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解读,构建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实践

2022-05-30 22:43:35刘忠伟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周长培育

刘忠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数学课程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了对学科育人的关注。研读和梳理新课标,需要层次解读,读懂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目标,读透数学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读活数学课程的结构化要求,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再实践和再思考。

一、读懂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程目标,为改进指明方向

(一)细化“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

新课标提出以“三会”为目标统领,关注“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逐层细化的目标体系,从第一层级的“三会”到第二层级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再到第三层级的“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构建了立体的核心素养培育体系,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中不断细化目标,将目标落实,向下扎根。以三年级“认识周长”为例,这节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是对量感的培育。在课堂实施中,量感的培育从“四基”“四能”入手,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描边线、说周长、测周长、作图认识周长等环节来学习周长,在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质疑、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伴随始终,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激发、兴趣的保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的建立得以实现。在“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下,“四基”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基础,“四能”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保障,“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可能。

(二)厘清总目标、学段目标、内容目标、阶段目标四个方面的要求

新课标关于目标的呈现体现在几个方面:课程目标部分介绍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内容部分呈现了主题下的内容目标,学业质量部分关注核心素养培育的阶段目标。这四个方面呈现了目标的不同阶段,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需要厘清四个方面的要求,然后依据目标明确方向,改进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单元、每个主题、每节课的解读,都要首先明确相关目标,为课堂教学找准出发点和归宿。

以“认识周长”为例,学段目标为“经历平面图形周长的测量过程,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内容目标为“结合实例认识周长,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阶段目标为“会测量、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厘清了这些目标,就明白了每个主题单元和每一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有助于教师科学确定目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层次地设计教学过程,有深度地创设活动,让学生经历問题解决全过程,培育核心素养。

二、读透数学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保障

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描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围绕“三会”,课程标准呈现了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等11个具体表现。教师要把核心素养的落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学业要求、质量评价等环节,在不断具体化、清晰化、鲜明化的描述中,让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生根。

(一)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材深度解读

我们要基于核心素养深度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度分析,抓住教材关键内容,理解数学本质,找准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建立素养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正比例”为例,人教版教材呈现的是购买彩带的真实情境,在思考问题中认识总价与数量两种相关联的量,即成正比的量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关系,构建数学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成正比的量,教材在方格图中表示出两种量的关系,在几何直观图中认识正比例关系。梳理教材会发现,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始终,成了教材解读的思想根基。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根据核心素养的培育来设定目标和重点,选择素材,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教材解读的策略。

(二)基于实施要求进行内容深度分析

对于教学的主题内容,新课标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维度提出了要求,增强了教学的指导性。内容要求从学习范围的层面让教师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学业要求从学习程度的层面让教师知道需要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教学提示从教学实施的层面让教师知道需要让学生怎么学。三个方面立体化、动态化的教学建议明确、细致、具体,为教师深度分析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让核心素养落地更具可操作性。

以“认识周长”为例,内容要求为“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学业要求为“经历用直尺和圆规将三角形的三条边画到一条直线上的过程,直观感受三角形的周长,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会测量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提示为“图形的周长教学可以借助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周长,感知线段长度的可加性,理解三角形的周长”。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对两条主线的关注:一条是核心概念主线,另一条是核心素养主线。

基于实施要求进行内容深度分析,给课堂教学改进提了要求,即教师要努力做到四个关注:一要关注内容背后的核心概念提炼,二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三要关注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两条主线之间的关系,四要关注核心概念背后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读活数学课程结构化的要求,为课堂教学改进寻找路径

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我们要尝试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大概念、大观念进行学科教学内容设计,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基于“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把零散的内容联系起来,借助大概念、大观念等形式,构建学科教学的“承重墙”,打通学科学习的“隔断墙”,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促进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作者系许昌市襄城县文昌小学校长,中原名师,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周长培育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6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巧算周长
周长小诊所
读写算(中)(2015年11期)2015-11-07 07:24:35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