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2016-01-14 16:27郑淑玲徐宝林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

郑淑玲 徐宝林

摘要: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种常见模式。然而,传统订单培养多为合约式培养,产生于特定的背景,只适合某些特定的行业企业,不具有普适性。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订单培养,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灵活性强、风险性小的特点,又避免了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顶岗实习难以控制、疏于管理的弊端,为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及毕业实习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22-02

一、校企协同育人是校企合作的先导和切入点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探索建立校所协同、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逐步呈现横向多样、纵向深入的特点,合作的内容主要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等方面。高校的层次不同,办学优势不同,校企合作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研究型大学,校企协同创新是校企合作的重点;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则是校企合作的先导和切入点。企业大量需要的人才是面向工作一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技术管理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这类适应工作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校企协同育人必然是校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也会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为开展其他合作如技术服务、职业培训及科学研究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

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仍然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常见模式。高校通过订单培养,获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企业通过提前介入人才培养,挑选到优秀的毕业生,并将职业培训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以订单培养为平台和抓手,可以增进校企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促进校企双方开展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二、合约式订单培养存在的局限性

订单培养已经开展很多年,并有很多成功案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订单培养开始暴露出较多的问题。现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机电技术系耀兴订单班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我院机电技术系于2007年与澳门耀兴集团合作,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具体做法是,学院与耀兴集团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学生入学半年后,通过自愿报名及选拔的方式,成立订单班;企业每年支付学生6000元的培养费用,学生毕业后须到企业工作,且至少要工作三年。期间,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相关的实习实训,部分专业课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合约式订单培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专业人才,也为学生解除了就业方面的后顾之忧。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首先,合约式订单培养灵活性差,存在一定风险。三年时间,协议双方都在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岗位需求会有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就业意向也会有变化,一纸合同就牢牢地将企业与学生捆绑在一起,使他们失去了双向选择的机会。成立订单班时,学生想到将来可以去一个知名大企业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到毕业时,面对更多的选择,学生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想尝试更好的企业或者其他岗位,但是按照协议约定,他们必须留在企业工作三年;企业方面,当时选拔的优秀学生,毕业到企业工作的表现并不理想,因为合同的约定,也不能轻易解聘不满意的学生。

其次,合约式订单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迁徙能力。合约式订单培养,一般在招生时,或者入学不久,就成立订单班,然后按照校企合作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明显地体现了企业的岗位技术和要求。因为人才培养过于专门化而使学生通识性教育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迁徙能力变弱,走出这个企业或者本行业,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新的职业和新的岗位。

我院与耀兴集团合作的订单培养由于存在以上的问题,以及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接近饱和,培养了两届学生就终止了。

三、一种新型订单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合约式订单培养适合为某些行业企业培养个性化的专门人才或者紧缺人才,一般需要行业具备较大规模,每年对相关专业人才有固定的需求。因此,合约式订单培养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订单培养仍然是企业个性化定制优秀毕业生的一种途径,也是校企合作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开始尝试探索一种新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格兰达硕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数控加工设备的企业,该企业较具规模和实力,并规划扩大生产规模,着手在江门市新会区筹建分厂,需要大量的数控技术相关人才。2013年该公司与我院机电技术系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合作的理由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办学实力强,毕业生社会声誉好;毕业生基本都是本地人,就近工作会很安心、很稳定;与深圳比较,本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

总结耀兴订单班的培养经验,我们对传统订单培养,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种宽松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该订单培养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一)合作协议更加宽松灵活,更具人性化

学校、企业、学生仍然签订协议,规定校企生三方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条件更加宽松、灵活,便于操作和变通。企业不必提供大笔培养费,但要提供实习、授课的条件和资源,如场地、设施、兼职教师等;学生必须到签约企业参加毕业顶岗实习,但毕业时可以自愿选择去留。企业不必预支人才培养费,也减少了接纳不合用毕业生或者毕业生不履行合同的风险;毕业生在实习结束时,不必因为拿了企业的培养费而失去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这种宽松式的合作协议更加宽松灵活,更具人性化。

(二)短期订单培养,兼顾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

本次订单培养,企业仍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但不是全程参与,而是阶段性的部分参与;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上,弱化了企业的针对性,即前面4个学期仍然保留原来的通识性教育。校企双方真正进入合作议程是在第5学期。第5学期才开始报名和选拔,成立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订单班的专业必修课跟本专业非订单班相同,只是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体现了企业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岗位要求。选修课一般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并共同授课。有些课程或者部分教学内容还放到企业去讲,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边体验边学习。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系各专业前5个学期为校内学习,第6学期全程安排顶岗实习。非订单班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结合就业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订单班的学生,按照协议规定,必须统一在签约企业开展毕业顶岗实习。在签约企业的实习不是简单的顶岗,而是要严格执行实习计划,按部就班开展相关职业培训和毕业设计。深圳格兰达硕数控公司较具规模和实力,管理规范,重视对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针对毕业生制订了严格的培训计划。学生一进厂,就开始接受一系列的岗前培训和技术培训;实施师徒制和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企业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安排到不同的车间和部门,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他们的师傅,负责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学校也安排专业教师配合企业技术人员,做好实习和设计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双导师制中,两个导师的工作分工、侧重点有所不同。毕业设计选题要求与所从事岗位的技术、管理相关。毕业答辩在企业进行,由校企双方组成答辩小组共同完成答辩。

(三)尝试将订单培养扩展到相近的专业

合作企业深圳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控加工技能人才,还需要较多的设备安装及维修人员。因此,本次订单培养以数控专业为主,还扩展到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共招收67人。该订单班不是严格意义的班级,学生上专业必修课还在原来的班级,只是上专业选修课(即跟签约企业技术管理相关的课程)的时候,才临时组织在一起上课。

四、订单培养的实施效果

我院与深圳格兰达硕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开展的订单培养,是对传统订单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了校企生三方共赢。通过订单培养,企业因为提前参与人才培养,挑选到心仪的毕业生,毕业答辩之后,企业根据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顶岗实习表现择优录取,最后该企业共确定52名学生为最终的录用人选,并签订了聘用协议和劳动合同。由于订单班顶岗实习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的收获很大,避免了松散式毕业实习难以控制、疏于管理的种种弊端;学生因为提前学习与企业岗位相关的技术,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缩短了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订单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联合开展岗位培训及毕业设计,也促进了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提高和双向流动,为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鉴于本次订单培养的成功开展,近两年我院将本订单培养模式继续推广到其他专业,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

[2] 肖容美,耿爱农,李辛沫.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3] 张铁竹,张红涛.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订单式”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4] 苏德利,李霞.合理构建订单培养模式 打造零距离上岗人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
立足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就业模式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于“订单培养”的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