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探析

2022-05-30 01:36花勤勤
家长·下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

花勤勤

为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段的素质教育,当今小学开始重视美育等艺术类教学。音乐属于艺术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提升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在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自我国2011年实行音乐新课改以后,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转变为“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新课标特别突出实践性这一特性,专家在对音乐新课标进行解读时,强调音乐课程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因此,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以听、唱为主的模式,凸出学生这一主体,以兴趣教学为切入点,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律动教学是小学音乐新课改以来非常重视的一项教学内容,律动教学分为声势律动、体态律动等,而体态律动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当前音乐律动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方式。音乐动态行为教学的加入具有显著的意义,使学生能以个人的动作反映内心的听觉感受;使人的身体动作来反映出人们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获得对音乐深层的领悟,在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提升小学音乐课教学效率,优化教学内容,本文以律动为例,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也为后续的小学音乐课教学提供发展动力。所以,研究律动在小学音乐课中的有机教学及改进对策势在必行。

一、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声乐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对学生音乐各项技能的基础教学,通常以乐理教学、音乐赏析等为主,同时教学内容以声乐教学为重点,器乐教学很少涉及。因此,很多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践体验,这些都是当前小学音乐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对于体态律动教学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其存在的问题特别凸出,如果不积极解决问题,会与新课标背道而驰。

(一)偏离音乐学科特点

律动教学对于音乐学科而言是一项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以及提升音乐课鉴赏的能力为目的,引入律动教学要紧密围绕音乐学科的特点。但目前,体态律动教学在开发和运用方面偏离音乐教学的实质,例如,体态律动教学中,在给定音乐素材的情况下,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力对音乐作品所处的意境进行构思,但往往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脱离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例如听赏课《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把听赏课程上成一节故事课。虽然体态律动教学的创编需要围绕故事而进行,但教师教学需要抓住音乐学科的特性,而不是以律动创编为形式来引导学生想象和构思故事发展的方向。

(二)忽视教学的组织过程

体态律动教学的主旨是教会学生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例如,听到节奏感明显的乐曲,学生会跟着节拍做出一些身体上的晃动。但每个个体又具有较大差异,往往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于律动教学所作出的身体反映是不一样的,动作的力度和幅度也不一致,课堂组织较为困难。由于目前对于小学体态律动教学的实践经验较少,不同学生对音乐在情感上的理解也不一致,因此,如果不运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去指导学生做出律动反映,整个课堂将会不受控制。但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进行体态律动教学,又会缺乏个性,背离个性教育的主旨。

(三)教学理念固化

目前,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以往教学中,由于音乐教学的普遍不受重视,很多教师教学态度消极,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参考,缺乏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观念上也墨守成规,达不到体态律动教学需要激发自我想象、自我塑造等主观能动性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虽然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所提及,但如何运动体态律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来不断开发和创新,但很多教师目前只是盲目服从教材,没有深刻意识到创新教学里面对提升体态律动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普遍成效一般。

二、小學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是影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最直接的因素,当前教师素质对与律动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体态律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专业性方面也有着较高的期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二年级的音乐课每一单元内容都很丰富,不仅有学唱部分,还有欣赏,更多的是创编,会根据音乐元素加入很多的动作也就是体态律动。但目前,学校音乐教师较为匮乏,教师的专业知识又涵盖声乐和器乐两方面,很多教师不具备音乐创编的能力。他们对律动教学的理解也完全不一样,直接导致律动教学的效果不佳。其次是教师缺乏对律动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在认知上,很多教师错误地把律动教学理解为结合音乐来做游戏、跳舞以及唱歌,认知不够全面。通过访谈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得知,他们在高校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超过一半的教师没有接触过成熟、先进的音乐教育方法,如体态律动这一运用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当前小学教材中体态律动教学的相关内容较为匮乏,导致教学学习律动教学的主观意识不强。

(二)教材内容因素

教材也是影响体态律动教学的一项关键因素。首先是教材中体态律动内容较少。目前小学音乐经过新课改之后,为了突出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加入了部分体态律动教学的内容,但很多都是以课后练习的方式布置给学生,直接导致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过多可以引用的素材来开展体态律动教学。其次是教材中关于律动教学的方法不明确。由于教材没有明确规定律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导致音乐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的理解存在差异,很多教师对律动教学的理解和运用不透彻,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学校关注度因素

首先是学校对音乐学科教学的不重视。音乐本身是一门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审美观念的艺术课程,其教学功能与美术等其他艺术类课程大致趋同,部分学校音乐课程课时甚至不足美术课的二分之一,学校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导致教师教学态度较为消极,学生学习兴趣也不高,一些对音乐有天赋和专长的学生因此无法通过学校课堂教学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音乐课程常常会因为学生其他课程压力而被占用。其次是教学设施的不完善,音乐体态律动教学需要运用完善的教学器材来进行,但目前很多学校只能开展声乐教学,而对于体态律动教学结合较紧密的器乐教学,大部分学校未有相应的乐器配套,由于乐器的价格昂贵,保养调音等都需要定期花费大量的经费,因此及时有部分学生有相应配套,但也考虑经济因素很少会被使用。很多都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但多媒体素材是一种抽象的影像资料,不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就像物理课、化学课要做的实验一样,抽象的影像资料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实践。

三、体态律动在小学声乐课中的运用

(一)体态律动教学在课堂中的导入

自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有两个环节,一个是教会学生唱歌,也就是表达的过程;另一个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赏析能力,也就是理解的过程。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对这两个音乐教学的目标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先让学生欣赏他们熟悉的曲目,从而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之后在共鸣的基础上,再逐渐导入新的学生内容,而新的学习内容需要在学生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去做身体上的表达,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随着音乐做体态律动,提升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参与感,同时体态律动教学也能提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理解和表达知识的同时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体态律动在歌曲中的运用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通常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歌词跟不上曲调的问题。鉴于此,采用律动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优先感受歌曲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将节奏与歌词相对应,加深对歌词的记忆,从而能够避免词跟不上曲的局面。比如教师可以对应旋律教同学一些舞蹈动作,通过动作的表现来促进学生理解音乐并根据节奏记忆歌词,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乐曲的节奏感和歌词记忆能力,而且能够避免学生對歌词死记硬背,让学生在律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去理解歌词。

(三)体态律动在音乐赏析中的运用

音乐赏析课程是进行体态律动教学的最好方式,学生身体摆动的力度和幅度一般能够反映音乐的强度和节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音乐的赏析能力,还能提高协调感和节奏感。通常体态律动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拍手、走、蹦等形式。在对小学低学段学生进行音乐赏析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边听边拍手,从而掌握节奏的旋律。在高年级学段,可以加强体态律动学习的难度,从教会学生边听边拍到模仿器乐的演奏动作,边听边做,让学生完全融入创设的情境氛围中。在对学生进行体态律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由于个体化的差异,在欣赏同一首歌曲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悟,有时这种差异会很巨大。这时教育者不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扶。

(四)体态律动教学的方法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在节奏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身体律动并结合语言来学习节奏,如 2/4 拍:XX//就可以根据:中国//两字的读音节奏来学习。其次在视唱练耳学习中,可以用声势和科尔文手势来进行。最后在音乐赏析中,可以用身体动作和模仿乐器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律动教学。总之,律动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且灵活多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来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小学音乐课体态律动教学建议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

首先需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身体律动能够使学生用具体的方式来感知音乐的知识,从而最终能够理解音乐学科的内涵。这一过程符合认知心理学中的从具体到抽象,充分满足了小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体态律动是身体对乐曲节奏的一种本能反应,属于学生的主体反映,但这种律动的本能反应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强化才能与音乐学科有机结合。因此,在进行体态律动教学之前,需要对学生开展增强节奏感方面的教学。

(二)师生联谊,积极互动

律动教学与学唱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律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参与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积极的实践机会,同时要充分参与其中,寓教于乐,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唱歌教学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旋律和节奏来不断变换面部表情以及身体的动作,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想法来肯定他们的律动反映,然后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反馈,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出来,同时学生还能体验到学习的自我成效感,能够让他们爱上音乐并掌握体态律动的技巧,从而为他们提升今后体态律动的自我创编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加强教师体态律动教学知识的培训

首先需要加强教师体态律动知识的研修。当前音乐教师体态律动知识不够全面,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也较为匮乏,因此,教育教学研究者需要结合新课标音乐教学的特点来系统开展教师体态律动教学的培训和研修,以增强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其次要提升教师体态律动教学的水平。当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水平较低,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并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由于体态律动理论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教育工作者要试着接纳这种新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和实际相结合。教育工作者在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时候,不仅仅是一名教育者,同时也是一位学习者,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摸索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规律,加强对达尔克罗兹理论的认识。最后是加强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的重视。体态律动教学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音乐教学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素材来开展体态律动教学。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符合新课改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但当前体态律动教学无论是在教师层面还是教材或是学校关注度等因素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认知,发挥出音乐教学的积极影响,将体态律动教学与小学音乐课程有机结合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深入教学改进,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完善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育体系。

(左毓红)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音乐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音乐
生命的律动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