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英
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板块的突出变化是习作指导具体化。如:各单元的写作情境创设真实自然,写作内容界定清晰;习作要求紧扣单元要素,凸显学段特点,为学生顺利完成习作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支架(有的是直接提供例文,有的是进行写作思路的指导),操作性、指导性强。习作教学仅靠教材中的学习支架远远不够,教师需要进一步搭建多种习作支架,帮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提升习作水平。
一、情境支架激发习作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习作要求,通过故事、视频、图片、实物、问题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学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有你,真好》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搭建如下学习支架。
1.故事引入
课始,教师深情地说:“同学们,老师想跟你们分享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故事发生在去年12月(大屏幕出示学生为老师过生日的场景)。”随后,教师伴着音乐,带着幸福的神情回忆当时的情景,讲述自己的感受,最后一句“有你们,真好!”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次习作话题,为后续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
2.画面导入
开课时,大屏幕出示2020年春节期间网络上热传的鐘南山院士在高铁餐车座位上闭目养神的照片。教师娓娓道来:“钟南山院士,您好!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当我在网上看到镜头记录下84岁高龄的您乘坐高铁,毅然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由于太过疲惫,在餐车上头靠椅背,微皱双眉,闭目休息的瞬间……我想发自内心地对您说:‘钟院士,有您,真好!”教师采用画面及语言支架,将这一感人至深的镜头烙印在学生心中,自然贴切地引出习作话题“有你,真好”,可谓水到渠成。
这个精心设计的情境支架在导入环节发挥出多重功能:一是能激发学生对不顾自身安危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医护工作者的爱戴之情,拓宽他们的选材思路;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采用第二人称表达更有利于抒发内心的情感;三是用一个细腻的场景描写片段作为范例支架,带给学生写法上的启示,有助于落实“把场景写具体”的习作目标。
3.任务驱动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临近毕业,我们班准备拍一部毕业季的微电影,需要先搜集文字素材,其中一个主题是‘有你,真好,你愿意参与这个活动吗?”任务驱动式习作支架创设的习作情境新颖、有趣,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
二、选材支架确立写作内容
学生有了写作动机和欲望,解决了“为什么写”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板块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问题、范例、图片等支架引导学生明确“写什么”。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把握习作要求中的重点和学生习作的难点,充分挖掘教材中习作支架的导学功能,进而为学生提供构思、选材支架,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自行确定写作对象及内容。此环节的关键:一是要营造宽松的氛围,真正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二是教师要根据习作特点,选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开启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确定合适的写作对象及素材。教学《有你,真好》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习作提示,并找到问题支架。学生经过阅读,提取了如下关键信息:①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②为什么觉得有他(她)“真好”?③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觉得有他(她)“真好”?④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在随后的全班交流环节,教师先让学生结合问题①和②思考、确定写作对象,并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启发:这个“你”可以是朋友、同学、老师、亲人,也可以是为我们服务的医务工作者、消防员、人民警察,甚至是仅有一面之缘的人……这样的提示让学生的习作对象范围更广。在交流问题③和④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此次习作需要选取具体事例来表现他(她)“真好”,并且要把场景写清楚。
在选取了几个事例的情形下,如何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是教学难点。此时,教师需要搭建另一种支架——选材支架,帮助学生细化写作内容。教学时,教师出示表格,列举了本单元课文《少年闰土》中闰土给“我”讲述的“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四个事例及其详略安排情况。
表格充分发挥出范例支架的优势,直观具体,帮助学生解决了选材“详略得当”的问题。随后,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单中标注出自己感触最深、最能体现有他(她)“真好”的事例作为详写内容,进一步完善习作提纲。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
三、范例支架明示写作方法
范例支架是资源型学习支架中重要且常被采用的一种。习作教学中,学生动笔之前的范文引路,习作之后的佳作讲评、有瑕疵的习作的当堂修改等,都是运用范例支架的契机。
习作评讲课上,教师先出示学生习作自评、互评结果统计图,用具体的数据指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场景描写不具体、感情表达不充分),接着从学生的习作中精心选取一篇美文(上课前已打印并分发给全体学生),请小作者配乐朗读,让大家感受小作者所描写的场景以及表达的情感,然后出示如下习作评价表。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习作评价表批注手中的美文,进一步发现其优秀之处。最后,学生对照评价表,从优点、不足、修改意见等方面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批注。批注后的交流精彩纷呈,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习作的开头、结尾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能打动人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习作在“场景描写中缺少细节,导致文章的感染力不强”,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章缺乏对内心想法的描写,选取的某些事例不能很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修改时准备删除这些内容,适当增加心理描写,让文章中心更突出、情感表达更充分”。
学生之所以评得头头是道,并当堂完成修改,让自己的习作越来越完美,得益于教师提供的评价支架——它让习作评改有了依据,有了方法。
(作者单位:襄阳市樊城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