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融入生活

2022-05-27 04:40王慧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王慧

【摘 要】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应运而生出新的要求。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手段,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传递、分享信息,这正是语文学科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体现。

【关键词】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教学模式

叶圣陶先生在阐释“语文”这一课程名称时指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事实上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无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口头上的沟通和交流,口语交际使用的频率要远超书面交际。出色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消除人际交往中的隔膜,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变相隔的阻力为可以凝聚的合力。因此,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就是给学生讲授分析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教学的重点便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课本案例、生活场景的运用与当下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因此,这种模式化的处理方法,不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应进行反思。

一、探索,在思辨中重构教学文本

口语交际的内容需依托于口语交际的目的来构建。“劝告”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劝说的技巧,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在明确教学目的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基于教材、用好教材,注重教材训练梯度及文本案例的上下承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交际情境和训练要素,扎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让学生思考:“劝告”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指责对方,也不是与对方争论,而是让别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当学生有了交际目的的指引,就会有相应的情感准备,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出”。

此外,劝告不同于一般的表达,由于我们所面临的情境是变幻莫测的,所以劝告者需要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换言之,交际过程是个变量,劝告者和被劝告者的角色在变动中发生互换,言语的编码和解码在变动中发生易位。而作为劝告者,要及时把握交际的主动权,以达到劝告的目的。因此,以“劝告”的教学文本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目的,构建口语交际的内容,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思路,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二、碰撞,在实践中重建情境课堂

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独创性设计和能动发挥,教师要立足课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训练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说话技能。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得体的语言,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进行劝告。教材中的三个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采用“创设特定情境,体现双向互动”和“角色模拟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互动中激发交际的欲望,尽量还原真实的口语情景,为学生能在真正的话语情景中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一)导入话题,有“理”有“情”

笔者认为,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力,而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对情感的感知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通过一段谈话的导入,来揭示话题,并引用教材中创设的三种情境,让学生更加注重交流的情感态度,从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若以生硬的“定义”来揭示学习目标,会使口语交际课丧失其本来的意义,缺少灵动性和生活性。所以通过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谈话导入,可以自然地引出话题,让学生温故知新,更加明确本次课程的内涵和目的。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文中的邻居在看到一个人种的葫芦藤的叶子上生了蚜虫后,对他说了什么?

(生交流并回答)

师:是啊,他劝邻居“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像这样的一种说话方式,就叫作“劝告”。

师:劝告,也叫劝说。当别人正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你用道理去说服他,让他改正错误,接受意见,就是“劝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劝告。

接着,教师根据课文中创设的三种情境,让学生判断哪一种劝告更有可能被接受,从而分析劝告所具备的要素。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对教材中的事例进行了拓展和拍摄。

师出示教材中的事例,带入情境,并引导学生观看提前拍摄的视频。

师提问:

(1)他们劝告成功了吗?

(2)三个同学说得挺有道理,为什么他们的劝告没有打动小明呢?

教师出示一组劝告语,并组织学生讨论:

(1)A:小明,你又不听老师的话,在这里快速往下滑,不要滑了,要不然我要去告诉老师了。

(2)B:我是班级纪律委员,你不遵守学校纪律,我要扣你的分。

(3)C: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会撞到别人的。

生1:这几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生硬了。

生2:纪律委员用扣分这一招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生3:第三个同学突然这么大声地说话,反而会吓到小明,导致他从扶手上摔下来。

師:那怎样劝告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让我们继续看一看视频。

教师出示另一组劝告语,组织学生讨论:

(1)D:小朋友,你可不能这么玩儿!要知道,楼梯上的扶手很滑,如果你没抓稳的话,很容易受伤的。

(2)E:小朋友,这样滑下来很危险的,前不久也有同学这么玩就受伤了。

(3)F:是呀是呀,别玩这个,我们一起去踢毽子吧。

师:你们觉得这几个同学的劝告怎么样?

生1:这几个同学说的话都很贴心,让人愿意倾听。

师板书:说贴心的话。

师:谁能从说话的内容分别来说一说。

生2:女生说小明如果没抓稳扶手可能会摔伤是站在了他人的角度考虑,为他人着想。

师板书:站在他人角度。

生3:第二个同学提醒小明以前就有人受伤了,是用事实来说话。

师板书:用事实来说话。

生4:最后一个同学提出了更好的建议,成功地转移了小明的注意力。

师板书:提出更好的建议。

生5:我觉得这几个同学在劝告时态度很温和,语气也很好,所以小明就接受了。

师:对呀,我们在之前的口语交际中学过“说话的语气”,知道说话时语气不能太生硬,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人感到舒服,所以劝告时态度要温和,注意语气、表情。

师板书:态度要温和,注意语气、表情。

通过两种情境的比较,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劝告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情有理的劝告才能说服他人,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进而总结出劝告他人时应该说贴心的话、站在他人角度、用事实来说话、提出更好的建议等交际技巧。

(二)创设情境,有“趣”有“意”

笔者认为,口语交际学习,不能如同一般课件那样只做孤立的设计,而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历感、现场感和对象感,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劝告”中,笔者通过创设现实的交际情境,触发学生内心感受,唤醒学生的交际欲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成为学生乐于融入情境的催化剂。

师:看来劝告还真是一门学问,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不良行为,你们也来试试劝告吧。请同学们看下列情景。

[情景一]

1.教师表演:违反交规横穿马路,同学思考该怎么劝告。

2.轮流劝告,挑战马路“杀手”。

3.反思点评,总结提高。

[情景二]

1.课件出示: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2.分组练习:同桌轮流扮演表哥,互相劝告。

3.全班展示:同桌上讲台演示,教师让学生上台劝告。

4.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个文明听众,觉得他们说得好就用掌声鼓励,听完想追问或提出建议的就举手。

[情景三]

1.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口罩成了防护的重要工具,可有两个小朋友……

A:疫情期间,小明觉得热,把口罩拉到鼻子下,说:“啊呀,戴了口罩太难受了,还是拉下来舒服。”

B:英英看到同桌的口罩更漂亮,想和同桌交换戴。她说:“哇,你的粉色口罩好漂亮啊,我就喜欢粉色,你的口罩给我戴戴吧。”

2.小组合作(提前抽题)展示。

(1)组长分配角色,练习劝告。

(2)劝告过程中,组员之间互相补充。

(3)全班展示。

3.评价。

教师在考虑创设模拟场景时,应具有动态发展的眼光,这样,不仅拓展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丰富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在无形中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例如,“情景一”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勇于制止陌生人的违法行为,在劝告中注意礼貌用语,并能从多角度进行劝告。有了教师的引导和解说,学生能迅速提炼出劝告的要点。“情景二”中的主人公是劝告者的亲人,这层关系虽让劝告者更容易迈出劝告的第一步,但在后续的劝告中需要不断发掘出新的劝告方向是不容易的,而学生所饰演的两个角色都能在此过程中体悟到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危害,劝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情景三”不光是时事热点,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聆听并进行补充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也提高了学生提取重要信息、换位思考的能力。

三个情景,有“趣”有“意”,层层递进,学生需面对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境,快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劝告。

(三)找准定位,有“序”有“节”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引导得法,适时参与,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一是要从引导者角色出发。为了提升上课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但这种设计不应是通过固有的模板来限制学生去探索和创造。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善于引导,优化课堂。

二是从参与者角色出发。一堂口语交际课,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个戏剧舞台。在本堂口语交际课中,教师成了交际情景中的一员,扮演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以全新的角色、夸张的表情、诙谐的语言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也迅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有了教师的“放手”和“融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观众”,而是积极的“参演者”,“导”与“演”融为一体,才能汇成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戏剧。

三、拓展,在生活中延伸交际空间

知识来源于生活,立足于教学实践的教育模式转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口语交际教学强调立德树人,除了利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的最后,教师拓展一个温暖而充满力量的繪本故事——《点》,让学生体悟:鼓励性的劝告能让一个“顽固不化”的人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也使学生更有动力把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其实,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还有不少现实情景都可以做口语交际的尝试,教学资源异常丰富,可以作为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延伸交际空间,自主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为什么表达、表达什么、如何表达有更为立体的理解,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够提升。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