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思维在设计中生长

2022-05-30 01:23汤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习题设计数学思维教学活动

汤楠

[摘 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是其先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再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设计精彩的情境、直观的操作、凝练的的语言、巧妙的习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思维;教学活动;习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9-0084-03

史宁中教授将数学核心素养浓缩为三句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师,笔者认为不管教师怎么教、教什么,最终都要让学生获得数学思维能力。那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

一、设计精彩的情境,将学生思维点燃

学生的学习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生活感受为基础的自主构建的过程。充满感情、活力的课堂,有助于师生心灵产生碰撞,催开思维之花。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有教师这样引入:“今天的天气可真热啊,小兔子和小狐狸在买冰激凌(小狐狸拿着圆锥形的冰激凌,小兔子拿着圆柱形的冰激凌),小狐狸提议和小兔子交换冰激凌,小兔子会同意吗?”问题一出,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将学习的素材转化为生动的情境,学生数学思维的大门由此打开,而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探索与推导也由此自然引入。

又如,有教师在教学“认识线段”时,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天天气晴朗,小狗要到小猫家玩,猜猜看它会选哪一条路走(两边的路是弯曲的,中间的一条路是笔直的)?”学生很快说选中间那条路。教师紧接着以“大家选的这条路和另外两条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个问题展开线段的教学。线段的认识属于概念的学习,而数学概念往往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引入小动物找朋友的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学生自己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简单的故事有时可以为整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融入一些情境,有助于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拉近他们与数学的距离。

二、设计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思维扎根

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依靠在正确的直观上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思考的重要性,操作环节在低年级教材上更是屡见不鲜——“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用小棒摆一摆,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摆一摆,再填一填”“你还能继续折吗?”……

然而谈到动手操作,很多教师心中会有顾虑,担心操作时长把握不好,影响课堂进度,又或者担心学生操作时过于兴奋,影响课堂纪律,再或者顾虑准备学具过于麻烦,种种原因迫使教师一人演示。可学生若没有实实在在的动手操作,哪来知识经验的真实积累?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各种活动过程。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的内容时,教材在同一单元里讲解了平均分的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按照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看分成了几份(如图1),另一种是按照份数进行平均分,看每份有几个(如图2)。

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但过程却完全不一样,想要学生清楚地感受两种分法的区别,需要动手操作。学生只有在亲历两种平均分的过程后,才能感知第一种是确定了每份个数后再平均分,第二种是确定了需要分成的份数后再平均分。

教材之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动手操作环节,学生只有实际操作,充分感受、体验后,思维才能从直观走向抽象,最终以操作扎根思维,内化所学新知。

三、设计凝练的语言,调动学生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思维是从经验中打开的,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调动,教学活动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1.在组织中调动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这一课的学习难点是通过活动寻找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图片(如图3),再观察图中兔子和蘑菇的排列方式。当大部分学生说出兔子和蘑菇一个隔着一个,又或者说出一只兔子、一个蘑菇,一只兔子、一个蘑菇……后,教师就进行归纳总结,告诉学生这种排列方式叫作一一间隔排列。

然而,在一次公开课上,笔者听到一位教师这样讲:“一只兔子吃掉一个蘑菇,一只兔子吃掉一个蘑菇……”一个简单的“吃”字,让蘑菇和兔子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下子活了起来。没有机械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趣味。同时这位教师还将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圈在一个圆圈内,这样图中还剩下一只兔子没有蘑菇吃,说明兔子的数量比蘑菇的数量多1,数量关系从复杂走向简单,由生硬变得灵活。

2.在引导中调动

在一节师生“抢数”的校本数学课中,游戏规则是两人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次最少报一个数,最多报两个数,最先抢到目标数字的一方获胜。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用“老师都输好几轮了。”“你们让让我呀!”“你怎么算的那么快?”等话语向学生示弱,不仅让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循循诱之,以退为进,这是教师教学的智慧,简单几句话逗趣了学生,更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助推其思考,也使学生真心地爱上这样的课堂。言语看似简单却是教师精心设计,简单恰当的语言有着无穷的力量,既能让课堂活起来,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3.在追问中调动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中,数数环节教材出示了10颗樱桃(5串,每串2颗),问有多少颗,同时出示了一双手(暗示学生要用手指数)。虽然要求用手指来数,但教师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数,而不是停留在原先1个1个地数的水平。“多少颗樱桃呢?”“你是怎么数的?”“还有别的数法吗?”课堂中教师应通过这样的一问再问,层层推进,推动学生不断思考。好的问题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判断的。在汇报中,学生发现除了1个1个地数,还可以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感受到数数的灵活多变。

好的课堂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达到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内容恰当,也需要教师钻研琢磨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受学生喜爱,助力学生思考,让课堂鲜活起来。

四、设计巧妙的习题,发散学生思维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完善所学内容。灵活多变的习题一来能帮助学生强化对新知的理解,二来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发散思维。

1.在冲突中发散学生思维

例题:小明家离学校300米,他从家去学校用了5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去图书馆用了10分钟,他家离图书馆有多远?

常规方法: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先求出小明步行的速度,300÷5=60(米/分),再求出小明家离图书馆的距离,60×10=600(米)。

此类题目最常见的方法便是先求出速度,很多学生都只想出这一种方法。然而比较两次行进的时间,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两次路程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如何启发学生找到这一倍数关系?不妨巧妙设置题目的数字。

变式:小明家离学校319米,他从家去学校用了5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去图书馆用了10分钟,他家离图书馆有多远?

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先求出小明步行的速度,会发现319÷5不能整除,那该怎么办呢?学生在这样的冲突中,自然而然产生了寻求其他方法的需求。而像5,10,15等有倍数关系的数字,学生有很强的敏感性,寻找倍数关系的思路自然而然产生。

通过讨论,学生找到其中的关系:小明从家去图书馆所用的时间是从家去学校的2倍,由于速度不变,因此,小明从家去图书馆行走的路程也是从家去学校的2倍,319×2=638(米)。

2.在铺垫中发散学生思维

“锯木头”类题目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例题: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1次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要多少分钟?

很多学生会理所当然认为:锯成5段,那肯定是锯5次呀!于是便列式为5×5=25(分)。实际上,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只需要锯4次,木头段数=锯的次数+1。这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师该如何助力学生攻破这一难点呢?不妨变换题目。

(1)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锯( )次。

(2)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锯( )次。

(3)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1次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要( )分钟。

问题(1)中,由于段数比较少,学生通过想象,很容易想到只需要锯1次即可。有了问题(1)做铺垫,面对问题(2),学生不禁思考:变成2段只要锯1次,那变成5段肯定不是锯5次,那是锯几次呢?最终学生在思考中明白“木头段数=锯的次数+1”,同时还能想到与锯木头相似的生活问题,如爬楼梯、植树、夹手帕、剪绳子问题,并能通过图示展示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图4)。

在解决问题时,教师一般会设计题目让学生“栽跟头”,以此吸取经验,去伪存真,掌握方法,但有时通过层层铺垫,让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使理解水到渠成,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3.在对比中发散学生思维

对比习题让学生抓联系、辨差异,产生新的思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丰富知识结构的目的。

例题:

(1)在横线上画△,使△比□多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画△,使△比□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道题只有一字之差,当把两道题放在一起时,学生能很快在脑海中找出差异。但若只出示问题(1)或问题(2),学生很容易因思维定式而“踩坑”。而当教师将这两道题放到一起,就会产生“1+1>2”的效果,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也促使學生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

例题:

两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1/4,第二根用去1/4米,哪一根用去的多?

相同的数字,意义却截然不同,第一个1/4是分率,第二个1/4是具体的长度,两个数字放在一起对比,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字的本质。可见,注重习题中的对比,能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不同与联系,引导其进行思考,帮助其自我调整,自我学习,将思维延伸到深处。

总之,数学教学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应以课堂为载体,介入有效的教学活动,引领、推动学生思维不断生长,催开思维之花。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习题设计数学思维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预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石
初中化学习题设计的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