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业智
内容摘要:新文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这一举措对高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应从分析他的课程特征入手,指出课程的改革困境,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做好顶层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模式转变、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几个方面来探讨课程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改革
新文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共同构成了涵盖所有学科的一项改革工程。从2018年这个概念的提出,直到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才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文科”的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教强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新文科这一国家战略的启动,将对未来中国大学文科、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1]。
新文科对高校的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要求高校从发展理念、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文化打造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改革,方能取得改革成效。课程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新文科建设宣言》就把“课程提质”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三大重要抓手”之一加以强调,并提出要“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2]。这样,就给高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的《中国当代文学》如何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守正创新,提升质量,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基本特征
从学科构建来看,当代文学原本是相对于现代文学(原来称为“新文学”)而提出的一个学科概念,是为了确立共和国文学的合理性存在而创造的一个学科概念,其概念本身被纳入到了中国革命的叙述体系之中,有特定的时代局限性。相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讲述“五四”到新中国成立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则重点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冲击下,高校开始打破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学科壁垒,开始将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或者直接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行课程设置。尽管如此,课程内容上大多仍由现代和当代两大部分组成,只是以一个脉络把二者有机地串联了起来。但是,当代文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概念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质疑,有人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代的延伸”[3],更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是一门有现象、有思潮、有作家,但经典匮乏的不入流的次级学科”[4]。正因为这些质疑的声音致使各高校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普遍重视不够,不但在课时上一压再压,而且在各种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中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从时间跨度来看,现代文学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范畴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但是“当代文学”却是一个有时间起点而无时间终点的文学概念,它既包括了已然发生的文学历史和被经典化的文学作品,但也囊括了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学事件和发表的文学作品。所以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当代文学涵盖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多年的文学内容,时间跨度已远超现代文学。一方面,当代文学史这样一个大的时间跨度,囊括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阶段的文学,每一个阶段的文学又有着纷繁复杂的形态,所以对它的文学史梳理、文学现象考察、文学作品解析就显得尤为复杂,尤其是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这段文学史因为离我们距离很近,仍没有完成历史化和经典化的历程,所以还未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去备课讲述,而是每年都要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学资源,调整教学重点,常变常新,常新常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但但是一个讲述者,更通过课程讲述参与到了当代文学的历史构建与经典阐释中,恰如佛克马所言“进行选择的职责落到了教师们的肩上,他们通过观察经典在過去已经发生的变化以及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或许会以一种历史的视角来观照他们意欲干预经典的构成的尝试”[5]。当然,《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这种开放性不单单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和兼容并包的教学方法,方能将这门鲜活的、开放的课程讲活、讲透。
从内容特征上,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性与社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当代文学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与新中国的政治历史有着深层次的关联,甚至有学者直接将中国当代文学史称之为“‘非文学的文学史”[6],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对当代文学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众文学甚嚣尘上。无论是政治的干预还是市场的左右,中国当代文学都不能以单纯的审美性标准对其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应该建立起一种更为全面、更为客观的学术标准,对当代文学中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进行更为历史的、科学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把审美性与社会性割裂开来,以一种绝对的审美主义把文学从社会的存在中移入与世无涉的花园里去”[7]。这样的内容特征也为我们课程改革和课程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又要利用课程特征开展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课程评价中也不能采取一刀切式的终结性评价,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的简要分析,我们看到《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既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好的突破口,但也让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着全新挑战。如何发挥出课程的改革优势,如何突破课程的改革困境,扬长避短,守正创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对标“新文科”建设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课程特点,盘点高校目前的课程改革现状,我们发现《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仍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差距。
(一)课程定位不清,系统改革思维尚未形成。课程是人才培养中的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要素。课程改革对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也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才能得以实现。只有遵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系统的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显著的育人成效。目前,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未能从新文科建设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样全局的视角去统筹谋划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问题,未能建设起内部衔接紧密、布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未能高效地实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达成度。《中国当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与其他课程一起承担着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因此它必须与其他课程形成一个彼此的呼应关系,甚至与选修课程形成互补关系,才能合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模式陈旧,新的育人理念落实不够。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课程育人理念也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8]。以往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更注重的是文学史的讲述,而在文学史的整体脉络中去讲述文学现象、文学潮流、作家作品。对于作品的讲述也往往依赖教材的定论去照本宣科,而未能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以文本的审美阐释激发出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与生命体验。正如陈国恩所言“有一个基本的东西,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就是,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作品,在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中,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9]。而且在以往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的是知识传授,多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而对于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则关注较少,更很少走出课堂,去在体验和践行中学习课程,感悟课程,提升能力,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
(三)教学方法单一,新的教学方法探索不足。当下,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行各业,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了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推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维改革。同时,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剧烈的冲击,教师们不得不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和应对这一特殊危机。对标一流本科课程的“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建设标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仍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为主,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组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教学、体验教学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则探索较少。这一方面不能适应当下的高教改革趋势,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的育人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路径
针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课程特点和改革困境,本文以本人承担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案例,来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形成有特色、有成效的改革经验。
(一)做好顶层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是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应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为指导,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并通过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洗礼,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课程紧密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工具探索混合式教学、分组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改革,提升课程高阶新、创新性和挑战度,教学模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实现“多读、敢说、能写、会做”的教学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二是打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高校要重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相关课程之间要在内容和方法改革上同步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成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围绕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去开发一系列的特色选修课程,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课程体系。比如,延安大学围绕着该课程开设了《延安文艺研究》《红色经典导读》《路遥小说导读》三门特色选修课程,并将这些课程制作成慕课上线运行。这样从内容上强化当代文学前史和背景的学习和十七年和新时期文学作品的学习,从而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形成一体,从方法上可以配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展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模式转变。课程将新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式讲授的教学模式,注重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衔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课堂教学活起来,实现以“教”為主向以“学”为主的根本转变。课前,下达每节课的学习任务,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引入中国大学MOOC中的《中国当代文学》SPOC课程以及课程组自建的《红色经典导论》《路遥小说导论》《延安文艺中的那些人、那些事》等课程资源,通过观看视频、课程互动讨论、课程测试等环节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为课堂讲授奠定坚实基础;课中,打破了满堂灌的形式,充分结合SPOC课程内容进行重点难点讲解,尤其是对SPOC课程内容中作家作品解读不足、课程内容与我校学生群体契合度不够、课程知识点较为散乱等问题进行补充讲述,并利用云班课教学平台开展专题讨论、头脑风暴、线上答疑、课堂笔记、在线测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课后,布置相关课程作业,开展“读、写、研、演”系列课程实践活动,巩固课堂内容,训练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一是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课程引入了中国大学MOOC中的《中国当代文学》SPOC课程和自建的慕课课程进行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同时通过云班课开展课堂互动和过程性考核。二是开展文本细读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问题意识、研究能力,课程一方面压缩了文学史的知识讲述,而增加了作品文本细读和前沿批评观点,让学生拓展学科视野,深度感受文学魅力;另一方面,课程将前沿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在课堂中设置了课堂读书笔记环节和头脑风暴活动,设置了“新时期文学起点在哪”“如何理解‘没有文革,何来新时期的观点”“如何看待顾彬‘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论”“《人生》应该归入哪个文学思潮”“如何看待方方的《武汉日记》”“莫言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网络文学能不能进入文学史叙述”等部分争鸣性话题让学生阐述自己观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是从“读、写、研、演”等能力入手,探索体验式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加强学生的体验教学,通过设置多维度的实践环节,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体验教学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读”,设置了“改革开放40年优秀小说作品推荐活动”“红色经典情节梗概思维导图创作活动”“红色诗文诵读比赛”“读书笔记”等活动,提倡学生阅读当代文学中的“原典”,提升学生的作品阅读能力;围绕“写”,每一月设置一次课堂小练笔环节,并结合当下的热点事件进行随机创作练习(如疫情期间学生自创的抗疫原创作品集《“疫”路有我,山河无恙》),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围绕“研”,课程布置了“前沿成果学习笔记”“课程相关主题调研报告”“课程研究论文”等作业,并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培育有机融入课程,让学生自行策划选题,完成项目论证,在实践训练中提升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围绕“演”,设计了自编自导自演路遥的小说改编话剧《人生》,开展了“‘讲话现场的演講”“路遥墓前的演讲”等演讲活动,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
此外,与教学方法改革相适应的考核方式也要随之进行改革。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的两种评价方式构建客观、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课程成绩由线上SPOC课程学习成绩、线下讨论及互动考核成绩、课程实践作业成绩、平时测试及期末成绩四部分成组成。线上成绩包括SPOC课程的各个环节,重点考察学习者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线下讨论互动考核包括课程资源学习情况、课堂笔记完成情况、头脑风暴、课程专题讨论、线上考勤等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课程实践作业分由作品推荐活动、课程论文调研报告和论文撰写、课堂小练笔、话剧展演、诗歌朗诵比赛、文学现场演讲等部分组成,重点考察学习者的知识应用能力;平时测试及期末测试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为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那么各专业课程如何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独特的改革路径,各校有各校的经验和做法,各课程也根据课程特征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改革理路。本文以《中国当代文学》的改革案例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文学类课程的改革路径,希望为文学学科的课程甚至于整个人文学科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经验,共同提升高校文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75-83.
[2]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http://www.moe.gov.cn/jy
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3]谢冕.论中国当代文学[J].文学评论,1996(2):5-19.
[4]张元柯.何谓“原典”,怎样“精读”——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原典精读实践情况的考察与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2021(3):60-67.
[5]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1.
[6]贺仲明.建构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学史——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建设的思考[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2):20-28.
[7]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70-282.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
7.html.
[9]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70-282.
基金项目:陕西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延安大学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利用本科线上课程资源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延安大学2021年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YDJGZD21-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