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真真 曾俊涛 冯红军 关李稳 王小红 庞婉玉 郑文敏
(三亚中心医院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隐匿不典型,常常导致漏诊,在临床上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大部分远期预后不佳〔1,2〕。胃癌预后与TNM分期和分化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胃癌根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手术方式和预后的重要因素〔3〕。目前,胃镜下黏膜组织病理是确诊胃癌和判断TNM分期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且患者依从性差,部分确诊时已处于胃癌晚期〔1〕。胃癌患者实验室检查对其早期诊断、干预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营养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Ⅰ/PGⅡ,PGR)、促胃液素(G)-17、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CA)125、CA199、CA153〕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1,2,4~7〕,而是否与胃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拟选择凝血功能、营养指标、PG、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和胃癌TNM分期,分析各指标与胃癌分级的相关性,以指导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1一般资料 选择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胃癌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6.2±7.8)岁,根据胃癌TNM分期可分为Ⅰ期16例,Ⅱ期28例,Ⅲ期30例,Ⅳ期6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胆固醇、吸烟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反酸、胃灼痛、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或术后病理检测证实为胃癌患者,所有患者未进行放化疗。排除标准:其他恶性肿瘤、心肝肾严重衰竭、免疫缺陷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
1.2胃癌病理分期及实验室指标收集 TNM分期标准: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协会(AJCC)拟定的第8版TNM分期〔8〕,T分期:T0为未发现原发癌;T1为癌局限于黏膜(T1a)或黏膜下层(T1b);T2为癌浸润到黏膜下层,但局限于固有肌层;T3为癌浸润超过固有肌层,但局限在浆膜下组织,但未侵犯腹膜及邻近组织;T4为癌浸润到达浆膜或超出(T4a),侵犯到邻近脏器(T4b)。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1~2 淋巴结转移;N2:3~6淋巴结转移;N3a:7~15 淋巴结转移;N3b:≥16 淋巴结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Ⅰ期:T1N0MO(ⅠA)、T1N1MO、T2N0M0(ⅠB);Ⅱ期:T1-N2M0、T2N1M0、T3NOMO(ⅡA)、T1N3aM0、T2N2-M0、T3N1M0、T4aN0M0(ⅡB);Ⅲ期:T4aN2M0、T2-N2M0、T4aN1M0、T2N3aM0、T4bN0M0(ⅢA)、T1-N3bM0、T2N3bM0、T3N3aM0、T4bN2M0、T4bN1M0、T4aN3aM0(ⅢB)、T3N3bM0、T4aN3bM0、T4bN3aM0、T4bN3bM0(ⅢC);Ⅳ期:M1转移患者;根据癌的分化程度可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Ⅰ、Ⅱ期为轻度组;Ⅲ~Ⅳ期为重度组。
1.3临床实验室指标收集 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D-D、FDP、ALB、Hb、PGⅠ、PGⅡ、PGR、G-17、CEA、AFP、CA125、CA199、CA153;幽门螺杆菌(Hp)阳性采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检测,确定Hp感染阳性率;用胶体金法定Hp抗体(Hp-IgG),Hp-IgG≥30 U/ml为Hp-IgG(+)〔7,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1实验室指标与胃癌病理TNM分期的相关性 D-D、FDP、CEA、CA199、CA125与胃癌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期升高,D-D、CEA、CA199、CA125水平显著升高,FDP水平显著下降(P<0.05),见表1。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D-D、CEA、CA199、CA125与胃癌TNM分期呈正相关(r=0.451,0.412,0.482,0.372;均P<0.05),与PGⅠ、FDP呈负相关(r=-0.351,-0.388,P<0.05)。
表1 实验室指标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
2.2实验室指标与胃癌病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两组D-D、FDP、PGⅠ、CEA、CA199、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胃癌分级多因素分析 D-D、CEA、CA199是胃癌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实验室指标与胃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表3 胃癌分级多因素分析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其中Hp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1,10~12〕。 在机体内,凝血功能和抗凝血功能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是造成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4,13〕,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大量的促凝血物质引起机体高凝状态。D-D是反映机体凝血与纤溶状态的有效指标,当其明显升高时,可诱发继发性纤溶反应。FDP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FDP水平下降是体现肿瘤侵袭、迁移的重要指标。在胃癌患者中,D-D水平升高和FDP水平下降,说明机体高凝状态易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变化〔4,14〕。本研究结果表明凝血功能的变化在胃癌病理分期和严重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营养状态与胃癌的疾病发生和预后具有相关性,研究表明Hb、ALB水平的下降与胃癌预后不良明显相关〔4,15〕,BMI与肿瘤浸润、迁移和发生发展有关,且低BMI患者Hb、ALB水平下降。但本研究尚未发现Hb、ALB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的相关性有关,可能与样本量较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今后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研究。
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主要是由胃部泌酸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合成,可分为PGⅠ和PGⅡ,PGR主要由PGⅠ和PGⅡ两者的比值决定,G-17主要由G细胞分泌,已有相关研究已证实胃癌患者中PGⅠ降低,PGⅡ升高,PGR降低,而G-17分泌升高,与胃癌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2,6〕。Hp通过分泌毒素长期定植在胃黏膜组织中,引发病理学改变,其感染及相关IgG抗体阳性对早期胃癌筛查具有指导意义〔2,7〕。尽管研究表明这些指标与正常健康者相比,与胃癌的病变有关,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其与胃癌TNM病理分级的相关性,但重度胃癌病理改变者PGⅠ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改变者〔7,16〕。
CEA是在胎儿时期出现含多糖的复合物,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CEA125是高分子类糖类蛋白复合物,已成为临床用于肿瘤判断常见标志物;CA199是胃肠道肿瘤重要抗原标志物,在评估胃肠道肿瘤上具有明显特异性;据报道,CEA、CA125和CA199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CEA具有更高的敏感性〔12〕,对于胃癌诊断及分级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