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颖洁
[摘 要] 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媒介、载体,更是学生数学思考、探究的重要组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层次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以及思辨性问题,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愤悱感”“惊异感”和“领悟感”。要形成问题主线,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聚焦,让教师的教学有所指向,让学生以问题为主线,驱动自我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 问题驱动;层次性;开放性;思辨性;深度学习
问题是数学学科的心脏,数学学科就是基于问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数学史上,曾经出现了三次“问题式”的悖论,凭借着问题,数学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问题又是数学教与学的动力引擎,是指引学生数学学习的明灯,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而且能催动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层次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思辨性问题等,驱动学生学习。借助于问题,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思维、认知等拾级而上,不断获得发展、提升。
[?]一、设计层次性问题,让学生不断产生“愤悱感”
当下,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問题往往呈现出一种散点状态,也就是说,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不能构成一个“问题序”“问题链”。这样的提问,往往有一种随意性的特点,也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能不断掀起学生的“愤悱感”,进而驱动学生不断思考、探究。
什么是“层次性问题”呢?层次性问题往往具有共同的指向,指向学科知识的本质,并能贯穿学生数学学习始终。层次性问题的特征是层层递进,是环环相扣,是步步为营。学生的数学学习正是循着层次性问题而不断发生、发展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炼层次性问题、设计层次性问题,让层次性问题能不断地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究。比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层次性问题:①圆柱的侧面是一个什么面?侧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②怎样将侧面转化为平面?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可以怎样计算?这些问题,不是教师一股脑地呈现出来,而是分阶段、分时候呈现。层次性问题的分阶段呈现,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层次性问题的导引下,展开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建构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加工,进而对相关知识获得了深度理解。
层次性问题能将外在的、具体化的经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抽象的、理性化的学习素养。正是借助于问题,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借助于层次性的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而且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中心地带,还能让学生的数学认知从感性走向知性、从知性走向理性。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不断产生“惊异感”
层次性问题能不断地掀起学生的“愤悱感”,让学生不断步入数学学习的新地带,能不断地超越思维的低谷,形成一种思维勃发的学习样态。开放性的问题则能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惊异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科的“别有洞天”。开放性的问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催生学生的想象。一般而言,开放性的问题往往是一个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多重思考、探究,或者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思考、探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个性化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去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开放性的问题,突破了传统问题教学的“一问一答”的固化、封闭、僵死格局,而走向了一种开放、自由、灵动的学习境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创生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纵横相关、前后相连的学习格局。开放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地同化、顺应,从而进行数学的再创造、再建构。比如教学“圆的面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一部分内容,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这样的问题,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固化,而是催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实践。在问题的驱动下,有的学生将圆转化成了长方形,有的学生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还有的学生将圆转化成了梯形,等等。借助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以开放求多样,以多样促关联。如学生基于不同的探究方式,彼此之间展开了相关的研讨。通过研讨,学生深刻认识到,尽管彼此将圆转化成了不同的图形,但却都是应用了剪拼的方法,都蕴含着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即都是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将陌生转化成熟悉,将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图形,等等。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发的学生的多元探究、比较,能让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惊异感”。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而展开,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在开放性问题的关照下,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为教师,要善于紧扣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大胆地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借助于开放性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
[?]三、设计思辨性问题,让学生不断产生“领悟感”
小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反思。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思辨性问题”,让学生不断产生“领悟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自我与他人学习的思辨。思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尤其是,教师要善于构建一种“劣构性问题”。所谓“劣构性问题”,就是问题的条件、结论是不完备的,有待于学生的补白或者选择。
思辨性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引发学生的批判性学习。思辨性问题就是要将学生引入思辨的氛围之中。通过思辨性的问题,教师能找准学生思维、认知的盲点、疑点、困惑点等。通过思辨性的问题,学生能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数学思考、探究。科学而有效的思辨性的问题,是驱动学生数学思维、探究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思维、认知的有效载体、媒介等。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这一部分内容,在引导学生借助于数学实验得出了“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这一数学结论,进而概括出圆锥的体积之后,很多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应用。笔者认为,在数学结论之处,教师不妨“停一停”“顿一顿”,引导学生驻足反思、审视,对结论从反面、侧面等进行追问,提出相关内容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这样的一种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力。比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辨性的问题:如果一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圆柱和圆锥一定等底等高吗?如果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的,它们一定不是等底等高的吗?如果圆锥和圆柱不是等底等高,那么圆锥的体积一定不是圆柱体积的吗?通过这样的思辨性的问题,催生学生从多个视角展开思考。思辨性的问题,能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通过思辨性教学,学生认识到,等底等高与体积的3倍之间的微妙关系,感悟到教材中的结论是一种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汇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重新打量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对那些貌似如此、大多如此的所谓结论进行再思考、再审视、再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获得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学习感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思辨性问题,能让学生从各个层面、各个视角、各个维度等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结论等进行再审视,从而获得新的感悟。思辨性问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意识。通过思辨性问题,学生能够认识到相关数学知识的充分性、必要性以及开放性。
问题能催生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围绕着思维而展开。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设计相关的问题,让问题充满开放性、针对性、思辨性和实效性。正如已故著名数学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所说:“问题驱动是数学教育的特有原则之一。”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问题主线,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聚焦,让教师的教学有所指向,让学生以问题为主线,驱动自我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