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语文教学

2022-05-30 10:48陈兰村王佳艺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老子写作教学

陈兰村 王佳艺

摘要:老子是“奇人”,《老子》是“奇书”。《老子》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应从中汲取智慧。《老子》所包含的自然智慧、人生智慧、思想智慧等,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以此助力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关键词:《老子》;优秀传统文化;写作教学;阅读教学

近日,我们在绍兴一所重点高中访谈,调查语文教师阅读《老子》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老子》与语文教学的看法。五位高中语文教师,其中三人读过《老子》整本书,甚至读过多遍;有两人翻过,但未读完。他们一致认为,《老子》四章入选统编语文教材,说明此书与语文教学直接相关。从学生的人格塑造角度来看,《老子》是非读不可的。《老子》四章是打开《老子》整本书阅读的钥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借鉴《老子》中的比喻论证等表达方法,对学生的作文指导也很有帮助。

我们很高兴看到高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老子》这本传统名著,也很乐意与他们进一步讨论《老子》。《老子》一书充满智慧,研读《老子》,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能在课堂内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展现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一、 老子是“奇人”,《老子》是“奇书”

《深刻认识古籍事业发展的意义和机遇》一文指出,经典古籍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要下大力气深入挖掘古籍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深入阐释中华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宝贵经验,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一提法完全适用于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老子》一书的挖掘研究。我们认为,老子此人是“奇人”,《老子》一书是“奇书”。

(一) 老子此人是“奇人”

从《史记》看老子的“奇人”经历。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言,《老子》的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生卒年不详。此外,《史记》里还写了老子生平四件重要的奇事:

第一,老子曾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守藏室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史,是管事的官员,是史官。他既然当过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官员,那就有机会读到当时皇家的文献和图书。如此,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自然知识也是必然的。这也为他以后创造自己“道”的学说和写《道德经》打下了知识基础。老子怎么担任守藏室史?后来又为什么离开?令人生奇。

第二,孔子问礼于老子,对老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孔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礼记·曾子问》亦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应该说,老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肯定的。孔子主动问礼老子,说明老子确实是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孔子喻老子为神龙,足见老子身份之奇。

第三,老子著《道德经》。老子见周朝衰落,赴秦国,过函谷关,关尹子请他著书,他写出五千余言的《道德经》。老子临时应关尹子之请,马上写出令后世誉为世界名著的《道德经》,可见其文才之奇。

第四,老子归隐后,不知所终。司马迁称他为“隐君子”。老子的身份从原来的史官降为隐士,即意味从王官贵族降为平民,这让他更有机会接近大自然和底层民众。老子不知所终,正契合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俗语,显示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的神奇。

(二) 《老子》一书是“奇书”

首先,书名经历奇。《老子》书名与作者老子同名,又名《道德经》。《老子》一书应该是老子所著,因从先秦典籍考察,如《庄子·天下》《荀子·天论》以及《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等引用老聃或老子的话,与今本《老子》相同,说明《老子》一书在战国时已很流行。一本书从产生到流传要有一定的时间。可见《老子》一书产生较早,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说法是可信的。但在流传过程中可能有他人的润色和增益。而从今本《老子》一书看,前后理论一贯,语言风格一致,应该认为,该书代表了老子的思想。今存《老子》一书,五千余字,共81章。上篇称《道经》,共37章,主要论述道的本体和功用;下篇称《德经》,共44章,主要论述“德”,即“道”的体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与今本大体相同。

其次,该书评价奇。全书仅五千余字,却被后世公认为和《易经》《论语》同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张智贤在《老子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提道:“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有无比的智慧。早在唐代,《老子》一书就被译成梵文流传国外。今天世界上仍有日文、英文、德文等译本流传。可以说,老子是一位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和他的思想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老子》作为传统文化名著,应该纳入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范围。

二、 《老子》中深藏智慧

《老子》一书篇幅不长,但内容很丰富,蕴藏着无限的智慧。什么是智慧?《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我们理解,“智慧”通常是指人们能迅速、机灵、正确地理解并处理与解决好事物与问题的能力。《老子》一书中蕴含的智慧就能帮助我们提升迅速、正确处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语文教学能力。

《老子》首先是一本谈哲理的书,作者主要发表的是其哲学思想。《老子》中的哲学思想又以“道”为核心,承载了丰厚的自然智慧、人生智慧和思想智慧。

(一) 自然智慧

老子认为,“道”是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产生了。它没有声音、没有形体,独立而存在,循环运行而不停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母亲。“道”,或称其为“大”。最后呈现为天、地、人的存在,归结为效法自然,靠自己运转。这都说明“道”是最高的。“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事物的本质和根本规律。

例如,从自然中的水,提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本文以下凡引《老子》原文,均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自然界的水,表面上看是天下最柔弱的,但却能进攻坚强的东西,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我们看见过大海边坚硬的峭壁岩石经海浪多年冲击后出现了凹处甚至岩洞,可见水的巨大力量,这就是启示柔弱者在强者面前不要被吓倒。当然,我们也不能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绝对化,要注意其片面性。毕竟,不是任何“柔弱”都能无条件战胜“刚强”,也不是任何弱小的事物都能无条件地变得強大。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等待机会或创造条件,争取实现“柔弱胜刚强”。

(二) 人生智慧

老子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进行系统一贯的论述,并以“道”的观念解释人生,体现了丰厚的人生智慧。

例如,提出“人生祸福相依”的观点。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告诫人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有祸福相依的现象存在,矛盾对立的事物常常是互相转化的。“祸福相依”,是提醒人们在逆境中要坚持下去,可能会有顺境到来。而在顺境中也要警惕可能埋伏的厄运和困难,早做思想准备,避免乐极生悲。这一人生智慧曾给复旦大学朱东润教授以支持和力量。朱东润教授在《李方舟传》的“后记”里引用老子的话说:“夫暴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可长且久,而况于人乎?”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让它们这么短暂呢?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久不衰,何况人呢?这意思正如有首歌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朱东润教授还说:“暴风骤雨好像很可怕,其实并不可怕,因为不久以后,暴风过了,骤雨停了,天还是照样的天,地还是照样的地,可怕在哪里呢?一切都有过去的时候,过去了以后,总会有个正常的现象。”

又如,提出“看重身体,轻视名利”的道理。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名誉与身体,哪个值得爱惜?身体与财产,哪个更珍贵?获得与丧失,哪个更值得忧虑?过分的吝啬一定会造成最大的耗费,过多的收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可以长久生存。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名誉、财产、身体之间,要更看重身体。

(三) 思想智慧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事物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提出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建议要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时,老子能把深奥难懂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能把复杂的社会问题分析得生动明了,显示出一定的思想智慧。

比如,面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老子善于思考、乐于思考,深挖社会问题,并结合事实追根溯源,为民众寻求安居乐业之道,为社会寻求和谐发展之道,体现出了丰厚的思想智慧。老子用眼前的社会事实,挖掘出当时人民饥饿轻死的根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深刻揭露了造成“民之饥”“民之难治”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统治者的“食税之多”,“求生之厚”,是统治者的贪婪暴虐和腐败无为。即使放到今天来看,老子这样的揭露仍很尖锐。老子针对这种不合理的政治现象,提出了纠正办法。他鼓励统治者实行“无为”政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思是,道永远是顺其自然,不妄为的。君侯王公如果能遵守大道,万物就会被感化从而效法他们。他还要求统治者不要“食税”过多,不要“求生”过厚,甚至要“有余奉天下”,为达成“无为”而努力。为了强化自己“无为”而治的主张,老子还描写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社会理想反映了春秋时代后期,人民迫切希望有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老子认为只要统治者不扰民害民,人民就能生活下去。虽说这一“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不太现实,也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但写得确实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三、 《老子》对语文教学的助益

《老子》是祖先留给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一座开采不尽的富矿金山,能够助力我们的语文教学,但要取得其中的“真金”,必须经过严格提炼。让《老子》这样的古籍助力语文教学,教师要做有心人,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何創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从革命领袖和前辈利用《老子》的经验中得到启示:要读懂原著的字句,吃透原著的意思;要结合当前的实际需要解决问题,展开联想或借鉴,从原著中汲取正面的能量,鼓舞自己。其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认真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前贤的教育学术成果,挖掘《老子》独特的教育表达精华,将其转化和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

(一) 助力写作教学

1. 提炼《老子》中的独特表达,丰富写作资源

教师要用心研读《老子》,从中挖掘其独特的表述方式,用于丰富写作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老子》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独特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韵散结合”独特表达方式的使用。《老子》的话语体系有点像孔子的语录,但没有“子曰”一类点明“某个人物说”这样的表述,也没有说明是一种对话语境。不少篇章的表述是既用长短句,又用整齐有韵的句子,且篇幅都很短小。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呼应有韵,读来朗朗上口。

《老子》所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或是引用古人的格言,或是老子本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的概括,都是智慧的结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从语言的角度评价,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说:“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这是赞扬《老子》全书五千字,文辞精巧。

第二,采用比喻、正话反说等形象的表现手法,说明深奥的哲理。一般情况下,哲学都是通过概念和推理的形式,用精确的语言表达深奥的哲理。《老子》许多章中却都是使用比喻例证,以暗示和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比如,多次用水来比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体现了水善于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的品质,表达了“道”能润泽万物的特点。这样的比喻,源于人们常见却又容易忽视的素材,通俗易懂。《老子》中也有较为大胆的比喻,如“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不宜多次翻动。这话说得很形象,既合理又很深刻。

所谓正话反说,就是说出来的话,所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相反,如字面上肯定,意义上表达否定;或字面上否定,意义上表达肯定。比如“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意思是:俗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昏昏沉沉;俗人都清清楚楚,唯独我浑浑噩噩。这里即用反语,体现了老子对当时世道人心的批判,是“正话反说”的语言表达策略。众人都认为自己争权夺利是应该的,是“昭昭”,而你不争则是“昏昏”。所以老子就承认自己“昏昏”,实际上老子的“昏昏”就是清醒,众人的“昭昭”才是昏醉。这种讽刺把自己与“俗人”区分开来,达到了语言传播的最佳效果。

2. 洞悉老子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方法,传递写作策略

《老子》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技巧层面的表达,主要体现在教学生观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深度思考。我们教学生写作,总要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这的确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办法。但如何观察?观察后如何提高到思想的高度?《老子》向我们传递了一些策略。

老子对自然的观察非常仔细,会总结提炼。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双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长大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堆土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底下起步的。老子把这三种现象连续写在一起,没有刻意地揭示道理,但通过高超的总结提炼和语言表述,已让道理自明——凡事从小成大,由近至远;基层工作,十分重要……远大的事情,必须靠毅力和耐心一点一滴去完成。

老子观察最多的是水。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养育万物,而与世无争。老子用水性比喻“上善者(修养最高的人)”,认为“上善者”应尽其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名争利。这是通过观察水的特性,表达他对“上善者”的赞扬和期待。孔子也观察水,所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慨时间如流水一去不返,时间流逝之快,有惜时之意。

孔子与老子同样观察水,但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引学生写作时,应在观察自然时有所联想和思考,与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搭建联结,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让写作更有思想内涵。

老子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非常有深度,会判断推理。他观察春秋后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乱后做了这样的判断推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意思是军队驻扎的地方,荆棘丛生;战乱之后,必有荒年。老子看到由于战争破坏,人民流散,土地荒芜。战争之后,生产凋敝,人民饥荒,瘟疫流行,必然出现荒年。他的观察和思考非常有深度,直逼现实,是对统治者发起战争的控诉,发出了反对列国间战争的呼声。

将老子观察自然和社会时的方法用到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眼前发生的诸多自然、社会现象进行提炼总结、判断推理、联想思考,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让写作更有思想内涵。比如,启发学生精微观察自然现象,由今年夏天以来久旱不雨对庭院田野绿化造成的影响,感受地球气候的变化,引起大家对气候问题的关心。再如,指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关注各地为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做核酸检测的现场,仔细观看检测场面,关注广播声、群众排队、医护人员认真操作、志愿者维持秩序等,从中发现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二) 助力阅读教学

老子没有直接对我们所从事的语文教学阐释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但确实委婉地、间接地、藏而不露地传递过“行不言之教”的教学理念——“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意思是,有道的人,不言辞教导,不强加外力,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滋生成长,有道的人会遵循规律,顺其自然,不发号施令。这里所谓的“不言之教”,即“无为”在教化中的体现。老子又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意思是,我由此可见,无所作为是有益的。不用言辞的教导(遵循顺其自然),无所作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能懂得。我们理解,老子两次提出有道的人在处理世事中实行“不言之教”,意思是不用形式上的条规或号令去督教,而是用潜移默化的办法去引导。我们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就要尽量做到“不言之教”。

1. 读整本书,由以往的教师“代读”向引导学生“自读”转变

“言传”是教师必要的引导,但不是代替学生的主动学习,不是替学生包办。不是“代读”,而是引导学生“自读”。梅新林、葛永海教授曾在其《人文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和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一文中提出“经典代读”这一核心概念,建议媒体主导的经典“代读”应向公众自身主导的“自读”转变,以此重建公共知识空间。这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由以往的教师“代读”向引导学生“自读”转变。

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倡整本书阅读,鼓励读整本名著,这是好的导向。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自己先阅读整本书,方有资格和底气去引导学生。要求学生背诵的名篇,教师先要自己会背,且要背给学生听,给学生做榜樣。这就是教学中的“不言之教”。

读《老子》,教师可以建议有条件且能读有注释古籍的学生自读,读完写读后感,或让学生从《老子》中找出今天仍然在用的成语,并对成语作出解释。这是让学生尝到自读传统古籍的乐趣,再去吸收其中的精神养分。

2. 读《老子》四章,从教师课外“通读”到课内启发学生课内“细读”

对于选入教材的《老子》四章,教师要本着“先当好学生,才能当好老师”的原则,自己先参考有注译的版本通读四章,还要多读几遍;对其中的生字以及虽然认识但不甚理解的字词,要多查参考书和工具书,体会其真意,做到胸有成竹,底气十足。课上,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介绍完《老子》的相关版本后,可以让学生自学,然后再谈读书体会,巩固课堂收获,加深对《老子》的认识。年少的学生没有教师那样的生活经历,读《老子》的感受会与教师不一样。教师要相信学生群体中可能会出现有独立见解的“老子通”,如理解第一段的“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时,可能会有学生拿常见的自行车轮子、玩泥巴做陶器等来做例子,进而联想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是较为形象生动的学法。针对课文中每段的真正用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现场讨论,互相启发;可以鼓励学生拿《老子》与《论语》《庄子》等古籍作比较,找出老子、孔子、庄子及其观点的区别点;可以介绍“儒道互补”等知识,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助力学生理解……教师要具体实践“行不言之教”,隐在身后,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启发引领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体会两千多年前老子话中的道理。

总之,老子是春秋奇人,《老子》是智慧奇书,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其智慧。《老子》所包含丰富的自然智慧、人生智慧、思想智慧等,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都有启发。教师要行老子“不言之教”的本意,让语文教学走向深处。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陆永品.老庄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3] 冯达甫.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 黄瑞云.老子本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5]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6] 崔仲平,崔为.老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7] 郝平.深刻认识古籍事业发展的意义和机遇[N].人民日报,20220606.

[8] 高亨.老子注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陈兰村,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传记文学的研究。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中外优秀传记选读》等。王佳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老子写作教学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