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心在于“育”

2022-05-30 12:19邹丹红江雪松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育内容师生关系

邹丹红 江雪松

摘要:“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从教育内容上看,精神成长在先,科学获知在后。“教育不是有知者引领无知者,而是人们携手走向自我,从而使真理向他们敞开。”从中至少能读出关于师生关系的三层含义:师生平等、相互促进和相互唤醒。基于此,教师要具有虔诚之心、信任之爱和引领之力。

关键词:《什么是教育》;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师立场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出自雅斯贝尔斯。虽为误传,但它确实切中雅斯贝尔斯有关教育论述之“肯綮”。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的身份论教育,视野开阔,见解深邃,表达了其独有的睿智与清醒。百年后读来,依然令人有专谈教育现实之感。

一、 教育的内容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其次才是科学获知的过程”。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教”与“育”之关系。“教”也许侧重于教授具体的知识,“育”则更关注精神的成长,具有涵育、孕育、美育的意味。显然,后者重于前者,因为许多时候,后者最终会影响和左右前者,或者说后者的广度与深度将决定前者的天地。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教育的重心在于“育”。

从教师角度而言,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美好的灵魂、健康的精神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和前提。一定程度上,育人促进教学。这是因为,唤醒了受教育者的灵魂,也就给予其科学获知的动力。读、写、算、练等教学过程并不单纯是知识技能的训练,学生从中还能得到性情的陶冶、思维的锤炼、理性的培养,从而达成精神世界的涵育。所以,育人为先,教学在后,两者又相互促进。我们不能把教育理解成教学,不能把获取知识当成大部分甚至是唯一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

从学生角度而言,成长是生命的本然状态,理想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受到美好德行的熏陶,并通过这些德行的作用,克服科学获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学生,能在精神发展不可避免的困难和试错中披荆斩棘,善于选择的资质和自我约束的精神会指引他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些学生之所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很少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中,唯有被灵魂接纳的事物才能成为自身的财富”。

简言之,真正的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精神成长在先,科学获知在后。精神成长一定程度上成为科学获知的驱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学生毕业多年以后,印象深刻的并非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某些仪式的庄严肃穆,某次谈话的兴奋雀跃,以及某次活动的精彩纷呈。因为这些仪式、谈话和活动,恰恰是对精神的熏陶、对情感的触动、对心灵的震撼。这就是对灵魂的教育,对精神成长的促进,它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是长久、深远的,是真正的教育显现出来的力量。

二、 师生的关系

雅斯贝尔斯推崇的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认为“教育不是有知者引领无知者,而是人们携手走向自我,从而使真理向他们敞开”。这一主张的背后显然有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即精神成长重于科学获知的认识。它不断提醒我们,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怎么相处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至少能从这句话中读出关于师生关系的三层含义:师生平等、相互促进和相互唤醒。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师生才能共同获得精神成长,这也是教育之“育”的价值。

第一层意思,师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师并非高高在上,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自认为比学生优越,处于绝对的引领地位,对学生耳提面命。师生之间不存在权威与中心,彼此是平等的,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观念。“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充满善意的切磋琢磨,在这种关系中没有屈从和依赖。”

第二层意思,师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正因为面对学习、面对成长,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所以,就必然有二者之间的互相促进,也就是教学相长。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真理、面对学习是平等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获得共同的成长。此时,课堂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学习本身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共同探寻、共同发现、共同解决,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简言之,师生双方都是求知者,也都是获知者。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全盘讲授、输出,学生也不可能纯粹自我探寻。重要的,是倾听与对话,它发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者每一个求取知识、探寻真理的人之间。

倾听与对话,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积极倡导的教学形态,本质是以学为中心,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实际上,倾听是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师生在同一个学习时间和空间内,带着彼此的经验和已知各自解读,又相互倾听、相互对话,共同研讨,得出结论,这是理想的课堂模式。这样的课堂,既平等开放,也相互尊重,师生之间是共同学习探究,也是共同成长发展的关系。

课堂外,教师与学生精神世界相互“照亮”。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立场,面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师生之间即如此。二者在相互的倾听和对话中,已有的經验感知会受到冲撞,在相互的碰撞中,对话又会带来自我的反思。平等尊重—倾听对话—相互碰撞—相互反思—倾听对话—达成共识,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双方共同成长。

第三层意思,真理是被唤醒的,教育也是唤醒。“历史性生存的真理从不是适用于一切事物的独一真理,它是一种召唤”,“真理在自我实现时发挥着唤醒灵魂的作用”,“真知必须从每个人自身中获得,它无法像一件货物那样被转运,它只能被唤醒”。这是多么警醒、多么形象的说法,这就能解释,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为什么讲授了多次的知识仍然没有被熟记,强调了多遍的道理仍然没有被理解。知识没有办法转运,它需要自身去探寻,精神的成长更没有办法转运,它需要自身在不断实践中、反思中获得。教育,也是唤醒。

唤醒,意味着“唤醒”的主语是“醒”着的,即唤醒他人者自身首先是“醒”的。在师生关系中,即教师自身具备精神力量。能摇动另一棵树的,自己一定是已然随风摇曳的树,它用自己的摇曳生姿照亮了另一棵树的眼眸,甚至,它摇曳而生的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吹过另一棵树的风力。当一个灵魂能唤醒另一个灵魂,首先呈现出的是自身的美好精神。放在师生关系中理解,教师首先是用自身的德行、人格、精神为学生做了表率。通俗地说,要求学生面对困难能坚持不懈,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作出表率和榜样。这,是唤醒的前提。

唤醒,还需要“唤”,要用自身的精神力量进行感召,要用集体的良好氛围进行影响,更重要的,要对每一个个体有针对性地“陶冶”。“每个人都有个性,陶冶则意味着,在塑造和发展这一天性给定的特性的过程中,人自身的活动、意识与其特有的世界的形成逐渐趋向一般形式,从而使这一般形式在个体的构造中呈现独一无二的个性。”“陶冶本质上根源于求知意志。”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天然潜在的自我认知和个人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一旦被最大限度地唤起,就丝毫不会松懈。因此,教育不应该是强制,而是唤醒,唤醒人内心潜在的驱动力;并且,唤醒的过程中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天性和能力因材施教。所以,树摇动树,云推动云,所谓“摇动”“推动”也是顺应树和云的天性和能力。

唤醒,对象并非所有人,“只有内心带着火花的人,才会被传承下来的真理点燃”,“教育只能发展一个人天性中的可能性,而不能改变他与生俱来的本质”。显然,雅斯贝尔斯所谓的“唤醒”是有前提与限制的,它与那种甚嚣尘上的“教育万能论”形成鲜明对照。

从这个视角而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定是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发现困难,在迷惑不解中迫使自己思考,不断追问且不回避作答”。

三、 教师的立场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育”决定了师生相处关系的状态。“育”对教师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

首先是虔诚之心。“没有虔诚之心,教育就不可能发生。”雅斯贝尔斯认为,“虔诚之心是一切教育的实质。若没有对绝对事物的热情,人就无法生存,一切也都将失去意义”。这种虔诚与热情,应该就是教师对教育的热爱,雅斯贝尔斯也曾以信仰表明,“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不过是纯粹的教学技术”。依据现有的评价标准,科学获知更易短时见效,精神成长不仅历时长、见效慢,而且效果不易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对教育本身的虔诚之心,就容易陷入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观,教育也会降格为纯粹的技术操作,有违“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前言5。,要不就走上另一个极端,特别容易灰心泄气,对教育丧失信心,教育也走向虚无。

其次是信任之爱。“爱”是许多教育家都会提及的字眼,雅斯贝尔斯也认为,“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中才会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并非盲目的,它恰恰使人的眼睛明亮”。若没有爱的滋养,教育将在机械、苍白、了无生气的活动中完成。教育可能性的前提是“对人的信任”,教师容易被表象带动情感,执迷不悟、不思进取的学生常常被定义为“不可雕的朽木”,成为其想象中的“不可救药者”,甚至被教育者放弃、抛弃。雅斯贝尔斯却说,“在我们各自的道路上,我们明白自身存在的可能性界限,但我们并不知道自身的开放性能将我们带往多远的地方”,每个人内心都有天然潜在的自我认知,也有精神成长、科学获知的个人责任感。一部分暂时表现不出色的人,是因为这些自我认知和个人责任感没有被唤醒。教师和学生关系如何将决定教师看到的学生是什么样子,身为教育者,应基于信任,努力唤醒。信任每个人都拥有内驱力,信任这种内驱力会被唤醒和激发,信任教育的美好姿态是努力唤醒和坚持等待。

最后是引领之力。雅斯贝尔斯强调师生之间“没有谁会变成权威”,但这并不抹杀或否认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受教育者因为年龄、阅历、经验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教育者的引领。无论是精神成长方面,还是科学获知方面,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科学方法,都能影响、引导受教育者发展。

值得思考的是,這种引领应该把握的度:过强容易造成屈从,太弱又可能造成对话流于形式,最终都会导致所谓“携手”的荡然无存。

雅斯贝尔斯对哲学这一学科曾有如下评判:“哲学就是在不断的迷失中不断寻回自身。”当下,中国教育不断出台各类方案与标准,语文学科更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常规化试验田,于是有人责怪“城头变幻大王旗”。殊不知,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教育也是“在不断的迷失中不断寻回自身”。

《什么是教育》,有一种正本清源的意味。有老师说:“这是一本令人读之不禁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冷汗涔涔的小册子。”确实,什么是教育,一个值得多思深思的问题,即使千百年也不过时。

参考文献:

[1] 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童可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邹丹红,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江雪松,江苏省天一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育内容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聚焦强军梦,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创新
刍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教学实践探析
中职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学校的作用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微课程模式探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