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四大策略

2022-05-30 22:02:14吴爱红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9期
关键词:鼓乐京剧信息技术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互联网为信息渠道、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成常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情境诱导、感受体验和探究提升四大策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任务驱动策略(任务驱动、自主研修)

经过小学、初中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教师课前搜集大量资源,将其链接到班级网或学校网,向课代表、小组长等全体学生发布任务。学生在任务驱使下,积极聆听、合作探究、自主研修,培养团队意识。

情境诱导策略(营造情境、倾心聆听)

通过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营造音乐情境,音乐课堂会更加形象和具体。而情境诱导有情境导入和情境互动,情境导入则包括视频动画情境导入、故事情境导入、音乐情境导入和图片情境导入等方式。

以视频情境导入为例,在讲授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节《鼓乐铿锵》时,笔者导入罂粟女子打击乐团表演的《中国龙》片段,询问学生的感受,并讲解了鼓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本节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随后,笔者用簸箕即兴表演“滚核桃”,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再次点燃了学生学习鼓乐的兴趣。而以情境导入为例,笔者导入湖南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的故事,令学生潜移默化中了解钹和锣的打法及配合。

感受体验策略(鉴赏体验、课堂灵动)

感受、体验是学生理解音乐情绪和风格的必经途径。在《鼓乐铿锵》一课,鼓、锣、钹等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乐器,但真正敲打过这些乐器的学生不多。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种打法就是一个场景、一个乐思、一种情感的表达”,就要让学生亲自敲一敲、拍一拍、唱一唱,体验锣鼓等打击乐器的音色和节奏变化。

以吴爱红高中音乐名师工作室成员王晨曦老师讲授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为例。王老师先用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视频导入,拉近了京剧和学生的距离,然后让学生对比欣赏梅兰芳的《海岛冰轮初转腾》,感知京剧的发展和变化,最后导入梅兰芳大师蓄须明志的故事,令学生带着对大师的敬仰体验京剧的唱腔。

探究提升策略(拓展探究、提升素养)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节奏训练为例,学生先聆听最基本的二、四、八分音符,然后教师提供音频,学生进行节拍配对、节奏配对,甚至创编2/4拍、3/4拍的节奏。教师和小组及时予以评价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理解力会显著提高。

(本文系河南省专项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生音乐聆听力的提升策略”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结项编号:2020JKZXZSJ024)

(責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鼓乐京剧信息技术
鼓乐节
环球时报(2022-12-13)2022-12-13 17:19:11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京剧表演开始了
童话世界(2020年14期)2020-12-18 05:04:38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22
西安鼓乐八拍“拍曲”研究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