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蕾
内容摘要:现今课堂对于鲁迅文本解读方式常以编者文本和教者文本入手,对学生的理解造成极大的困难。根据文本解读的四维阅读方式,探讨新的文本解读的可能性,即从读者文本入手,以学生为本,和从作者文本入手,以鲁迅本人的情感和所处的时代为本进行解读,探索以鲁迅文章为教学那内容的课堂的新方式。
关键词:鲁迅 鲁讯作品 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有极高的地位,初中阶段就收录了《从百草园都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故乡》等经典文章,更有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从旁的视角来看这位新文化旗手,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12-15岁,逻辑思维较差,生活经历尚浅,对他们来说,学习鲁迅文章有相当的难度,甚至对于教师而言,要上好鲁迅的文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鲁迅作品文本解读的误区及其弊端
语文课堂上学习一篇文章的重点,就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创作情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常规方法是自己把控课堂,带领学生跟随自己,对文章中的重点、经典句子进行阅读理解式的文本分析,最终得出全文中心思想情感。这种方法流传已久,并被绝大多数教师选择,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学会了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和作文技巧,长期训练足以应付考卷,而同时也对作者的文学内涵进行了品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但这种由教师带领的解读方式在面对鲁迅文章时则明显遇到了滑铁卢。
由于鲁迅文章具有其时代性,常让学生觉得领会艰难,语文教师希望在课堂上完美地、全面地表达出鲁迅先生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吃透文本,这种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但现在语文教学中鲁迅文章的难题,一方面展现了学生对“鲁迅”这座文学史上的丰碑的敬畏,单一看到“鲁迅”二字就产生了畏难情绪,一方面或许是教师教学的常规方法并不特别适合鲁迅文学,鲁迅文学本就难读难懂,由教师带领学习,学生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课堂上只有教师一味干讲,学生昏昏欲睡的场景,因此更需要教师活学活用,适当调整。因为一来对于鲁迅的研究还并没有停止,作为教师如今所作出的文本解读,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再者如果教师过分想要传达,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自主性,全靠灌输。
对于文本解读,许多教师的思想本质上还是以考为先,往往担心学生思维过于发散,进行书面表达的时候会有失准确性。但这在笔者看来是各方面积累不够所造成的,一方面学生因为没有经历过当时的情境,或者没有经历过相似的经历,也就是生活经验不够,因此无法与作者共情,另一方面,学生因为文学素养不够,阅读的书籍太少,即使作者是鲁迅,文笔能让常人都感到震撼,学生也难以抓住这种文学感受,无法用词汇准确,这属于文学经验不够。换言之,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对于那些可以蒙眬抓住的文学感觉,足以用文字准确表达。学生并不是没有能力,当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系统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文本解读这一环节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教学会有新收获。
二.鲁迅作品文本解读从读者文本入手
想要学生在鲁迅课堂上迸发火花,必然要将课堂设计从学生入手。教师必须首先在脑中有一个先前概念,即当学生第一次翻开文章时,文本解读就已发生,学生此时作为读者,已有初步理解,以往常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过是将从教参、课标等找出教学目标,再从他人和自己的理解中糅合出的道理灌输给学生,将学生的想法“修正”。
文本解读本就是对一篇文本中的某些字词句段进行解读,这期间或许需要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剖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文学技巧,得出更深层次的内涵,甚至进行文学批评。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初次阅读时,产生了直观感受,是最粗浅的文本解读,基于学生自我的经验之上。这本是一种文学能力,难能可贵,教师常常会走向误区,为考试规范学生的思路,而对学生的粗浅感受加以否定,对于任何一种解读,都应给予肯定的态度,并顺此培养学生的文学语感。但对于课堂需要学生达到的文学能力,这种粗浅的解读和飘忽不定的感受还远远不够,需要对文本进行更深层的解读,也就是如段首所说,需要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剖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文学技巧,得出更深层次的内涵,甚至进行文学批评。如要继续解读,则需要教师参与,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的解读方向进行规范与引导,在刚刚开始训练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还需教师做正确示范。不是答案的展示,而是在解读方法、切入角度等方面,让学生有可以借鉴与思考的方向。
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来帮助学生完成这类前期准备工作。而到了高年级,则可以通过布置探究问题等方式来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如作为九年级选文的《孔乙己》一文中末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1]”。带领学生探究是否死了,是许多教师常规做法,教师往往会问学生“是否死了”,这时的回答必然是“是”,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回到前面已经分好段落层次的前文中,细细“搜寻”孔乙己死亡的证据,甚至有的教师还会把这个点当做课堂目标,衍生出行的方式,如“同学们一起来做侦探”等,虽然方式新颖,但实则换汤不换药,即使是“做侦探”,也还是“跟着老师一起”。而以生为本,则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尝试,但是如由学生单人单个自主阅读,或是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本解读,甚至还可以让某个对文本特别感兴趣或有研究的同学牵头,代替教师进行课程。因为此时的课堂,对学生的任何一种解读都是认可的,如果有哪位学生认为,孔乙己并没有死,我们也可以由他来进行解读,甚至可做辩论赛。这种课堂,虽然看起来好像走向了两个极端,一则并没有脱离教师管控,二则反而比此前更加杂乱,但细细看来,此时学生思想碰撞,思维产生火花,于他們的其他能力也大有好处。再者,九年级的学生,对于如何答题已经有了熟悉的套路,此时进行开放课堂,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以读者文本入手,即对于学生的一切解读给予肯定,并不以教师、编者所说为标准,但需注意,学生解读有时可能牵强附会,或不够深入,如《孔乙己》一文中,学生跟随鲁迅的视角,看到的都是“我”这个小伙计所看所想,思维自然跟随着“我”,在面对孔乙己时,不屑和冷漠成了一种刻板的滤镜,学生也很难看出鲁迅在孔乙己视角里所表达的挣扎和可怜。教师在此时,即需发挥指导作用,点出学生解读时漏掉的细节。
三.鲁迅作品文本解读从作者文本入手
学生抛开学习目标不谈,翻开课本,就是作为普通读者和作者对话,虽然会产生不一样的解读,但作者作为创作主体,对文本更多是作自我情态的一种表达。我们在对鲁迅作品进行文本解读时,也应该以作者作为主体进行解读。
从初中语文选编的鲁迅文章来看,多是以“我”的视角来看,《孔乙己》虽为小说,虚构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也依然杂糅了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情感,在读者看来,这也可以等同于鲁迅先生的自述。
1.以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为主
鲁迅以其辛辣的讽刺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在讽刺中的复杂情感,对学生而言,确实极难把握。但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迹可循。当我们纵观鲁迅的一生,或许可以找到些许他写作时的心路历程。
如学生通过自主解读,对《孔乙己》的初步理解多认为孔乙己懒惰、无能等,此时如果教师进行补充,如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按:指《呐喊》)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2]”则会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何“最喜欢孔乙己”?下可继续展开思考。
这种小细节,比起将文段挑出让学生跟随教师节奏来进行常规的文本解读而言,似乎更有趣一些。教师想要运用好纵向对比的方式,除了如上文所言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探索以外,还是需要一定的引导,这种引导是区别于常规的引导的,可以由教师提供资料,或者提供示范,然后让学生在模仿或者其他的方式中,再进行自行寻找。
2.以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为主
教师在进入课文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回答“是什么时代背景促使他写下这篇文章”的问题,明显这不是主因但也必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教师甚至会将此作为切入点完成课堂导入环节。在鲁迅所处的时代,虽正值战乱民不聊生,但文学百花齐放,描述世间冷暖则成为当时最常见的话题之一。那么在课堂上,必然会出现“是什么‘杀死’了孔乙己?”这类问题探讨。
显然,此问题与作者情感一样,都在抨击黑暗的社会。讽刺文学本身就是在虚构的小说世界里通过对细节的夸张以达到对现实的批评和嘲笑。鲁迅,以辛辣冷酷的笔法,以战士之名扛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不可否认,造就鲁迅的年代,也同样造就了鲁迅的文学,《孔乙己》中故事发生的场景、咸亨酒店中穿长衫短衫之间的对比、世间对待秀才和姥爷之间的差距、窃物和窃书之事……在那个时代比比皆是,都由他亲眼所见,再由他亲笔所写,才让我们能感受到如此巨大的能量。
但放眼全学段,处于新文化运动时的作者比比皆是,鲁迅的独树一帜原因,也可作为拓展展开,除了作者生长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同样造就了他之外,其他同时期作者进行横向对比,如胡适、萧红等,教材选编课文时,却并没有像鲁迅一样,选择的都是一些温情方向的文章,更多展现的是那时代新文化运动对文学的影响。鲁迅除了选编了多篇《朝花夕拾》中的回忆性散文外,《孔乙己》是直观地让人感受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小民的艰难,在高中阶段这样的倾向更加明显,选编了如《祝福》、《记念刘和珍君》一类文章,如此对比,也会有新思考,如提问:鲁迅所见所闻,同时期的作家也一定同样有所闻有所见,他们是如何在文章中展现呢?是直接描写还是如鲁迅一样讽刺?甚至是否有人于讽刺一行更甚于鲁迅?
许多教师认为,鲁迅文本体量过大,单是讲完就非常困难,再加上鲁迅本人十分擅长炼字,擅长打破一些文学语句上的固定搭配以让读者有震撼感,将这些字词各个讲解就要花上极多时间,因此课堂总是浮于表面,让学生稍微领会其中情感即可,更遑论课外拓展其他作者,但基于前文,学生有文本解读能力,当教师进行横向对比时,首当其冲的是对鲁迅文笔的辛辣冷酷有直接的感受,再者,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解读偏差,原因之一就是经验过少,大量同类型而不同风格的文本阅读,对于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都会有全新的理解。
当然,学生肯定不会想到要将其他作者文本进行对比,他们也并不清楚哪位作者的哪篇文章可以起到对比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引导。
四.鲁迅作品文本解读的目标和期望
上文提到的多种方式,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学生来说,教师不再像往日一样“满堂灌”,则学生就不可再“左耳进右耳出”,而是需要更多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在面对鲁迅文章时,端正心态,不再畏难是一;能学会查资料,学会查好的有用的资料,学会甄别资料,学会运用资料是二;而能够举一反三,啃过鲁迅这座“大山”之后,能够有学习意识,知道将语文书上的文章和作者贯穿起来,连成文学史,和鲁迅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这是在教师引导阶段里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学习行为。对教师来说,一方面是要求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够对鲁迅文章吃透,能够对学生的问题准确回答,另一方面,对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如上文所说的课堂,更多是把中心放在了课前的自主预习,以及课中的合作探究,教师在客厅上的存在感降低了,但对于课堂的把控力被要求提高了。
再者,需要教师对思维进行转换,本文所提到的一些文本解读的角度,是从文章四维阅读角度入手。四维阅读是编者文本、教者文本、读者文本、作者文本四者的总称。现今课堂多从编者文本和教者文本入手,以考为主,将文本解读做成了阅读理解。
文本解读,应当是超越阅读理解的存在,是学生感受作者在文字间的情感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语文甚至文学能力的体现。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不应仅仅表现在语文试卷上,同时也表现在对于任意文本的阅读上。
课堂上致力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即需具备查资料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并不是仅仅作用在语文一门学科上,必然是一个长期有益的行为。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育情况和学情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行、自主、自愿地文本解读,才能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如若能对文学产生兴趣,触类旁通,将这纵横对比超出课本,转而在那民国三十年、近代百年、甚至上下五千年里进行对比学习,想必语文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再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而是一门深深吸引着他们的学问了。
参考文献
[1]童志国.基于学生视角的文本解读路径探究[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20(12):22-24.
[2]朱伟慧.探寻切入点,让文本解读更顺畅[J].新作文,2021(18):14-15.
[3]李雨珊.基于文本层次理论的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延安大学,2021.DOI:10.27438/d.cnki.gyadu.2021.000188.
[4]胡秋爽.初中鲁迅小说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1.DOI:10.27741/d.cnki.ghbkj.2021.000165.
[5]鲁迅.《呐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载《京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
[7]孙绍振.《演说经典之美——复眼看鲁迅:杂文家和小说家矛盾》[M].福建教育出版社.
注 释
[1]鲁迅.呐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孙朴园.关于鲁迅先生,载《京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