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2022-05-30 02:20邱建锋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

邱建锋

摘   要:语文要素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创举,更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依赖的载体。不少一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以生硬、机械的方式落实语文要素,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认知规律和接受心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提出,要聚焦协调,自然地落实语文要素;准确解读,精准地落实语文要素;实践尝试,扎扎实实地落实语文要素;关联建构,层层递进地落实语文要素;统整平衡,步步为营地落實语文要素。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   语文要素   关联建构   统整平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的具体内容,依托学生内在的学习机制,走出落实语文要素的误区。

一、聚焦协调,自然地落实语文要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明白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真正将语文要素融入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中,仍旧“穿新鞋走老路”,依照自己惯有的思路展开教学,将语文要素置放在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古人谈读书》中编排了三篇与读书相关的小古文。统编版教材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都编排了多篇小古文,那么小古文的教学价值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与单元的语文要素相结合,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这三篇小古文时,有的教师充分关注文本内容,着重讲解孔子、朱熹和曾国藩表达的读书方法;有的教师则重点关注文本的表达结构,无视了单元语文要素。鉴于此,教师需要进一步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对于小古文教学而言,关注文本内容并没有错,这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基础,但如果局限于此,就无法真正体现编者选用这三篇小古文的用意。因此,教师要真正聚焦语文要素,带领学生充分掌握古人读书的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读出自己的启发和感受,踏上本单元的阅读之旅。

二、准确解读,精准地落实语文要素

要落实语文要素,首先要精准地解读语文要素。统编版教材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语文要素呈现在单元的篇章页上,其中一些用词非常讲究,所指向的能力方向、达成程度,也有着精细的差异,一旦解读出现了偏颇,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尴尬。例如,表示程度的词语,有“初步了解”“了解”等;表示学习方式的,有“体会”“感受”等;表示学习策略的,有“关注”“借助”等。对于具有相同教学指向的语文要素,教师如果无法找到其内在联系,要素之间就会产生重复感、孤立感、断裂感。

鉴于此,教师要通过统整、取舍、联系、对比等方式,精准进行教学定位。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从精准解读的维度来看,这一语文要素指向感知与品味文本语言。首先,它有着明确的方向性,即“新鲜感”;其次,它有着精准的要求,即“关注”。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教师并不需要全面铺开对 “新鲜感”的教学,更不能煞有介事地向学生介绍所谓的概念和策略。教师应在精准解读语文要素的要求之后,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依照自身的经验阅读课文,如果遇到 “能够给自己带来新奇感”的语句,就将其圈画出来,并相机思考:这句话为什么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感受?继而在学习其他单元时,将积累的语句联系起来,形成较为有效的认知储备,从而落实“关注”的要求。

三、实践尝试,扎扎实实地落实语文要素

将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绝不是靠信息的灌输就能轻松达成的,而是需要经历漫长的实践,将知识逐步内化。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编者在课文中提供了示范性的提问。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懂得教材如此设置的用意,严重忽视了阅读的实践策略,直接将这些示范性的旁批视为“万能钥匙”,从中抽取概念,并直接向学生灌输。如此一来,学生记住的就仅仅是一种概念性、信息性的策略,事实上,学生提问的意识、质疑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任何能力都需要在实践、尝试、反思中形成。针对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以下三个层面的实践:其一,原生态阅读,自主性提问。教师不要提出任何要求,要彻底摒弃功利化的阅读,引导学生以常态化思维进行阅读,并将自己不理解、有困惑的地方圈画出来,阅读完之后,鼓励学生一起交流,形成量的积累,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进一步感受质疑的广泛性。其二,巧妙运用范例提问,逐渐提炼阅读方法。当经历了一次质疑之后,学生就形成了一定的感性积累,此时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阅读编者提供的范例,学生就能形成感性认知,从内容层面入手,逐步上升到方法策略层面。其三,鼓励学生带着这样的认知,再度进行尝试。

四、关联建构,层层递进地落实语文要素

在常态化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对语文要素内涵和意义的构建。如何扭转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浅层教学呢?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要素进行统整性的构建。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其中,《四季之美》一文展现了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这些景色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其一,美在内容;其二,美在文本的表达形式。在语文要素的驱使下,很多教师直接将“以静衬动”和“融入感受”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于作者如何描写动态景物,却轻描淡写,导致语文要素无法真正落实。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建构法,推动学生认知的发展:其一,借助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方式,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其二,重点感受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如可以罗列出与月亮相关的诗句,拓展补充《走月亮》中的语句,感受月夜的独特之美;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美,如夏季一共描写了三种夜晚,即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细雨的夜晚,后两者更美就在于萤火虫带来的动态之美。其三,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春天之美在于色彩变化形成的动态之美。其四,在对照中形成全新的发现,初步感受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纵观这样的教学层次,教师并没有机械、生硬地逐步推进,而是在激活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在深度建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洞察作者语言表达的独特性,巧妙地将语文要素落实。

五、统整平衡,步步为营地落实语文要素

落实语文要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绝不是唯一目标。我们不能为了落实语文要素,而忽略了其他的教学内容。经典文本中的其他内容往往也有较高的教学价值,教师应统整平衡,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文本。

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为例,这篇课文依照时间的顺序,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了裁缝和顾客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而学生早在第一学段就已经接触过复述。由于这篇课文的篇幅相对较长,教师如果直接提出复述的要求,那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具有较大难度的。因此,教师需要做出平衡,除处理好文本中生字词的讲解之外,还可以抓住“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突破口,一方面促使学生借助这一方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人物的个性品质;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故事蕴藏的丰富情感,为复述奠定基础,初步尝试创造性复述,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

总之,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充分考量学情基础、认知规律、文本内容、编者用意,教师只有形成精准的认知,优化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平.紧扣语文要素,踏上统编教材这趟列车[J].教学与管理,2019(23):28-29.

[2]陈卫娟.统编教材表达要素落实的三大核心维度[J].教学与管理,2021(5):27-29.(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猜你喜欢
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索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四梁八柱”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统编教材不同识字板块的教学课例实践与探索
聚焦教材“切入点”层层推进语用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