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向阳
为助推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校本研修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始县教研室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指导、阶段性专题研究、“长程”课例研修等研修手段。
任务驱动式指导。“青藍结对”工程由教研室统一部署、学科教研员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选派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通过任务驱动式指导,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
任务驱动式指导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示范引领阶段(为期2个月):教研室依托指导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开启师徒结对仪式,发布研修任务清单。第二阶段为中期学习阶段(为期7个月):指导教师根据任务清单,指导新教师完成研修任务。第三阶段为汇报展示与考核阶段(为期2个月):教研员遴选新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汇报研修成果,并结合过程性材料和展示情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
所有新教师都有基础性任务,如:每周上一节常规课,每月听一节指导教师示范课,并写一篇教学反思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师徒每月进行一次教学疑难解析活动,并整理“讨论要义”;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并将磨课材料交给教研员做指导;每学期师徒同读一本书,并交流。不同学科新教师又有不同的发展性任务,如:语文教师每天要习字一篇、阅读半小时;美术教师每周要创作一幅作品,交指导教师点评;音乐、体育教师要自选一个专长项目进行练习等。
阶段性专题研究。教研室组织各学科工作室聚焦学科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分别确立了阶段性专题研究主题。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各校成员围绕专题进行课例研究,并通过教研室组织的活动,面向区域教师展示研究成果,带动区域教师全面发展。如“基于有效问题设置的课堂观察”专题研究中,小学数学工作室组织成员在实验学校开展了实践研究,通过开发课堂观察量表,对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式观察,基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提问等证据,总结出课堂观察的新路径新策略。又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专题研究中,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探索,发现了适合走读制初中学校学生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总结出“两备四学五环节”教学策略。优秀成果纳入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库,进一步推广应用。
“长程”课例研修。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研室以“精品课堂”为突破口,长年开展“人人上好一节课”等活动。该活动以“长程活动”的形式进行,包含说课、备课、试教、展示、反思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说课:教师选定上课内容,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教研组集体评估、调整授课方案后,教师开始备课。备课:教师根据授课方案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准备教具等,经教研组长审核、指导后,进入试教。试教:教师上课,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按不同分工观课,并集中议课。展示:反复备课、试教后,教师在学校层面开展“课堂开放”活动,全校教师观课、议课,教研组长填写“人人上好一节课观课议课记载表”,评价汇报课效果。反思:展示课后,教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并上传到教育云平台教师个人空间;学校召开“人人上好一节课”总结会,以课堂展示、汇报演讲等形式推广教师的教学经验。此活动提升了校本研修实效,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研究能力,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