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伟+叶清+陈嘉聪+潘晓菁
摘 要:校企协同育人是指将高校科研教育资源与企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学习实践,企业则对学生进行培训和管理考核,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企业或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立足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达到互利双赢。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大学生;综合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各高校在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下进行各项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研究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协同育人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内涵和气质。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学生学习企业创业历史和优秀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可以唤起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学生培养实事求是、踏實肯干、敢为人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
2.有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今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使大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亲身感受新时代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认识到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人才的必备条件。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先决条件。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高校组织大学生进入企业和实验室,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在实践操作中温习学过的知识。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素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当今时代正需要创新型人才引领社会的发展,将来的社会也注定更加需要人才的创造力。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高校能够打造创新创业实践的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二、校企协同育人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实践
我国高校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比较重视课堂上的单向灌输,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大学生被动学习,知识面窄,质疑精神缺位,总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当作权威,缺乏创新能力,造成书本成绩很好、实践能力不强的状况。立足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高校能够通过制订对称性互惠双赢合作方案,不断探索实践,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1.校企双方借鉴实际案例,达成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基地的共识。通过系统学习,高校可为合作企业培养潜在的未来员工,也可培养潜在的未来客户。
2.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验班的日常管理与理论教学。邀请企业高管走进课堂,可以提升授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增加课程的针对性。通过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企业高管可以直接了解青年学生职业规划、就业诉求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学校也可以派遣教师,参与企业市场分析、产品推荐、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学校本部教师与企业的互动,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验班的实践操作训练。实践操作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依托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企业实习交流,学习企业文化,了解工作流程,在实践中温习学过的理论知识;另一类是依托高校的实验室,加强校企之间的课题科研合作,并将实验班纳入项目,让学生真正融入与合作企业相关的科研活动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企业产品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利于为合作企业节约科研成本。
4.在校园内开展系列能力提升活动。例如“企业精英进校园”,邀请知名企业经理人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举办讲座,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窗口,丰富其社会知识;SIYB培训班为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学生提供系统学习创业课程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沙龙,汇集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为立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帮助创业青年提高自我认知,对接优质创业资源。
综上所述,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实践的新模式,邀请行业技术精英为学生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引导,激发了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渴望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