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如山
摘要: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项读者依靠已有知识,有意识的运用阅读策略,有效的预测理解所读语篇意义的认知过程。语篇分析理论的问世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的方法,能使学生从孤立地理解词汇、句子中走出来,最终达到“先见林后见树,既见林又见树”的目的。我们力求通过研究语篇分析改变这种现状。
关键词:阅读 阅读教学 语篇 语篇分析
一、阅读的概念
阅读是对外来视觉信号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用眼睛的移动、注视和回视获取直观信息,而对直观信息的加工充满了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辩认、记忆、回忆、联想、分析、综合、推理、预测,甚至再创造等。 阅读是有目的和有理由的。在大部分情况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综上可得出,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
二、语篇分析理论与语篇教学
(1)语篇分析理论。既重视语言点也重视语篇的整体结构,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和作者相互交际的过程。语篇分析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探讨与语篇生成和理解相关的因素;二是:从篇章结构的内容出发,寻找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是训练学生从语篇角度理解作者的意图,对文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语篇教学可以让学生最大量得获取文章所传递的信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语篇教学与阅读教学。在语篇教学中,对课文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应在三个层次上进行:①篇章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教师应放眼于整个文章结构。例如: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其中包括:作者是怎样开篇、怎样结束的,表达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主题段落所处的位置,各段落的大意以及相互之间的语篇关系和作者的意图、情感及写作技巧等。②句子层次。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例如,在某一段中,哪一句是表达段落大意的主题句,它与其它句子之间的关系。③词汇层次。指段落中一些重点词、关键短语以及某些语言点的分析和讲解。
(3)语篇分析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①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英语阅读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获得文章信息并理解文章内容。语篇教学法更注重文章语言的使用,引导学生查找文章的主旨大意,辨別主次要信息和干扰信息,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推理的综合能力,进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②有助于语篇中关联语义的理解。一篇文章中通常包含表面语义和深层语义,即关联语义。关联语义需要学生运用分析推理得出,它是语篇意义中无形的一层网。语篇分析的运用有助于全面理解文章的内涵,捕捉深层的关联语义,把握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③有助于学生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得出的阅读信息和一些词汇语法意义。合理地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有助于学生活跃思想,主动去思考分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三、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1)提供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information)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语篇。通过类比的方法分析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这样的方式入手有助于调动学生和老师的潜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另外平日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各国(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方面的书籍资料,建立起丰富的内容图式网,以开阔眼界,扩展知识,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2)分析结构,指导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语篇体式,这里是从文章表达方式角度出发的,有叙述性,描写性,议论性,抒情性,说明性文字篇章的划分,各类语篇有其一定的独特性,表现在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上。课堂教学中首先是引导学生划分意义段进而概括每个意义段的中心意思,抓住中心句(topic sentence),然后把全文按引言(introduction),发展(development)及结论(conclusion)作进一步的逐层归纳总结,以使得学生从整体结构上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全貌,获得了文章所传达的完整信息。
四、关于语篇分析的几点思考
(1)语篇知识是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它可提高阅读的熟练速度,培养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测试在各种考试中又占很大的比重,获得应试技巧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悟生活的美,懂得感恩,学会善良,语言综合能力和知识储备都得到积累和锻炼。
(2)语篇分析离不开课堂。在课堂上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能让学生掌握语篇分析的技巧,减轻了阅读困难。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语篇的铺垫、课堂氛围、小组讨论与探究等方面狠下功夫。重视课堂依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以上几个步骤基本上贯穿了阅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鉴于学习者语言功底和交际能力的差异,教师所采取的方法应因人而异,但总的模式是一致的——把握整体,充分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只要运用得当,长期坚持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以及综合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玉红。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83-184
[2]何继红。德禄语篇结构的类型、层次及分析模式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74-75
[3]周玲,李瑛。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评论,20164128-129作者刘丽丽单位湖北警官学院
[4]戴维华。语篇分析中的语言分析和篇际分析[j].外国语,.2000,(1).
[5]陆秀华。浅议大学英语教学的语篇分析与阅读[j].高教论坛,2003,(3).
[6]苗绣楼。论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肖陆锦。注重语篇分析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效果[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1).1B7CB290-21F6-4747-A092-4D6A15BB37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