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2022-05-22 16:33:25易向贤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7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

摘要:实施现代学徒制是立足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因此探索新型的教育机制至关重要,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制度层面的突破,其发挥了职业教育的优势,开展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能够提升育人质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学体制;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

引言:

职业院校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职业人才,职业人才具备实践能力,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出现调整,对实践性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应当积极探索新型的职业教育育人机制,以增强职业教育质量,以学徒制为核心的现代新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在这种新型育人模式下,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产学融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使其及早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在职业教育中推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加快相关体系建设,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框架。现代学徒制度校企协同育人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开展试点工作能够探索先行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形成的经验模式能够完善相关制度;二是能够培养大量技能实践性人才,现代学徒制将学校与企业结合起来,企业参与到职业人才教育培养的全流程,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成熟的技术实践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大有益处,也能够使我国得到更多优秀职业人才,从而带动企业和经济的发展:三是能够形成一整套互动机制,使得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加强联系和对接,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企业需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四是能够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结构。现代学徒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特定的教育方法,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满足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使各类职业人才都能够学有所成,从而建造一整套系统完备的职业教育框架[1]。

(二)能够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质量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人力资源強国,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了出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质量成为其最终目的。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学徒制校企双元协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使职业人才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使其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能使得企业参与职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企业接近经济市场,懂得社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职业人才,因此使企业全方位参与能够促进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优化,能够使专业设置和教材课程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使职业人才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三是能够使人才培育模式逐步完善,形成一套高效的人才培养系统,建立学徒制的校企双向协同合作模式能够提升工学结合的水平,能够使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职业和专业、企业和学校、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深度有机融合,使职业教育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2]。

(三)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比较特殊,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使自身的技能得到提升。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学徒制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合作模式更能够使学生能尽早地接触就业岗位,使他们能够尽早地学有所用,在这一模式下,学生的职业精神及职业技能都能够得到增强,其实践与创新能力也会明显提升;此外,这种新型育人模式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既能够使学生学会做事,也能够使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3]。

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校企协同合作模式试点的特色及制度突破

(一)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校企协同合作模式试点的特色

首先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应当从制度入手,注重加强企业和各个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选择培养对象,面向学生或企业职工,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较为广泛的受众;其次,应当研制出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加强引导,结合实际需求,开发教材课程,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此外还应当为学生提供较为可观的职业发展前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最后应当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使学徒制能够正常开展,为学徒购买工伤和责任保险,使学生享受到应当享受到的权益。

(二)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校企协同合作模式的制度突破

首先应当形成一套完善的育人机制,明确企业和职业院校所应承担的责任,各自履行好职责,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还应不断探索新型的育人体系,加强改革力度;其次应当加强招工制度改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徒培养和企业用工、职业院校学生录取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最后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运用先进的管理制度使各方面工作落实到位[4]。

三、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由于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其还处在发展初期,许多方面还不完善,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加以引导。首先应当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加快学徒制教学改革,按照培养高素养高技能人才的相关要求,建设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当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相结合,既应当包含理论课程又应当包含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应当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构造一支完备的课程体系,还应当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和岗位工作内容来编写教材,引进教学内容,使得学校和企业都能够得到共同发展;其次应当制定专业的课程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标准,在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引领下,使企业导师和职业院校导师能够实现共同授课,职业院校导师负责理论课程的教授,企业导师负责实践性课程的讲授;最后还应当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职业院校和企业应当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如工学结合管理机制、学徒管理机制、教学课程评价机制等等,运用灵活高效的方法对整个教学流程加强监督和管理,使得管理体系能够服务于整个育人模式的建设[5]。

(二)建立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现代学徒制的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独具特色,更加多元化,更能够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学校和企业应当着眼于实际,建立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应当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使理论具有针对性,能够为实践课程做出理论指导,职业院校应当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前沿的专业课程,使学生享受到最先进的学习成果;实践课程也应当具备实用性,应当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和企业应当制定一套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培养的人才具备高素养和高能力。例如企业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合作办学,二者共同出資建立实践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培训基地,实践教育平台应当立足于信息化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培训基地是对实践平台的升级,实践平台只注重学生个人的实践操作,实践教育基地注重学生同他人之间的合作,实践培训基地占据面积比较广,是模仿企业真实的运行环境而设立的,能够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运营的流程,了解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及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进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其遇见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未来走进企业打下基础;除上述外,职业院校还应当和企业加强合作,二者应当实现人才交换,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到对应的企业获得实习机会好工作机会,企业的优秀人才也应当及时到职业院校任职,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注入力量[6]。

(三)企业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

实现现代学徒制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企业也应当尽全力和学校展开合作。因此企业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好示范带头工作,在发展的初期,积极参与校企双元协同育人试点工作,就试点工作提供完善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应当将自身的企业实训优势利用起来,能够使企业的职工密切配合工作,逐渐探索新型的模式。

(四)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指引下,为了提升职业院校的育人质量,提升企业人才的引进质量,在对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模式进行优化的同时,成立校企联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工作机构和领导机构。领导机构应当起到总揽工作全局的作用,并解决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出现的问题,并统筹领导和规划好各方工作;工作机构应当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其应当负责人才培养规划和方案的制定、招工和招生工作的宣传与落实、教材和课程资源的开发等等。

(五)建立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全流程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应当及时排遣先进的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全职或兼职教师,教师应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就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研究,

共同拟定一个完善的方案加以解决;职业院校的学习模式应当由学校实习和企业实训结合,一半课时的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课时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形成互联互通、高校完善的学习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最后当学生毕业时,应当能够取得毕业和学位证书、职业证书[7]。

(六)完善规范对应的职业培训与教育法规文件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校企双元合作育人提供保障,为其创造良好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基础,首先政府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调动财政资金版主企业和学校完成合作,搭建桥梁,使其有一个客观保证;其次应当出台一些税收减免政策、奖励表彰制度等等,增强职业院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的积极性,对试点院校给予更多优惠性的招生政策,使其能够实现自主性招生,保障生源的质量。

(七)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双元协同育人模式实行的过程中,还应当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中的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职业素养,使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首先职业院校和企业应当建立完备的教师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就学校而言,应当积极引进企业的优秀人才来扩充教师资源,并将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出其价值,为学校的职业教育添砖加瓦。还应当构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企业和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基地,积极引进外界先进的技术资源及管理理念,对教师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和塑造,使其既具备现代企业要求的实践技能,又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后应当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设置完善的激励制度和激励措施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贡献最大的价值,实现双赢[8]。

总结:

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融入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建设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不断地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实践性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本文首先阐述了在职业教育中推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意义,紧接着列举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校企协同合作模式试点的特色及制度突破,最后就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提出了七条不同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章系2021年度娄底职院职教高地理论与实践课题“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编号LDZYZJGD202110”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郑洁琦.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校企协同管理路径初探[J]. 长江丛刊,2019(8):153-154.

[2]高鸿,赵昕.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先行突破与实施策略[J]. 职教论坛,2016(3):10-13.

[3]朱建平. “校企协同,学训交替,双导师培育卓越工匠”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 科技风,2019(24):78.

[4]王明刚. 双元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1):10-13.

[5]王盼盼.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现代学徒制内涵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8):395,397.

[6]曾义聪.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J]. 科技视界,2019(32):203-205.

[7]廉政,陈林山,韩京海.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21(47):124-125.

[8]曾小波,何瑛,杨益梅. 高职院校"三站互动分段轮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7):140-142.

作者信息:易向贤,女(1988.4—),汉族,籍贯 湖南涟源,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汽车营销,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教学研究(2017年2期)2017-05-12 18:28:51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商情(2017年4期)2017-03-22 11:24:49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环球时报(2016-03-11)2016-03-11 08:31:03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