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山
小学数学有许多单调的公式、数字、图形,教学内容也多跟理性计算有关,这使很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教材是枯燥无聊、缺乏人文理念的。此外,每一所学校的教学资源、办学水平、教学能力都是存在差异的,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撑学校开展一些高水平、高标准的教学活动,教材内的一些知识也得不到很好的诠释和展示,学生也无法从高水平的教学活动中透彻地消化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学生的思维、智慧、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对此,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了解数学的魅力,就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让数学教材能够更灵活地匹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活动,让数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鲜活、有趣、深刻,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的开发意义、原则和策略进行论述。
一、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意义
在数学学科相对于语文、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来说相对缺乏人文性的前提下,在部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材内容相关活动难以匹配的背景下,学校要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维,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来对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进行开发。在学校层面,这有助于学校实现办学资源的最优配置、合理配置,确保学校能够利用有限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来设计出有趣的数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升学校资源与数学教学的匹配性、贴合性,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目的;在学生层面,开发小学数学校本化课程,能够丰富数学教学活动,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形式,赋予数学教学过程更多的趣味性、生活性、体验性,以此来践行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理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教师层面,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贴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注意引入生活情境,将教材内容改编或者创新成有趣的事物,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趣味情境中,引领学生去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规律、定律、公式、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表现,促使学生获得思想、态度、技能、道德、人文等多个方面的经验和感悟。因此,开发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更好地发挥教师引路人、辅助者的角色功能,促进数学课程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加工创编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与学习基础来挑选新内容,考虑新增内容、创编内容或者延伸内容的难易程度,考虑这些内容与新课程目标的匹配程度,考虑这些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教师要遵循适宜性原则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确保调整的内容和整个教材是协调统一的,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支撑、连接的作用。而且知识内容在性质特征方面要具有趣味性、生活性与科学性,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和学校的办学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匹配,这样的课程校本才具有实操性、应用性与科学性。
(二)适用性原则
在开发小学数学教材时,教师要遵循适用性原则来设计教材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形式,确保开发出的课程校本有助于学生快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了解新知识的应用特点和应用方法,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此,教材内容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知识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多多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来促进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融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打开学生的格局思维,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适度性原则
最后,教师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即小学数学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要张弛有度、清晰有序、明确合理,要局限在课程标准框架内来进行开发,需要继承和沿用教材的基本思想,不能漫无目的地改编,随心所欲地设计。总之,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的开发要在充分了解现有教材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然后综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来进行科学开发,精心设计,确保开发的新教材具有本土化、生活化、个性化、活动化、时代化等鲜明特征,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优质资源支撑。
三、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的开发策略
(一)聚焦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创新
在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对数学课程教材进行改编和创新。
1.化静为动,创设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要注意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化成动态的知识建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去主动了解数学知识的特征,引领学生掌握数学规律的本质、数学概念的内涵、数学知识的应用表现和应用场景。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也不会成为盛放知识的容器,而会成为知识真正的主人。教材内容是静态的文字,教师要聚焦这些文字的内容和思想来对其进行设计、创编,将其转换成动态的教学场景,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知识,全身心地去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数学教材中“0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各式各样的“鸟窝图”,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0”,帮助小学生掌握“0”的写作方法和记忆方法,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就能迅速想起“0”的形状和写法。教师也可以邀请班上的小学生手拉手地围起来,围出“0”的形状,以游戏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在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以班级教室为起点,往学校出口方向计算,测出1千米的直线距离,做好相关标识和标记,然后要求学生放学后去走一走这段距离,记录下正常走1千米的时间,让学生对1千米的长度有直观的认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速度和距离直接的关系,同时使学生明白数学无处不在的道理。
2.变文为画,让学生动手感悟。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相对较难的知识点,如图形面积计算、数学应用题解答等。这些是数学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师要聚焦这些重难知识点来进行改编,将其以更直观、形象、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展现出这些知识点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以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大段的冗长文字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学生无法准确梳理出题目给出的关键条件和信息,自然也找不到解题思路。对此,教师可以先将数学课变成美术课,引入跨学科思维来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和技巧。教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画一框桃子,在框内表明桃子的数量,然后聚焦这一画面来提一些趣味问题。如从框内拿两个桃子给爸爸和妈妈吃,框内的桃子还剩多少个?框内的桃子是送亲戚的礼物,但有3个烂的需要丢掉,为此又买了5个新的进去,框内的桃子现在还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过程是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来解答的,例如送出的桃子和烂掉的桃子可以打上“X”来表示,新增的桃子在可以在框的上面画上去,如此学生就能直观地了解桃子的数量变化,了解整个计算的思路和过程。接着,教师再要求学生将刚才的题目复述成数学语言,转换成应用题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与转化思维。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这些画作来自主设计数学应用题目,由简至难,步步推进,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帮助学生透彻地了解数学语言和图画对应的结构关系,确保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脑海中能够浮现出对应的画面,了解题目内容和条件的动态变化,厘清题目的结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对应用题产生畏惧心理了,冗长的文字也能通过思维转化后变成直观的图形和動态的过程。
3.突破课堂与教材局限,重视实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的社会并不需要考高分的人才,而需要实践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实操型人才。对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一定要跟生活实践关联起来,体现出了数学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本质特点。例如,在教学“数学统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统计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要将教材内的复习巩固、习题解答、讲划“正”字法等内容转变成实际的数据记录、调研操作、数据整合、应用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知识的价值意义、应用要点和应用流程。例如,教师可以引领班级学生到校门口记录10分钟内路过学校的自行车、公交车和小汽车,对不同类型车辆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类处理,了解各类车辆的在各个时间段的出现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门口的交通路线情况,帮助他们透彻地掌握“统计”的应用方法和价值。
(二)聚焦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整合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关联紧密的,这些内容如同上下文一样,是能够一次性学习的,不用将内容进行拆分。然而,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方面将不少关联紧密的内容放在了不同的学段来学习,这样的设计虽然有一定的道理,更加重视学习的循序渐进和步步为营,因为将关联紧密的教材内容放在一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建构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这样的设计也存在一些弊端,将教材内容进行拆分以后,学生可能会因为时间太久而忘记了前面的基础,这不利于后续的进阶学习。对此,教学在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时,不必一味地墨守成规,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达到强化知识联系、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例如,在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中,学生一般是先学乘法,再学除法,按照加减乘除的顺序来递进学习。而“倒数”则属于“除法”章节内的知识点,所以也安排在“分数乘法”后面来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将“倒数”放在乘法之前来展开教学也是可行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乘法学习的难度。“互为倒数的两数乘积为1”这一数学定律就能帮助学生简化乘法运算。在计算[4x×134×14x]这道连乘题时,学生在没有学习倒数之前,都是先将[134]化成假分数,然后约分相乘得到答案。但学习了倒数以后,学生就会先计算[4x×14x=1],答案就一目了然,极大地降低了运算难度。再如,在教学数学一年级的“分类”概念时,部分教师将数学教材中的“分类”和“找规律”知识点进行整合,打破了知识之间的壁垒,达到了对基础概念知识进行延伸的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物品,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物件摆得美观、整齐,并从中提炼出数学规律,这也起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是数学课堂的掌舵者,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传播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新意,融入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需要一味地墨守成规,按照固有的教学顺序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有时候要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见解。教师只有自己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不唯书的意识,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知识关联能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聚焦教材内容,进行活动延伸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迭变迁速度是飞快的,数学课程知识体系也必然会有一些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应用有所脱节。对此,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取材,了解教材内陈旧的知识和鲜活的知识,对陈旧的知识进行删减或者延伸,对鲜活的知识进行保留和再创作,确保教育和社会与生活是紧密贴合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相切、内含、相交等概念,教师就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绳子、直尺、竹竿等工具,带领学生去测量校园内花坛的直径、找出花坛的圆心、以花坛为中心,画出与其相交、相切、内含的圆,要求学生以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来讨论出的测量方案和作图计划,然后要求学生实施行动。这样的教学将书本知识延展到了现实生活,将课堂场地延伸到了课堂之外,赋予了学生动手实操、互动交流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圆的特征,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教学“克”的概念时,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个全新的重量单位。对此,教师也可以拓展教学活动,拿出学生熟悉的电子秤来在课堂上称量一些小物品的重量,如鸡蛋、发卡、书本、粉笔等,让学生记录下这些物体的重量,并将“克”转化成“千克”。这样的课堂教学延伸活动能够活跃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识内容,又能加深学生对概念内容的理解,使其掌握克与千克的换算技巧,有助于学生数学基础的强化和打牢。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对于学校、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有积极意义和正面影响的,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的开发要遵循适宜性、适用性、适度性原则。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数学新课标与教材内容特征的基础上,从内容删减、内容对应活动延伸、内容顺序调整、内容拼接整合等多个方面来开发校本课程,要确保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本土化、生活化、个性化、活动化、时代化等鲜明特征,能够以课堂活动、游戏活动、情境活动、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来为学生创设观察、交流、体验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教师与教材能够实现多渠道、多维度地对话,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