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青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行,体育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与时俱进。教师要充分重视体育学科的重要作用,让体育学科的价值能到一定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课后作业功能,以此来助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本文通过研究发挥体育课后作业功能,助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发现,随着“双减”政策的施行,在体育课程调整规划和学生健康认知发展等体育课后作业背景下,体育课后作业出现学生课后时间被挤压、体育运动成本比较大和运动观念三方不一致等情况,对此提出树立终身运动健康理念,积极探索课后在校体育和多元丰富体育课后作业等策略建议,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体育课后作业研究背景
(一)“双减”政策施行
依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内容要求和指导,“双减”政策的落地直接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教育体系的改革。一方面,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习负担极大地减少,课后时间得以延伸和课后补习被制约缩短,学生的受教育的质量和方向越发被重视,而非仅仅关注于学生的升学指标,这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双减”政策也开辟出我国义务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路径,体育课堂就被提高到与语、数、外等主科课程同等地位上来。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体育特长等特点逐渐被重视起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是國家的未来。学生的体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健康的理性观念,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爱运动、愿意竞技、敢于表现等习惯,还可以从小就发掘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长,根据不同的学生身体条件,择优选优,在小学生身体发育早期阶段就可以定向培养,早挖掘早培养早成才,为国家的体育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二)体育课程调整规划
依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内容要求和安排部署,新式体育课程调整规划改变了传统以往的小学体育课程是一周一节或两节内容,而且课后没有体育作业等不符合事宜的情况;同时,通过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完善和加强小学义务阶段体育课程的具体时长,体育课分值被逐步逐年提高,体育课已经不再被文化课挤占。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在逐步显现出来。此外,伴随着文件精神的继续执行和落实,小学校园的体育器材、体育活动场地、体育课程师资队伍、体育课程教育体系、体育课程竞技比赛等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以往体育教师的教学地位和作用,使得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在小学中不断有体育教师为学生制定21天运动打卡计划等,跳绳、足球、跆拳道、网球、体操等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在校园普及。学生们也在逐渐地感受体育课堂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体验。
(三)学生健康认知发展
小学生目前刚刚处于身体发育早期阶段,对于体育课程的规划认识不是很充分,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刚刚接受义务教育,对于校园里的体育课程接受程度、认知能力和认可心理以及对体育课的功能性作用利用程度而言,发挥体育课程课后作业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小学生对自身健康认知的理性意识,促进小学生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使小学生可以健康成长。此外,通过开展体育课后作业活动,可以改变以往部分小学生不愿意运动、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习惯,使得小学生可以丰富课后生活,通过体育课后服务等形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二、体育课后作业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课后时间被挤压
虽然“双减”政策呈不断推进态势,但在部分学校还存在一定的应试教学倾向。部分学校虽然在课程安排上体现体育课程,但是,对于体育课程时长、学期课时、场地条件、师资队伍、考核方式、体育比赛和体育授课督查等内容,部分校方并没有完全把体育课程与语、数、外等主科进行平等对待。实地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还是在延续传统教学模式,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地位和教学价值并未得到应当的重视。另外,部分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学生完成度不相匹配,例如周三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内,部分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但是,学生在选择哪一门课程时,体育课程的选择过少,仅仅有兵乓球、跑步等基础性运动项目,造成一定的学生不得不去选择语、数、外等主科课后辅导,这就是变相地把体育课程时间挤压给其他学科,直接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认识的不重视,同时,还造成小学生天真浪漫的活泼劲头被束缚在语、数、外等书本上;此外,体育课程时长被挤压还导致部分小学生自己身体机能、运动天赋和竞技体育培养的失衡,甚至还出现部分小学生课后运动不足,身体过度肥胖,机体运动能力严重下降和近视眼或远视眼等不健康问题。某一段时间内,小学生应该运动消耗卡路里和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但是由于体育运动课程时长被无情地挤压,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小学生运动时间上的天然不足,体育课后作业也就直接成为泡沫。
(二)体育运动成本比较大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消费,任何成本的体现都关系着教育的质量,体育教育也不例外。尤其在“双减”政策下体育运动成本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校的体育运动及其课后作业;二是校外的体育运动及其课后作业。两者虽然都是体育课程不可缺少的课程部分内容,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却又不同。在校的体育运动课程主要是教师提供教学,教授一定的体育项目例如跳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篮球、足球等对于运动条件有一定的场地要求,球场太小了球类运动施展不开,运动量不足;场地太小了活动拘束,体现不出运动感。此外,校内场地的使用也与校方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相关联,如果校方认可体育运动,课后场地会向学生进行开放;如果校方考虑过于谨慎、保守、周全,那么学生体育课后运动场地问题是个难题。校外的体育课程都是非公益性居多,大部分的羽毛球馆、游泳馆、网球馆等体育场地都是需要办理会员才可以进入体验,因此,造成了学生家长在培养学生运动时的成本,势必拉大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体育课程课后作业运动的完成差异度。有条件的家庭学生轻而易举地到一个社会性运动场馆进行运动;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体育课程课后作业的意义和实现形式基本等于或者说只能是跑步、社区篮球等。
(三)运动观念三方不一致
影响小学生体育运动课程的三个对象主要是教师、家长和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对象是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素养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之一。当今社会,物质相对比较富足,许多孩子比较怕吃苦,像温室里的花朵,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度还不够高涨。鉴于此,体育教师要通过一定的心理教育来引导学生减少对上体育课的恐惧心理和排斥心理,认同体育运动的诸多益处,从内心深处爱上体育课程。此外,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的表现,还有在体育课堂上还是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例如,部分学生在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在操场跑圈的同时,手里面还拿小纸条进行课文背诵、作文素材的收集等学习内容。学生其实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的锻炼当中,没有从体育课堂上学习到终身锻炼的观念。同时,部分家长还是站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施教,对于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帮助认识短浅,没有看到长期坚持运动带给学生的积极改变,只重视眼前短短的五到六年学业考试时间,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心理承担着巨大的学业压力而无处释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学生心理疾病例如轻生、厌世等悲观情绪。
三、体育课后作业对策及建议
(一)树立终身运动观念,培养学生自主运动意识
健康是人的终生话题,运动不止,健康不断,运动可以塑造人的很多优良品德和身体素养,例如竞技精神、体育友谊精神等。教师要在课程内帮助小学生灌输和树立终身运动健康理念,体育课程有时间限制,但是运动没有时间限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终身运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体育运动爱好,例如乒乓球、足球、篮球等,通过爱好提高小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而增加体育课后作业的完成度,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学生坚持课后运动,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展示教学或者组织各类小型的体育比赛。另外,教师在课后也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体质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增加运动量等方式,先改变学生不愿意运动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第一关是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先动起来,教师才能进一步鼓励小学生坚持运动;同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进一步促使小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健康理念。
(二)拓宽课后服务项目,增加体育锻炼机会
在体育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传授知识的教育者重要作用。掌握必备的体育专业素养和体育专业技能,不断地主动接受体育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让自己永葆学习活力。体育教师要多看一些有关小学生体育辅导的书,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小学生想参与什么样的体育活动,教师才可能采取更有执行性的运动项目来促进小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例如把传统的跑圈活动转变为跑步接力赛,把足球传球运动设立为过障碍比赛等,转变方式积极提高体育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参与性和价值性,使得学生在课后完成体育作业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400米接力赛中,教师要逐步讲解各接力选手的站位、接棒规则、跑步要点,在日常课后作业中反复检验学生具体身体素质,根据不同的身体条件安排不同的接力站位。
(三)丰富体育课后作业,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后作业中来,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强度和体育训练量有一定的把控,注意按照一定的科学比例进行调整。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运动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才能让小学生身体素质得以提升,把运动量的合理性问题关注起来,高强度的训练活动必须以适量强度的运动量为前提来进行。在田径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腹部呼吸式原地高抬腿跑、慢跑加跳绳等组合运动加强小学生运动灵活性,进而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讲解身体哪些部位容易受伤,运动时需要注意保护哪些部位等关键问题,在实践中跟随小学生一起跑步,争取在陪跑中间接锻炼小学生的坚强意志,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如果在室内进行一些簡单的体育任务,教师也可以放一些音乐,让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动感,体验真正的“快乐体育”的理念。
普遍来看,体育课程课后作业的要求还是逐年提质,这种行为也折射出体育教师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也导致小学生群体主观上认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加大了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最后希望体育课后作业的工作可以在日后的体育课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体育课后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PTJYKT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