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冰 郑克岭 史春媛
摘 要: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的标准。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经历了30余年发展,由于学科研究之目的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成为学人的时代使命。鉴于该学科目标体系、人才建设与教学培养等方面存在分散与统一、传统与现代、队伍建设与专业设计、理论空洞与时代要求四个矛盾,依据“新文科”建设理念,结合公共管理整体化的时代课题,提出教学型、科研型、职业型与技术型四维度的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092-03
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中,“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在此背景下,本身就兼具多学科特点的公共管理专业,更应该着眼于大门类、宽口径,从而推动人才培养目标向符合学生发展需求、适应社会需要转向。
一、公共管理学科目标与时代要求
公共管理专业前身是行政管理学科,其诞生的标志是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政治学季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其中,威氏提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和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这一观点,为以后行政管理乃至更为成熟的公共管理专业之发展、成熟与更新提供了研究指针。中国公共管理专业经历了1984年的行政管理学科重建、1990年代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转换、21世纪多元化发展理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已经成为拥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等19个二级学科的门类齐全、种类健全的学科体系。与整个20世纪自然科学所经历的从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相类似,步入21世纪后,人文社会科学也经历着一场从高度分化向多元融合的发展态势。舶来于西方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转换,具有公共权力重新体认、公共服务市场转型、公共部门界限扩展、市民社会重新定位、民主治理政道革新的范式定位与公共事务亟待革新的严峻现实呼唤公共管理改革的双重要求。公共管理专业内涵的多个二级学科构成了当今中国所涉公共部门与公共事务管理学科的方方面面,实践中,这些学科及设置课程与政治职能部门基本形成对应关系。然而,复杂的世界局势、期盼已久的行政体制改革与“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尤其是广大民众热切期盼的公共管理绩效提升,这些都要求我们公共管理学人必须掌握变革时代的学科发展态势,不仅要做好理论先导,更要服务公共管理实践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要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指导思想,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应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能运用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服务或科研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但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目标体系、人才建设与教学培养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散与统一的矛盾
森严壁垒的二级学科与大部制改革实践相背离。目前,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航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19类。在专业设置上多数高校呈现出以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主的专业发展趋势,少数985高校将上述专业分别设置在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城市环境学院以及工商管理学院等,这些学科在象牙塔内部已完成精细化分割、鸽笼式分布的存在形式,人才队伍招募与建设、科研团队组建、学科之间关系表现为分散化、原子化态势,简单地说,就是各自为政。2008年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方案要求各级政府在部门设置上,将职能相近、业务趋同的事项尽量集中,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最终实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如前述,提效降耗正是公共管理学科创立、研究的初衷,学科建设、团队建设没有为大部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服务,没有考量如何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资源,导致从根本上背离了学科创立的目标。
(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延續传统的课程设置与快速更新课程时代要求的冲突。1926年,美国学者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行政学教材:《行政学导论》。该书编写体例在我国一直沿用,而且很多国内专业教材,诸如《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教材基本沿用国外几十年前的教材编写成例,教材从纲目到具体内容充斥国外教科书的话语体系、行政语言学的思维逻辑,特别是有些理论内涵在我国公共管理实务中缺乏场域,往往沦为空洞。较好的教科书一般配备国内案例或辅之以案例导读、理论前沿等课程进行体系化配置,但是,名校的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往往依托于高智商的学子,一般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安排因缺乏高精尖的学科人才而仅仅是借助于教材的话语体系,无法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技能提高等提供良好的助理。当代中国国情复杂多变,要求学者针对现实问题不断推陈出新,如政府结构与公共组织理论与实际的反思、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公共职能发展趋向与部门科学设计、城乡管理的一体化等问题需要在课堂上有深度体现。简而言之,现实在变,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三)队伍建设与专业设计的矛盾
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仅有30余年的发展史,历史短、积淀浅、研究能力薄弱、缺乏适应当今国内亟需的实务型与理论前瞻型人才。自1980年代初,我们一直延续西方理论在国内高校传播,如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这些前沿理论与中国实际相距较远,我们的人才队伍缺乏对本土化问题的理论化、系统化挖掘。此外,普通高等院校因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往往所学与所授脱离。当前的专业课程设计上,与实际脱钩、与应用分离、理论重于实践的问题相当突出,甚至有人提出“公共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无法到政府机关实习”的困惑,我们要深思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专业师资队伍必须思考专业问题,必须钻研专业设计的科学化、理性化、系统化与应用化问题。简言之,南辕北辙的师资队伍与亟需改进的专业课程之间到了必须革新的地步。
(四)空谈道理与经时济世的矛盾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道理过多、讲抽象问题过多的問题,在概念、性质、特征、意义的陈述上往往耗费过多时间,尤其很多高校在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设置上更喜欢哲学化的教育思维,在研究上更是偏好行政哲学、政治哲学的学术用语,这样将实务性学科带入形而上学的抽象空间。我国公共部门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进行变化、革新、重塑与创新的现代化过程,公共组织、行政流程、行政法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等方面都需要公共管理学科高屋建瓴地思考如何以培养创新型公共管理学科队伍人才、专业学生培养为方向,为创建和谐的现代社会培养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总之,分散的、碎片化的、僵化的、落后的公共管理学科设置,缺乏足够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高效能地整合公共管理学科向大类方向发展,起重工,大类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
三、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对象的定性分析,我们提出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的四类模式。
(一)教学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以公共管理“元理论”的建立、拓展作为学科整理、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元理论”是指通用于所有公共管理专业二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哲学、公共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的指导性的纯理论。应用前景体现在对国内现有公共管理院(系)的教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精炼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性保障。课程安排既要体现公共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相关相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前轻后重的一般规律,又要在缩小基础课课时安排与增加主干课课时之间寻求规律性平衡。教学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重点高校设置,其目的在于培养优秀师资、推展特色理论、建立理论高地,形成统摄全局的公共管理专业整合性学科体系。专业学生培养以纯学理性、学术性作为培养方向。
(二)科研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该类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为自然科学的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路两个维度。从公共管理专业的自然科学研究出发,主要体现在为地方政府、政府各类职能部门,尤其是建构公共事业单位、公营单位提供管理调查与预测、公共管理软件设计等研究和横向课题类服务研究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发,主要表现在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公营产业结构安排与调整)、行政法学研究等,以及上述的系统化研究等。专业学生的培养基于自身兴趣,可以自主决定与学校导向结合,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两条科研型培养路径。
(三)职业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该类模式基本思路是仿效法国巴黎国家行政学院,组合培养公共管理师资队伍,专门应用于公务员在职培训,以及服务于为公共管理门类专业人才与公共部门招聘录用需求相互衔接,培养本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等能力,在推进公共部门(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与学校、二级院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化培养水平和学生的职业化学习意识。学生培养对象既可以在职培训学员为主,也可以培养优秀的公务员后备队伍为主。
(四)专业化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前景体现为公共管理门类专业人才在相关就业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力,具体的专业化、技能型培养一般表现为公共政策与相应产业政策的创新制定能力,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招投标与次级市场融资能力、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的技能培训能力等。
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文科旨在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形成对人和社会的正确认识,从而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在“新文科”建设扎实推进的今天,更应当注重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向大类培养转向,并逐步优化这一模式,在传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创造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J].政治学季刊,1887,(2).
[2]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
[4] 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3).
[5] 王小春.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
[责任编辑 兴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