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的进阶之路

2022-05-30 12:19郭丽莉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线上教学互动

摘要:当下,线上教学已经成为常态。基于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的实践,回顾从“菜鸟”到“熟手”的“网络主播”进阶之路,得到几点感悟:教师应转变观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加强互动,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强化评价,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关键词:线上教学;初中数学;信息素养;互动;评价

自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已近三年。在此期间,由于疫情的反复,南京市中小学停课(包括延期开学)、学生居家学习、教师居家辅导的“停课不停学”已有多次。这期间,广大中小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教师通过网络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也成为众多“主播”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度了许多线上时光,从“菜鸟”逐步成为“熟手”,有着别样的体验和感悟。

一、 从“菜鸟”到“熟手”

(一) 课堂是一个人的独白

时间:2020年2月。

“喂喂喂,能听见吗?能听见吗?请告诉我一下,同学们能听见吗?”

QQ聊天区不断弹出“能”“能”“可以”“老师OK”……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上网络直播课时的手忙脚乱。线下课堂教学时,“问”和“答”是面对面的,是可以得到实时回应的,线上教学却不一样。刚开始的线上教学中,总感觉自己在自说自话,总感觉学生听不见、听不清,所以总是在重复,重复,重复。

“老师,我认为这道题目可以过A点作AE⊥BC,交BC于F点。”

“你的想法很好,”我打断了他,“请稍等一下,我来添加一下辅助线。”

我笨拙地用鼠标在课件上画着弯弯曲曲的线,写着东倒西歪的字。

这是一节初三几何复习课,当时我使用的是一台比较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几何复习课容量大、知识面广、内容复杂,特别是几何模块中证明题的讲解,从结合条件对图形的分析,到辅助线的添加,再到证明过程的逐步完善。这本是一个动态生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设备老旧、技术有限,在线上教学中很难较好地呈现。为了尽可能地达到线下教学的效果,我只能一张一张手绘出变换后的图形,然后再一张一张拍照,把照片插入课件里,最后一张一张展示给学生看。网络这头的我,早已把原先设置好的问题抛到了脑后,一个人对着屏幕讲啊,讲啊,讲啊……

一个本应动态、互动的过程,最终以一个静态、独白式的展示结束。

(二) 课堂是一群人的互动

时间:2022年3月。

上午8点,我准时坐在书桌前,从容地拿出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带触摸屏,可当作平板电脑使用)。开机后,我熟练地打开腾讯QQ、课件、练习册的电子版。9点10分,我准时开启屏幕分享,同时在班级授课群聊天区写道:“马上开始的是数学课,请同学们进入课堂,同时准备好数学书、课时作业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请进入课堂的同学在聊天区扣‘1。”瞬间,聊天区便弹出“1”“1”“1”……

这节课是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涉及图形的变换、图形的证明、图形的计算、作图等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应用。初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对图形的变换想象力不够。备课时,我在课件中适时添加了动画效果,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几何复习课中最精彩的环节要数证明题的讲解。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条件或结论较为开放的题目理解可能不同,所添加的辅助线以及采取的證明方法也可能不同。线上教学的课堂中没有粉笔和黑板擦,怎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时分析和证明需要,不断完善对几何图形的变式呢?我准备了专用手写笔,以便在和学生探讨证明题思路时,根据学生的分析和证明随时添加所需要的辅助线,或是按照学生的思路,在图形上作出不同的重点标记,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删除痕迹。网络这头的我,使用手写笔,在电脑屏幕上,根据网络那头学生的需要,不停地画着、写着,或添加或删除一些线、角,其他在线的学生一边听一边看。如此逼真,就好像在线下的课堂上一样。

“请同学们看这道证明题,如何证明这个四边形是一个菱形呢?有想法的同学在聊天区扣‘1。”

很快,聊天区出现了“1”。

“请张同学打开麦克风,说说你的思路。”

“老师,我的方法是连接PQ,通过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来证明。”

根据他所说,我立刻用手写笔快速地添加了一条辅助线:“是这样吗?”

“对的。”

他有条不紊地叙述着,我也根据他的要求在图上画着不同的标记,并在空白处写出相应的证明步骤。

突然,我发现聊天区又弹出一个“1”。

“李同学,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老师,我的方法是连接对角线AC,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来证明。”

我又立即快速地添加了辅助线:“是这样吗?”

“对的。”

……

和学生互动到忘我的时候,真的感觉回到了线下的课堂。看到聊天区不停地有“1”蹦出来,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屏幕那头,学生那种焦急地想要回答问题的样子。

很快,一节课就快结束了,当我正在做课堂总结时,小窗里突然弹出一句话:“老师,第三道证明题,我有个特别简单的方法,但我扣了好几遍‘1,您都没有叫我。”隔着屏幕,我似乎都能感受到他那委屈的表情。课后,我通过QQ电话交流,了解了他的方法。第二天的课堂上,我请他给大家讲解。

一个动态、互动的过程,再现了一个生动的线上课堂。

二、 基于线上教学实践的几点感悟

(一) 转变观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在深刻改变着教育。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在全国开展新一轮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广大教师开启了线上教学之旅。这些都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素养已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首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让技术更好地赋能教学。其次要加强学习和培训,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认真学习新媒体和新技术、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在线教学技巧、线上教学评价等。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校本研修,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制订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充分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混合式教学。各方面齐发力,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变革与教育生态重构。

(二) 加强互动,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互动比较方便,教师可以直接点名提问,还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线上教学由于隔着屏幕,教师很难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既要关注教学内容,又要进行各种操作,如果操作不够熟练,就会手忙脚乱,无暇顾及与学生的互动。这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正如我第一次开展线上教学那样。有了经验以后,现在进行线上教学时,我特别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实时交流,比如充分利用腾讯会议或者QQ直播的互动功能,通过提问和连麦开展在线交流。学生还可以在聊天区输入文字或上传语音,与老师、同学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即时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如果要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要求学生开启摄像头,教师通过摄像头实时观察,就像坐在教室里一样。都说现在的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于线上的交流有天然的亲近感。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原来在线下课堂中不怎么爱发言的学生,在线上回答问题时积极性却比较高,并且能够很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当然,线上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受到干扰,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加強线上教学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注意力和热情。可以说,加强互动是保障线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强化评价,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的质量是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何评价线上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QQ“群相册”和“群作业”功能进行评价。我通常要求学生记笔记,并在下课后把课堂笔记上传到QQ群相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群相册的共享性也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这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群作业是利用软件布置作业并进行在线批改,批改的痕迹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学生可以对错题进行订正和整理,这是一种结果性的评价。对于作业完成比较好的学生,及时在群里表扬并设置为“优秀作业”,这是一种激励性的评价。我还会利用学校的“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评估,精准定位学生的“学困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避免大量重复的练习,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评价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了线上教学的质量。

自2020年初第一次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已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求变,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从容应对,我也从一个“菜鸟”主播逐渐晋级为“熟手”主播,用一台平板电脑和一支手写笔,书写着线上数学课堂别样的精彩。(郭丽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线上教学互动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