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碧莺
什么是“有效”、如何衡量“有效”、“有效教学”有些什么策略和方法等等,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實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一直是困绕着语文界的一大难题。反思起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我也是冥思苦想。毕竟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每个语文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并实践的一个课题。让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这样的一些现象:有的课堂任由学生自主,课堂气氛太活跃,语文课成了表演课;有的依然是老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太沉闷,难以跳出传统教学的圈子;有的脚步过快学生难以接受;有的拓展过度,语文课成了资料课;有的民主放任,语文课成了小组讨论;有的一味强调直观,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观看课、欣赏课……这些显然都不是有高效率的课堂。那我们怎样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呢?
一、课前强化教师备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教师备课首先必须备教材,对这节课需完成的教学目标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难点。备课的时候更应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第二备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去学习知识,在这节课能各有收获等。所以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但是教师千万别忽视学生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教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要求他们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比如:我首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将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出现的生字词,并自己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生字和生词。再次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利用手中已有的参考资料思考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写写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想上课的时候弄明白的等等。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较明确的任务,也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思考。授课前我先了解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课上我就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学生已提前感知了课文内容,所以课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发言也很踊跃。课文的重难点就在学生的讨论、辩解中解决了,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要能吸引学生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开头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或者利用故事导入,或者利用挂图导入,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名言诗词导入,或者利用音乐电影导入……一次,我上《神笔马良》一课,就给学生边播放动画片《神笔马良》前面的片段,边提问马良有这么一支神笔,他到底用它来做了些什么呢?想知道就快去读读课文……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全神地投入到读课文的环节中去了。总之不论哪种都要注意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中。
斯霞教师说:“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它姓“语”,就是要紧紧抓住语言文字不放松,就应该着眼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在语文课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从文本中能感到语言文字之美,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那流动着的语言文字之美。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生动幽默,能够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把这种美融入教学的情景中。教师发挥语文教师的个性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乐在其中。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给一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设计新颖有趣的结尾可产生“课虽尽,趣味犹存”的境界,以收融会贯通之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激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比如在讲《司马光砸缸》这节课时,结束的时候,我说:“司马光在你们这样的年纪,遇事就能镇定自若,想出好办法,那么当你今后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从课内知识的学习引向了课外的生活中。
三、课堂重抓语文能力训练,优化练习,形成技能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当前的新课改教学,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
智力性的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大脑中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如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技能,它是从语文知识的掌握到能力发展的中间环节。智力性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练习进行反复的训练。正如捷克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
我们说的加强练习,不是盲目地追求数量“以多制胜”,而是在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练得深一些、透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通过练习,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其规律,举一反三,在优化的练习中求快、求好,以取得内容上不断深化,认识上螺旋形上升,技能逐渐完善,能力自然发展的效果。
四、课堂上做到朴实、扎实
我们要褪却当前语文的“多动”与“浮华”,静下心来学习语言,真正向一节课40分钟要效率。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抛开文本,大数量、长时间地去搞所谓的“语言文字训练”(实际上是孤立地做字词句的零碎练习);
2. 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
3. 避免过多过滥、目的不清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4. 不为了所谓的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进行无实际意义的表演、展示、游戏等;
5. 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课堂上重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
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因此,给学生讲读、写、听、说的规律,才是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根本上。这样做,才会出现一以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在语文教学中讲规律,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就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可见,给学生讲规律,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
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一件事,在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法便是决定因素。掌握方法和不掌握方法,其情形是绝对不一样的。学语文也是如此,读有读的方法,写有写的方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不掌握阅读方法,就不能确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掌握写作的方法,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维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见,掌握读、写、听、说和思维等的方法,可以把语文学得更快、更好。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教方法便是捷径之一。
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所谓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风尚。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习惯一經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它。正因为如此,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科学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终生受益。传习惯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就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及运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行为变成自觉的习惯。具体说就是:凡使用频率高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范围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反复运用它们。久而久之,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就形成了。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熟练地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到那时,教师传授的知识也好、方法也好就已经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使用自如的能力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高效率。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当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以上五点只是我的初浅体会。其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有很多,总的来说,只要我们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