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芳有 赵新亭 张丽华
叶县现有中小学校383所,其中教学点195个,占比高达51%,在校生近15万人。近年来,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建设,农村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为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叶县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通过名校网络课堂应用实践的研究,探索以名校网络课堂平台为依托,以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为抓手,实现育人质量整体提升,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城乡学校发展中普遍存在城市学校教育质量优于农村偏远学校的状况,因此以城市优质学校为核心,带动农村学校发展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经反复调研论证,叶县选定叶县第二实验学校作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核心校,将龙泉乡实验学校、保安镇中心小学、龚店镇实验学校、邓李乡实验学校4所农村学校作为合作校,组建叶县“1+X”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成立与建设,旨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推进多校合作下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工作,助推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通过联席会议,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出台了《“1+X”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方案》《“1+X”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了“六个一”工作常规,即每学期要在对方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课堂调研,为对方学校教师做一次专题报告,安排好为期一周的校际课堂交流,组织一次教师间的专题研讨活动,组织一次德育工作论坛,开展一次开放性观摩活动。
名校网络课堂云空间创建的探索
叶县在已有的教育信息化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网络带宽,精装了学校直播教室,创建了名校网络课堂平台。针对叶县第二实验学校校情及4所农村学校的需求,叶县在名校网络课堂平台上开辟出校园文化、课程活动、资源库、校内新闻、学校公告、教学动态等模块,将体现名校办学水平的各项制度、线下活动、课题研究、管理经验等相关资源上传至网络空间。
叶县第二实验学校对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的线下帮扶转至线上,转为网络帮扶共同体。网络课堂上的一切优质资源对帮扶学校开放,允许农村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自由获取相关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另外,网络课堂还相继提供了《在线教研》《名师课堂》《直播课程》等栏目,定期开设不同学科的优质在线课程、精品教学视频或网络选修课,实现了与农村教师共同备课、在线教研、远程互动等。
直播授课和线上协同教研的探索
为保证网络课堂的效果,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5所学校做到了教材、课程、时间、教研“四统一”,教师备课采用“共备、共学、共研、共享”的“四共”策略。活动实施前,名校网络课堂上会提前发布课程安排、活动方案,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学科,涉及高、中、低三個学段。
课堂教学主讲教师使用名校网络课堂平台资源,通过在线直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辅助教师在异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与远程互动,教师在线互动观课、评课,并可以随时随地打开直播平台观看整个过程。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微课程、翻转课堂、双师课堂教学模式被引入,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目标的转变。
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组成了跨校、跨区域的网络教研共同体,利用名校网络课堂的在线直播、远程互动功能,实现了在线示范引领、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等,影响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实现了一线教师扁平化培训,有效避免了传统层级式培训效果衰减的问题,集体智慧共生共享。
家校育人新模式的探索
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还架起了学校、家庭交流沟通的桥梁。学校日常开展的一些大型活动,如少先队入队仪式、家长学校的启动仪式等活动可以在线直播,家长足不出户,利用手机、电脑登录名校网络课堂便可以观看学校活动的全过程,还可以在线参与评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线讲授育儿知识和亲子沟通技巧,帮助家长认识到亲子关系出现裂痕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回归亲密关系。“线上+线下”混合式家校育人模式,是对传统家校育人模式的升级,既增强了家校育人合力,又提升了名校网络课堂的开放性。
“一校带多校”协作发展评价机制的探索
“1+X”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成立后,累计开展线下、线上各类活动30余次,不仅实现了5所城乡学校间的业务互帮、优势互补、管理互促,也探索优化了“一校带多校”协作发展评价机制。
一是县教体局教研室、电教馆专业人士参与指导,使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二是加强过程性管理,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联席会议参会情况、活动质量等纳入过程性关注重点。三是严格过程性督导评价,县教研室牵头对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的教师成长、科研氛围、活动参与、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并作为学校年终综合评估的重要依据。四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名校网络课堂进行宣传,使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得到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的认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择校问题。
叶县名校网络课堂应用以来,有效促进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学校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学校管理、日常教研、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不断融入了新的元素,实现了多校抱团成长、合作共赢的目的。例如:邓李乡实验学校借助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外出观摩学习了解到的成功经验,开发“成长币”激励模式;保安镇中心小学结合学校地域特点,进行劳动教育实践;龙泉乡实验学校将第二实验学校的作业书写与管理模式成功移植;市级课题“名校网络课堂应用实践的研究”成功结项,并获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模式在县域内得到推广,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瞿芳有系叶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赵新亭系叶县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张丽华系叶县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