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实际思维特点等方面出发,探索趣味化和导向式的习作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简析了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性,并从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在生活中寻求习作灵感,在激励中增强习作信心,在活动中锻炼创新思维等方面,探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有利于构建起趣味化的习作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兴趣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6-014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49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成为教师的重点关注对象。而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解读,是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创建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习作课堂,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在极具趣味性的习作教学模式中提升写作能力。以下将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策略展开探讨和分析。
一、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语文教师致力于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对于建设高效习作课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在以学生兴趣为主导的习作课堂上,教师会引进趣味化或者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具象性,在形象化素材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会不断提升,所以建设高效习作课堂的目标也能得以实现。其次,学生对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自主运用习作技巧创作内容,基于此模式,小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获取知识。最后,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渐浓厚的背景下,学生会主动搜集写作素材,他们也能掌握自主探究的技能,所以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活化意识、探究能力等素养会得到发展,以兴趣为导向的习作课堂促进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1]。
二、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在阅读中积累习作材料,激发写作兴趣
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习作材料,而且在趣味化和拓展性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还能产生写作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以此达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拓展他们的写作素材储备的目的。
1. 设置趣味阅读任务
在习作教学中设置趣味性的阅读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对于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其重要价值,教师可以在习作课堂中设置趣味化的阅读任务,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发布阅读任务,让学生在直观化辅助工具的帮助下,全面解读和分析趣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内文本时记录和积累材料。同时,在学生完成趣味阅读任务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将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在这一过程中,趣味化的阅读任务,不仅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还能使学生受到趣味化元素的影响产生写作兴趣,进而构建起阅读和写作相融合的高效教学模式,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的目的[2]。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样想象真有趣》的习作教学为例,根据本课节的实际学习要求,以培养学生想象力、提升学生创作能力为目的,设置趣味化的阅读任务:“阅读本单元中《漏》这篇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将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通过简笔画、文字等形式记录在导图中,找准故事中最具想象力的内容,与你的小伙伴进行分享和交流,看看谁能成为最有想象力的小朋友!”在此任务中,教师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也传授给其基本的阅读方式,学生找出了文本中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词汇和语句,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以此扩充各自的素材储备。而在学生素材储备愈渐丰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习作练习,让他们根据阅读中搜集的语言素材,掌握的写作方式,创作出有想象力的故事文本,从而增强小学生在习作课堂中的兴趣和主观性。
2. 组织口语表达活动
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写作素材储备不足,而以读写结合理念为基点,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口语表达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口语写作能力,还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阅读感悟力,拓展其写作素材储备,并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其写作兴趣,这就说明教师可以从写作教学的要求出发,设计以阅读文本为依据的口语表达活动,引进与习作教学相关的阅读文本,为学生创建专门的阅读板块,给予他们自主阅读和感悟文本的机会,待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了全面了解后,教师提出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答、辩论和探讨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自主表达和听取意见时掌握写作方法。凭借以上方式,小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从阅读文本中提炼语言素材和文化知识,还能在口语表达中应用素材和资源,进而达到增强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技能的教育目的。
3. 引进拓展阅读文本
除课内文本之外,拓展性的阅读文本也能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量,让他们接触到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也能产生写作兴趣,基于上述分析,教师可以深入研读习作教学的要求,结合课内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主题,通过线下图书馆、书店、线上阅览室、国内各大期刊和杂志网站等平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进拓展性的课外阅读文本,并将课外文本按照散文、小说、诗歌等不同的体裁进行分类和整理,方便学生随时检索和查阅阅读内容。此外,教师也要以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为目标,在教室内设置“阅读角”,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和课外阅读空间,让学生在丰富阅读资源的支持下积累写作素材。在此基础上,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会不断增强,他们也很可能将写作作为生活中的爱好,这就体现了习作教学的智育和德育价值[3]。
(二)在生活中寻求习作灵感,培养写作兴趣
1. 创设生活写作情境
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历、调动生活经验,受到生活事件、现象等的刺激,他们会产生写作灵感和兴趣,这足以说明生活化的写作情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选取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代表的事件、现象等元素,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习作灵感,学生不仅拓宽了习作素材的来源范围,还能在具象化事物的影响下养成利用写作记录生活的习惯,进而促进习作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展开分析,创设生活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第一环节,前期准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及时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其生活环境、写作水平和素材积累情况等,并对习作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研读,在此环节中预设生活情境教学方案。第二环节,中期实行。教师在习作课堂中实施生活情境方案,以学生的真实表现为基础展开教学,让他们在生活对话、生活表演等情境中,明确写作的要求,并在某一个场景的刺激和启发下,产生创作文本的兴趣和欲望,并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经验,创作符合要求的文本内容。第三环节,后期反馈。在反馈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情境中创作的文本内容,以朗读、讲解PPT等方式,叙述自己的创作思路,讲述如何从生活经验中选取写作话题,让学生在互动和反馈中明确自己在文本创作方面的局限,在学生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及习作兴趣也会逐渐增强。
2. 引进生活体验项目
在传统的习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足、体验感不强,习作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预期相距甚远,对于这一问题,生活化教育理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这其中,生活化的体验项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和体会生活,而将其引入到习作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参与课堂的兴趣,从上述背景出发,教师可以引进与习作教学相关的生活体验项目,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以习作教学为起点,预先设定生活体验项目计划,并在生活中考察和检验项目的可行性。教师再带领学生参与到体验项目中,引导他们利用项目体验表格记录自己在项目中的具体表现和实际收获,将其作为写作的案例素材,以此增强写作素材的生活性。
(三)在激励中增强习作信心,保持写作兴趣
激励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以保持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信心为目的开展激励教育,可以通过应用激励性语言和创建激励性评价模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无穷魅力。
1. 运用激励性教学语言
语言对于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激励式和引导性的语言能够增强学生习作信心,让他们产生极强的习作兴趣,反之,强制性和消极的教学语言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以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展开习作教学,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化特点,从词汇选择、语音调值、肢体动作等方面出发,建设激励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语言系统,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在习作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对于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清晰的认知,并能虚心接受教师的指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习作课堂上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会明显增强[4]。
2. 创建激励评价模式
在习作教学中应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对于保持学生兴趣、增强其信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依据习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入激励评价方式,那么小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兴趣,这就说明教师可以创建激励评价模式,选择契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评价方式,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此模式中,学生会在教师的积极影响下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他们也能维持写作信心和兴趣,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在弥补不足的过程中增强综合写作能力。
(四)在活动中锻炼创新思维,增强写作兴趣
1. 开展课堂交流活动
交流与互动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思维灵活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也能不断增强,据此,教师可以开展课堂交流活动,在课堂上创建专门的交流板块,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如地抒发自身的感悟和体会,促使他们在交流和表达时增强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产生创新灵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参与写作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交流活动中,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不能急于否定,应鼓励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主观情绪,并将这种情绪转换为写作的兴趣和创作灵感。
2. 开展实践采风活动
大自然是人文情怀和写作素材的自然储备库,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接触和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那么其创新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其写作兴趣也会愈渐浓厚,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大自然为载体开展习作教学,据此,教师可以从写作主题和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实践采风活动,将写作教学的场所从室内转移到室外,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中的景物,引导他们通过相机、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听和所感的内容记录下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形式,改变以往教学中以记忆和背诵写作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素材储备库会大幅扩张,其思维的灵活性也会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以实践采风为载体的习作教学,使学生的参与度和能动性也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也间接地促进了习作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 开展角色演绎活动
角色演绎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创作出具有丰富情节和饱满人物形象的文本,如果教师能够在写作教学中引入角色演绎活动,那么学生就能在参与活动时形成创新化的思维模式、增强写作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习作教学的相关要求以及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演绎生活中或者阅读文本中的人物,让学生在编创剧本、演绎角色的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增强写作兴趣,促使小学生将自己的现实生活經历与角色人物的体验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文本作品。在此基础上,小学生不仅能够迸发创作的灵感,还能增强自身写作的质量,由此,语文课堂上就能构建起以学生高度参与为特征的习作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情绪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满足[5]。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从读写结合、生活化教学等多个方面,设计和规划教学方案、流程等,让学生能够在具备丰富的语言储备、创新化的写作灵感以及坚定的写作信念的基础上,对习作教学产生兴趣,并主动展开创作,由此,学生的积极兴趣能够被调动起来,他们也能在积极情绪的驱使和带动下,将写作作为生活中的爱好,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树林.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4):250.
[2] 李红梅.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2):31.
[3] 李小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28):277.
[4] 周星园.论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8):53.
[5] 熊莉.放飞心灵 快乐作文——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17):15.
[责任编辑 梁爱芳]
作者简介:张宏(1978.8—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