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居装饰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探析

2022-05-30 16:17林洁茜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装饰艺术小学美术

摘 要:闽南民居装饰艺术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融入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开设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教育专题校本课程,可以有效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多元性发展,充分展现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文章旨在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丰富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建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形成相关的美术素养,继承与发扬优秀闽南传统文化。

关键词:闽南民居;装饰艺术;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5-0076-03

引  言

闽南民居装饰艺术是言情表意的载体,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发展学生美术素养”为目标,尝试把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特征巧妙地与学生的美术创作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美,在探究中了解传统民居装饰的艺术特征,在实践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让珍爱闽南地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一、校本课程的系列化,更易于美术课堂教学的规范与实施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的实施凸显视觉性、实践性和人文性[1]。闽南民居装饰艺术是十分珍贵的民间文物,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呢?如何提取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元素,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课程建构上呢?

教师应对收集到的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知识分单元进行分析,为研究装饰艺术与版画创作的不同形式之间的相应关系打好底色。经过对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归纳梳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闽南民居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其内容包含“古香·寻觅古艺术”“古色·定格古纹饰”“古韵·新识古特色”三个大单元。

融入闽南传统文化,能够推动美术教学的多元性发展,充分展现文化资源的教育利用价值。对闽南民居装饰艺术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感知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传统建筑的价值有全新的认识。

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更易于闽南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由于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种类繁多,教师经过精心筛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水平,整理出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装饰艺术素材,在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大主题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一)学有章法·研装饰艺术

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特有的素养之一[2]。在教学中,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减少无效搜索,将烦琐的教学转变为有效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教师可以结合“美术小记者”这一课,巧妙设置学习任务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相应内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闽南特色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学会选择、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并将繁复的知识细化、分层,通过层层深入,理解隐藏于装饰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访附近的闽南民居,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其装饰艺术的造型美、色彩美等。通过观察闽南民居中前后遮挡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前前后后”一课中的剪纸技法,大胆表现闽南建筑的前后关系,在造型活动的乐趣中体验闽南建筑外形的美感。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其装饰构件的艺术特色,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我眼中的闽南民居”宣传册。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组建“小小美术图书馆”“美术资料库”“学习车间”等形式,给予学生展示分享的平台,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归纳—分类—比较”这一思维方式,挖掘闽南民居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在探索初期,学生对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各部分構件并不熟悉,不能确切地说出各个构件的名称、作用和含义。教师通过开展《了解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细部特征》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究装饰纹样的分类。在探讨装饰纹样的分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并描绘一处喜欢的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纹样,加深学生对装饰文样的感知与理解。学生作品如图1所示。

总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启动了学生形象思维马达的发条。当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纵横比较和一次又一次讨论、完善,将此前极不严密的民居装饰构件概念精确表达出来时,他们对民居装饰艺术的感知力和知识储备也就得到了质的提升,也为后续的创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画有技艺·研绘画技法

依据《课程标准》中指出的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教师要思考如何充分挖掘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美术创作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美术创作的运用”。微课、电子书包等多媒体技术与资源的适时介入,恰恰能将丰富的装饰艺术知识与复杂的版画技法紧密结合,推开艺术世界的大门,探得版画教学的真经。

装饰纹样之动植物形象的辨认及寓意是一大重点,这些形象在儿童的世界里并不常见。在“生灵与自然,造型与色彩之美”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真实的动植物形象和纹样进行对比,并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的独特形式美感,学习其图案加工、设计方法,并以闽南民居装饰纹样(动植物)为元素,加工设计成一个适合纹样。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纹样”梦工厂发布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选择题材进行纹样设计,并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学生适合纹样的创作过程及作品如图2所示。学生在创作中能够体会不同类型图案设计的魅力,初步了解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崇敬、畏惧之心,体会不同时代人类生活的模式。这种分层教学,层层推进、扎实有效的造型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这节课浓浓的闽南味儿,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类型图案设计的魅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

在“人物与器物,故事与寓意之美”这一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装饰纹样之古器宝物在建筑中的多样性时,可以借助电子书包平台,将资料库中的古器宝物图像与个人预习内容相结合,进一步认识装饰纹样(人物、古器宝物)的多样性及其寓意。

建筑虽然无声,但记录了屋主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视野经历的差异。融合“设计文化衫”一课中的设计要素,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闽南民居装饰纹样(古器宝物)元素中的一种,进行文化衫设计,学生设计文化衫的创作过程及作品如图3所示。学生初步体会美术设计的实用意义,能够通过对废旧衣物的改造提升环保意识。这种不同技法的探究,变成了一场古韵十足的文化衫设计盛宴。

(三)创有底蕴·研闽南文化

实践可以让文化理解升华。闽南民居因其独有的工艺设计与文化底蕴,与现代建筑存在一定差距。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那么,如何让最具亲切感与感染力的本土资源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呢?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以往单一的图文赏析模式,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

例如,“古韵·新识古特色”这一单元的教学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从“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到“保护古建筑”,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南北方民居装饰艺术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正确认识闽南民居的价值,并树立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文化创意设计,主要以故宫博物院的文创设计展开探究。围绕具有代表性的“吉祥折叠便笺纸”“岁朝童趣红包”“金桂浮月文件夹”,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如何提取传统建筑造型或纹饰的美学元素,选择合适的载体,巧妙将其融入文创设计中。

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自学、讨论、回答的分量。教师可以采用赏析—表现—创新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闽南文化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闽南民居和文创二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适时融合“雕与刻的乐趣”“扇面画”这两课中的特色技法,提取喜爱的美学元素,将设计思路写在任务单上,设计并制作出橡皮章、版画扇面、明信片等文创作品,如图4所示。

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文化传播功能。文创产品的设计有效融合本土文化,有利于传承和发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学生个性的差异化。经过欣赏大量的文创设计,学生不仅全面理解了“文创”,更清晰地洞察和掌握了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

三、评价视角的人文化,更易于学生文化理解的渗透与提升

美术作品是可以看的旋律,是凝固的影像。通过开展一系列关于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文创作品设计活动,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文创作品应运而生。它们融入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每一幅作品都折射出学生对闽南文化的理解。作品发布分为集体作品与个人创意作品两部分。每位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与收获,互相欣赏,细细品味。

“我很欣赏这张明信片,小画家把装饰纹样和书法组合在一起。整张明信片散发着闽南传统文化的气息。”

通过以闽南民居装饰艺术为载体的文创作品设计活动,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些作品流露出学生大胆创造的灵动,描绘的是恣意梦想的惬意。这样的美术课堂能够带给学生一片更宽广的艺术绿地与传统文化的碧海蓝天。

展示与评价美术作品是学生生命之链中重要的一环,是又一次心花怒放,是又一个成长的足印,是又一个进步的阶梯,能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不断向前、向上,共行传统文化艺术之路,收获一路美景,感受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独特魅力。

结  语

教师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学记》中提出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一系列探索过程中,教师将閩南民居装饰艺术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其既重视对闽南传统文化方面的探究,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入课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使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魏永平.借力童趣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9(58):20.

作者简介:林洁茜(1990.7-),女,福建福安人,任教于厦门市松柏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厦门市思明区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装饰艺术小学美术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探析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