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媒区域文化传播创新探析

2022-05-16 10:23李欣怡曹月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7期
关键词:区域文化传播

李欣怡 曹月

摘要:每个地区或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资源,区域文化不仅承载着这个地区的历史与发展印迹,更是每个区域独一无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城市网媒的地域属性,决定了其记录、推广、弘扬区域文化的职责。而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也要求城市网媒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地方故事,挖掘和提升区域文化传播力方面更应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网媒;区域文化;传播;昆明信息港

昆明信息港作为立足昆明、辐射云南的综合性城市门户网站,多年来一直重视区域文化弘扬与传播。通过策划创优、挖掘本土特色、激发用户参与、表达创新等形式打造了一批区域文化传播品牌,多层面、多视角讲好昆明故事,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昆滇文化。昆明信息港在区域文化传播方面的探索,或许可为城市网媒区域文化传播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策划创优:讲好地方文化故事

优质的内容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新兴媒介为我们创新内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基于此,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媒体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是内容。城市网媒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坚持立足本地,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在内容策划上,昆明信息港始终坚持将中央重大主题及昆滇特色有机结合,创作生产出了一批既能弘扬社会主旋律,又被用户所喜爱的特色作品,彰显了昆明信息港作为昆明市市属重点媒体的特色传播力和人文情怀,同时也为昆明城市品牌营销起到有益传播作用。

(一)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打造品牌专栏

根据昆明市“深入挖掘昆明历史文化底蕴、民族文化资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创新一批历史文化展播模式,打造一批反映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短视频精品”的精神。昆明信息港自2019年推出了大型原创文化品牌栏目《云南守艺人》,该栏目立足云南,针对省内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如装裱、传拓、剪纸等传统手艺,以时下传播最广最深的短视频形式,将他们的制作工序以及手艺背后的故事记录下来,每一期都立志突出故事主人公“手艺”与“守艺”两大主题。

《云南守艺人·第一季》播出后,全平台阅读量达800万人次,视频画质清晰、故事生动,深受年轻网友喜爱。为使《云南守艺人》创作具有可延续性,昆明信息港主创团队在第一季打响了品牌的基础上,再次深耕打磨,趁热打铁,推出了《云南守艺人·第二季》。第二季从专题页面、拍摄手法、传播平台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在保持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内容创作更加突出“人物访谈+手艺展示+配音解说”,着重在细节刻画,充分展示了昆明的民族文化之美、历史文化之美、对于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影响力,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及时抢抓热点,紧扣重大主题策划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策划。新闻策划除了“以人为本”外,注重时宜性也至关重要。昆明信息港创作团队会提前梳理一年当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并对应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经过多轮头脑风暴挑出好的策划创意进行产品生产。

在决战脱贫攻坚之际,昆明信息港策划推出《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系列访谈主题报道。团队提前进行创意征集,对采访对象进行内部筛选,对采访提纲进行层层审核,在拍摄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最终生产出20期高质量作品,每一期作品的播出都会在朋友圈刷屏,各类稿件在自有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累计阅读量和播放量突破600万人次。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昆明信息港在2021年策划推出《在昆外国人话昆明》系列报道,邀请美国、韩国、斯里兰卡、缅甸、老挝等18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以视频问答访谈、实景访谈、AI机器人访谈、拟人化动植物对话的形式,采用了英语、韩语、法语、缅语等多语种形式,推出了30期作品,充分发挥了昆明信息港多语种和融媒体生产优势,是重大主题、重大活动与国际传播结合,与融媒体产品结合的有益尝试,成为COP15大会第一阶段举办期间,广受全国乃至国际赞誉的优秀作品之一。

除了固定的宣传时间节点,突发热点也是容易出好策划、好作品的时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昆明信息港采编团队结合当时疫情情况,决定以“昆明喊话武汉”为切入点,以《武汉莫慌,昆明挺你!》为题,策划制作一期融媒体信息产品。该视频时长2分钟,因为契合了当下的社会情绪和舆论热点,作品推出后阅读量超3000万人次,仅在快手平台上就获得2700多万阅读量、79.8万点赞。由此可见,把握好突发热点时机,结合媒体自身优势,放大区域文化本身具有的凝聚性,增强作品包含的群体认同感和凝聚感,同样能引起本地乃至全国范围网友的共鸣。

二、用户参与:为内容生产注入新活力

随着移动互聯网的普及,网络传播进入UGC(用户生产内容)时代。如果只依赖于单一的内容生产供给模式,势必无法做好区域文化传播及品牌打造。城市网媒的新媒体属性要求其在内容生产上需要更加符合网络传播规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们的新需求呢?昆明信息港决定在用户原创内容上下功夫,让每一个用户都成为区域文化的讲述者和传播者,在为新闻内容生产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实现区域文化传播品牌打造,讲好本土文化故事。

(一)重视用户优质原创内容 提升平台影响力

昆明信息港旗下的互动社区——彩龙社区于2007年上线,BBS论坛模式为本地网友提供了聚议昆滇发展,交流昆滇文化的平台。2018年昆明信息港推动平台实现智能化转型,由原有的BBS论坛转变为“APP+PC”平台,发展至今已有300万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2万+。目前,平台已成为云南本地第一互动社区,仅2021年一年平台内用户原创内容就超6万篇,而这其中不乏关于区域文化的优质原创内容。

为用户提供展示和表达平台,挖掘优质内容二次传播,实现平台在区域文化传播上的影响力,从而激发更多用户进入平台进行原创内容生产。昆明信息港秉持“重视二次传播 提升平台影响力”这一思路,以二次编辑创作海报、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对用户的优质原创内容进行推送,有效扩宽了优质内容的传播渠道和形式,激励用户创作更多高质量帖文。2021年,平台二次创作APP首页焦点图超1200张,通过昆明信息港新闻站、昆明信息港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推送网友优质原创内容超千篇(组),平台内每周均有数篇(组)用户原创内容被学习强国昆明学习平台选用。通过优质内容的持续传播推广,成功将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打造成为区域文化线上交流平台。

此外,彩龙社区还打造了“云南网络名人说”这一栏目,邀请昆明乃至云南的历史学者、文化行业从业者、旅游博主、文化博主等担任栏目嘉宾,通过他们的视角讲述昆明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民族文化、历史及文旅发展,而短视频与图文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也让栏目在传播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带动更多网友关注并参与互动。仅2022年上半年,彩龙社区共推出的5期“云南网络名人说”全网阅读量就已突破百万人次,而这一互动传播活动的打造也有效吸引大批本土文化学者、网络名人及文化机构入驻,这些用户持续输出的优质内容也赋予了新闻内容生产更多新思路。

(二)结合本地文化特色 推出网络品牌活动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昆滇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让云南昆明成为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向往之地。2009年,昆明信息港依托旗下彩龙社区推出“我爱昆明—发现昆明之美”图片、DV大赛,面向全国网友征集反映昆明人文、风景、城市发展等主题的照片。大赛收到了近千组投稿,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春城昆明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而这也让昆明信息港看到了用户参与内容制作的可行性。随着赛事参与人数的逐年增加及参赛作品体裁的不断丰富,“我爱昆明—发现昆明之美”图片、DV大赛于2018年升级为“发现云南之美”網络摄影大赛。升级后的大赛在紧扣重大主题精心策划的同时,也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挖掘,通过主题采风、线下沙龙、线上单元活动策划及网络摄影展打造进一步扩充大赛形式,征集到了一大批展现云南昆明人文风貌、民族文化、饮食文化、非遗文化及反映城市正能量的作品。2021年,大赛更是创下了历年新高,收到投稿作品过万组,全网点击量过亿。据统计,大赛举办12年来累计收到投稿作品10万组,参赛群体不仅有云南昆明本地网民,更吸引不少外省游客参与。

通过本土文化与网络活动的有效结合,可有效激发网民群体参与,而用户以自己的视角记录、讲述本土文化的形式,则更能唤起受众们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带动更多人自发传播。依托这一模式的成功,昆明信息港进一步深挖本土文化,结合平台优势及用户需求推出滇云网络文学大赛、春城昆明家庭养花大赛、“云岭风采”网络文艺作品征集展播活动等一系列区域文化传播品牌活动,均吸引大批网民参与,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融合创新:为优质内容传播赋能

区域文化与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社会发展高度相关,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区域文化也会随之动态发展。与此同时,受众获取资讯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这为城市网媒提出了传播方式及表达形式创新的要求。重视多元传播,以技术赋能表达创新,无疑是城市网媒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传播来说,文化是基础,媒体是平台,表现是关键。[2]在多元传播方向上,昆明信息港推动旗下全媒体协同发力,移动平台优先,重视多渠道传播;加强短视频制作,推出讲述、记录区域文化的短视频作品;把握网络直播风口,打造“文化+直播”的区域文化传播形式。在表达形式创新上,充分发挥技术、设计方面的优势,结合区域文化特色推出了一批有创意、有亮点的融媒产品。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本地市民网友对区域文化的关注,也让本土文化故事更具感染力、影响力。

(一)打造原创网络直播节目

网络直播的直观性、即时性和可互动性,让这一新兴传播方式成为了网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2019年,昆明信息港旗下彩龙社区“APP+PC”平台推出在线直播功能,平台将彩龙直播定位为传播网络正能量,讲好本土文化故事,并结合这一定位打造了一批原创网络直播节目。

昆明市是全国开展“志愿之城”试点工作的46个城市之一,昆明市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及志愿服务文化打造。2020年9月,昆明信息港推出“寻找最美志愿者”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征集活动及线上分享会,面向昆明市民征集身边的志愿服务典型并邀请他们做客直播间。10期线上直播均以普通志愿者的视角讲述他们与志愿服务的故事,累计观看量达30万,展现了昆明的志愿服务文化,而通过直播分享也带动了更多本地市民关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昆明信息港于2021年推出的“彩龙开讲”系列直播则专注于多元文化领域,邀请非遗传承人、本土网络文学作家、昆明历史文化学者、独立音乐人等不同领域代表做客线上直播间。“文化+网络直播”的形式在关注当下年轻群体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不少年轻受众打开了了解本土传统文化的窗口。而结合昆明信息港网络文化传播品牌活动推出的“新文艺·网络文学”系列直播、“云上花课堂”系列直播,则进一步扩充了品牌活动的传播渠道,实现了多元传播。结合区域文化特色,昆明信息港共推出7档原创网络直播节目,共计完成42场直播,直播累计总时长达2520分钟,全网观看量超百万人次。

(二)新技术与优质内容碰撞出新火花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所有新闻媒体除了在新闻内容上花心思,还应创新内容表达方式、方法,使新闻报道能够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昆明信息港从策划、设计、生产、制作、发布等全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综合运用音视频、Vlog、MV、VR、漫画等多媒体手段,精心策划多媒体产品,有效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广泛传播。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昆明信息港采编团队、技术研发团队、视频拍摄团队等多工种融合,制作推出5期《“红色印记”AI主播小明带你VR游》,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照片、VR视频、VR动画的方式,利用全景技术高沉浸感的优势,带领广大网友“云”游云南(昆明)各大红色旅游点,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获得广大网友一致好评,全平台播放量破300万。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大背景下,昆明信息港制作推出专栏《春城记》,发起一场春城之约。用图文、直播、VR、短视频、互动视频等形式,沉浸式打造一个集政民互动、红色旅游、赏花探店、潮玩会展于一体的沉浸式“云上昆滇”,以多元轻松的形式推介昆明,是一个符合当下传播形式的高质量融媒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在传统的VR全景图中嵌入了图片和视频,使其更加丰富,内容方面也涉及科普、生态保护、出行贴士等,起到了很好的推介作用。形式新颖、制作水平技术含量高,全平台浏览量破百万,对昆明的特色文旅起到了很好的推荐作用。

四、结语

区域文化的独特性使其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竞争优势,但也要看到,区域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在传播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城市网媒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恰好打破了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通过城市网媒宣传区域文化,无疑是发挥二者优势的最佳结合方式。昆明信息港作为立足昆明、辐射云南的城市网媒,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交互互动等多方面相结合的路径,将昆滇文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展示宣传,推出了一批高度融合昆滇特色,多维展示昆滇文化的高质量融媒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对昆滇本土文化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这些作品生产过程中探索出的技术融合、交互融合等,也为其他城市网媒在弘扬与传播区域文化的思路上提供了“昆明样板”。

参考文献:

[1] 郜蓉蓉.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中国报业,2021(6):112-113.

[2] 吴卫华.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探析[J].中国报业,2011(11):55-56.

猜你喜欢
区域文化传播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油画风景表现语言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区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论区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