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琴
摘要:自塑力是构建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的重要能力,在如何提升自塑力的文化实践和理论探讨中,时间维度对自塑至关重要,也只有呼应时代之需、兼顾历时与共时,把当下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对接,才能更好地在文化认知、文化比较、文化接受的基础上强化文化自塑能力,强化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话语优势,从而构建更加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
关键词:自塑力;跨文化传播;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形象
自塑力是相对于他塑力而言的,是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形象塑造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一种文化力量。当前,中国的国家形象自塑力亟须提升,无论是从自塑力的源发还是巩固,自塑力的内容和基本构造,还是它对国家形象、文化形象的建构效果来看,中国文化的自塑力已经到了关键的提升窗口。这不仅是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形象丰富和更新的需要,也是当下我们与西方话语进行正面对冲和对话的需要。
一、为什么需要自塑:基于当前国际话语生态的一次文化自信的崛起和文化建设的探索
沈壮海先生在《国家文化形象,根基、灵魂、持守、创新、气度五个维度来关注》一文中提出:“文化形象的认知历程与文化体系的结构一致,以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所在。”因为关系到价值观的传达和认同问题,所以就需要慎重而精密地对文化形象、国家形象给予价值上的铸造和凝练。把国家文化形象塑造仅仅理解为一种设计,传播便如同在花瓶中插进无根的花枝[1],所以,关乎国家形象、文化形象的建设,都是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要慎之又慎。
当前,西方话语占主导的格局仍未打破。在文化交流、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往往被“他者”的视域所控制,被西方话语体系所左右。跨文化传播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向世界呈现一个不被歪曲、不被固化、不被标签的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从而促进文化之间沟通交流。这就是文化自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疆日报集团下辖出版的《大陆桥》杂志,是面对中亚国家展示新时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和新疆故事的重要跨文化传播媒介。经过多年探索和深耕,在跨文化传播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在文化自塑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作为传统媒介方式的杂志,如何在互联网媒体大行其道、自媒体和新媒体铺天盖地的生态环境中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立足杂志作为跨文化传播先天禀赋的优势条件,着力延伸杂志的文化功能,从“跨”到“转”,将跨文化传播的模式运用到多元文化互动和“转文化传播”的融合实践中[2]。在这个过程中,自塑力对国家形象、文化形象的打造结合着当下的时代特点和空间特点,将当代性与历史性、本土性和异域性的文化因素进行系统融通,从而在“时空维度”进行文化自塑力的培育和锻造。
二、文化自塑的时间一翼:从建构新形象开启的文化创造
跨文化传播是因时而起的传播,时间性不仅影响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影响传播的质量和效能。在以时间为维度的文化坐标中,文化自塑也是因时而发、因时而动,根据时代的变化、时代的需要进行工程建设。时间性包括时代性和时期性、历时性和共时性、当下性和历史性。“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关键是在时间呈现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规范,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即时性和当时性。这种时态感和时代感,无疑强化了“跨”文化的效率。在跨文化传播中,能否第一时间准确有效地呈现自己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体现着文化自塑力的能力。
自塑是相对于他塑而言的,所以,根据这样一组矛盾体,我们就要在时间维度中阐发文化自塑的基本机理。一方面,自塑是在他塑的视域之外完成的,如果是在他塑视域中完成的自塑,就是对他塑形象的自我修补,本质上是他塑的结构一部分。所以,自塑必须有鲜明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源于对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进行科学的文化比较之后呈现的;另一方面,自塑是基于国家的实情和文化的真实状态进行建构的,自塑不是空中樓阁,也不是意象再造,而是现实的反映,只有这样塑造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才是真实可信的。可信的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核心支撑。
从2021年度《大陆桥》杂志俄文版的12期来看,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新闻信息。这些信息的主要特点就是聚焦于中国当下的重特大政治经济事件: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这些动态新闻让跨文化传播立足于时间变化,将文化形象“新”的内容、“新”的状态、“新”的价值凸显出来。这也表明,自塑的重要着力点和切入点,就是在时间维度中塑造“新形象”。
有学者提出,国家形象主要范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外交、军事等,这些正是新形象塑造的重点。从《大陆桥》杂志来看,它的常设栏目“繁荣新疆”“文化艺术”“中国人物”“一带一路”“我在中国”“新疆是个好地方”“视点”“焦点”等,无疑满足了“新形象”塑造所需。而这种形象自塑的过程,更是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视角
自塑的过程,也是文化选择的过程,这一切都归结于文化视角,即我们拿什么东西示于外人、示于世界的根本问题。视角的选择,既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突出体现,更是从文化观、历史观、审美观出发。就拿《大陆桥》2021年第11期的“焦点”来看,关注《普氏野马在故乡的生活》《“朱鹮之乡”的新名片》《中乌科学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跨越山海,只为同一个家园——保护地球的中国之道》。生态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中国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之道对于全球而言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而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时代之需引动社会进步,成为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的一大亮点,这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形成的新视角。
(二)新叙事
叙事就是讲故事,而讲故事,本身就需要契合传播之律,必须遵循传播之道。中国故事需要中国叙事,这是一种叙事思维,也是一种叙事模式,更是一种叙事智慧。当下,新媒体成为传播模式的主潮,新媒体衍生新叙事。新媒体的叙事,不是破坏或解构传播的叙事逻辑,不是将叙事完全“诗化”“抒情化”“碎片化”,而是将宏大叙事不断转化为“微叙事”,贴近受众,将“微叙事”“软叙事”成为叙事策略的重要手段,不掌握或不熟谙新媒体的叙事方式,将会造成跨文化传播进程中难以预料的困境。
就拿《大陆桥》杂志的固定栏目《新疆是个好地方》来说,2021年第2期《来新疆,泡温泉赏美景》、2021年第4期《新疆秘境,值得你千万里而来》、2021年第7期《“古丽娃娃”来自新疆》、2021年第9期《动物天堂阿尔金山》能看出,新疆故事如何讲述作为一个课题,关键是把叙事的内容精彩化,更具吸引力,小而微的叙事视角,轻而柔的叙事话语,饱满的人情味,强烈的受众意识,共同形成“微叙事”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自塑的时间另一翼:基于文化背景展开系统建构
在当下性、共时性的时间维度的另一端,则是历时性、历史性的时间维度,这是文化自塑依靠的重要的时间文化体系。文化价值必须把握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而历史价值,正是基于文化传统衍生的价值提炼和结晶。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本质是传播主体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体,以信息传播为手段,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沟通交流,促使对方对本国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和正面评价的活动[3]。而文化背景就是文化传统的集大成,是文化历史性和历时性维度的重要构件。如果说“新形象”的自塑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那么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塑则是国家形象的底色,是国家形象的基石。
(一)文化认知:跨文化传播深度耕耘的起步
跨文化传播是主体和客体共同具有传播和接受文化信息的需要,形成的符号互动和循环过程。对于传播主体而言,对于本国文化的认知是传播效果的前提,也即客观清醒认知自己“跨”的效能,“以己昭昭使人昭昭”是传播主体的最佳选择。对于传播主体而言,对异域文化的认知程度深刻影响传播有效性,这充分取决于其对异域文化的积累和吸收。所以,文化自塑永远是基于以往的跨文化传播基础上进行的文化递进和再造。
从网络受众调查报告来看,外国人对中国的标签性印象是“长城”“大熊猫”“中药”“太极”“功夫”,在西方文化视域中,中国人的“晚清形象”虽有改观,但仍与亚裔族群整体形象不断混淆和模糊,这种刻板印象主要因为西方强势媒体对“中国形象”他塑的结果,影响了受众的判断和认知。所以,只有走出内群体,走出自身的历史,才能创造跨文化理解的契机。同理,传播主体只有将异域的文化传统转化成可以共同认知、共同理解、共同接受的内容,才能提供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沟通。
《大陆桥》固定栏目“文化艺术”,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2021年第2期《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冬奥“小红人”亮相,来自汉朝》、2021年第4期《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2021年第6期《舞蹈家阿米娜·玉素甫:让民族舞蹈不断传承和创新》、2021年第8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舞出中华精彩的〈洛神水赋〉》、2021年第12期《这只“哦猴”太受欢迎了》。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大陆桥》在将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方面下了大功夫。中华文化之美极具包容性、兼容性、吸纳性,不断突破时间障碍、地理边界,与外来文化、异域文化相互融合、借鉴,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兼容并蓄,熔中外文化之精华于一炉、集古今文化于一体,常变常新,以文化之,蔚为大观。所以,跨文化传播以传统文化最具生命力、最具转化力的部分进行“跨”与“转”的交接和衔接,是文化自塑“推陈出新”重要的路径。
(二)文化比较
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类型放在一起,必然要经过多次的比较。这种文化比较会发生在显性的文化传播过程中,也会在传播环节之中隐性发生。从事比较文化者就会有不同的立场和倾向,它可以是学习,是展示,也可以是防护,或者传播[4]。所以,在文化比较过程中,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性是文化传播过程的关键。文化差异作为不言自明的跨文化传播机理,对文化“跨”与“转”起着关键作用。“差异”来源于语言差异、思维差异、风俗差异、制度差异等。文化比较不是为“差异”而“差异”,差异不是造成误解、对立、敌视的原因,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文化借鉴,而文化借鉴必须依靠文化比较,更是形成文化比较的驱动和文化学习的资源[5]。
《大陆桥》的常设栏目“我在中国”,是以外国留学生、商人或者游客为报道主体,讲述他们在中国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来自于异域的空间地理反差、角色身份反差、文化背景反差,如2021年第2期《在中国的日子像辣椒一样红红火火》《舌尖上的中国》《澳大利亚姑娘艾米镜头中的中国情》等,都是在文化反差之中呈现比较之美、比较之趣。这种“文化比较”是文化自塑力的体现。自塑必须从“比较”开始,只有“比较”才能知道外国受众对文化所需所求,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实现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
(三)文化接受
文化自塑的目标是“文化接受”。“文化接受”有三个维度:渠道接受、行为接受、心理接受。渠道接受涉及跨文化传播机制建设、交流管道衔接和畅通,即信息传递无壁垒、无障碍[6]。有了渠道接受,才能初步实现文化接受的效能;行为接受是受众在媒体上点击、阅读或欣赏了这些信息,也即被统计在大数据已读、点击率、转发率的行为接受数据,在互聯网时代这种数据已经成为接受的依据,动辄上亿上千万的流量数据,似乎说明了“接受”的事实。行为接受是文化接受的表征和表象;心理接受则是个体心理接受的真实感受和认知。
四、结语
当前,我国在对外传播的“自塑能力”上正在不断提升,而考量“自塑力”的时间维度,要在及时性上凸显自塑能力。及时发声、及时传播、及时转化,是跨文化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今再也不是“一经译十年”的时代,如果不及时发言、不及时进行传播,不快速实现“跨”向“转”的互动转化,那么,国家形象文化形象就会被他塑所挤压。让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关键在于加强我们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要在真实性上凸显自塑能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跨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生命线。一个“可信、可亲、可爱”的中国,“可信”是第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尽早尽快占据话语主动权,以真实可信的新闻事实,构建中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N].人民日报,2016-2-25(24).
[2] 史安斌,盛阳.从“跨”到“转”:新全球化时代传播研究的理论再造与路径重构[J].当代传播,2020(1):18-24.
[3] 吴献举.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逻辑及传播策略[J].中州学刊,2017(5):164-169.
[4] 罗多弼.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比较文化的研究.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2017)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专题资料汇编[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刘俊裕.“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宏观历史视角下中国与欧洲文化政策的后设文化逻辑[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5(1):93-117.
[6] 王志强.跨文化诠释学视角下的跨文化接受:文化认知形式和认知假设[J].德国研究,2008(1):47-5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