镁复合起来做成片剂。在这个思路的启发下,学生再分析铝碳酸镁咀嚼片抗酸剂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就水到渠成了。

在任务二中,笔者让学生以药物开发研究员的角色去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体验社会角色的机会,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

学习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先进行生生互评,教师随后进行小组积分评价统计。

(三)任务三:抗酸剂药片吞服方法探究

笔者用某药盒上的“咀嚼片”三字引出要进一步探究的真实问题,设计如下问题链。

问题5:为什么要咀嚼?

问题6:咀嚼片是否适合所有胃酸过多的病人?如果你从事抗酸剂药物的开发研究,你有什么建议?

问题5能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证据解释等能力,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咀嚼是为了增大抗酸剂和胃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问题6可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结合粉末吸收速度更快的特点,按照咀嚼片剂→粉末→粉末泡在水里(喝)→液态抗酸剂的顺序建立思维逻辑,为后续常用抗酸剂铝碳酸镁混悬液的探究建立联系。

学习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先进行生生互评,教师随后进行小组积分评价统计。

(四)任务四:两种液体抗酸剂抗酸效果比较探究

深度学习需要发展学生持续深入的思维过程。基于前面的讨论,笔者向学生展示铝碳酸镁混悬液、铝镁加混悬液两种药剂。

问题7:这两种混悬液,在功效上有什么不同呢?

由此引出学生想要研究的问题:“哪种抗酸剂混悬液能中和更多胃酸”“我该如何从这两种药物中进行选择”等。这一环节的中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围绕“哪种抗酸剂混悬液能中和更多胃酸”展开微探究活动,活动过程设计详见图3。

笔者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评价交流。展示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时,小组之间对自变量设置、控制哪些无关变量等细节进行交流评价。检测因变量,学生主要是用“看沉淀消失”“用酚酞试液”“用石蕊试液”等方法。在“哪种方法更好”的评价中,学生可体验转换思想对于科学实验结果观测的重要性。

学习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论三方面进行评价,详见表1。

量表设计遵循导向性和过程性原则,反映探究实验活动中各种变量控制、实验操作细节等关键要素,能对学生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而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则可促进探究活动走向深度。[□][◢]

参考文献:

[1]李松林,杨爽.国外深度学习研究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0(9):83-89.

[2]顿继安,何彩霞.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19(9):6-11.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多元评价深度学习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15:42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20:49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47:34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5:35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