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红霞
作为老师我们常常为学生的厌学、叛逆、逃学等问题而头痛,常常为学生不守课堂纪律,不愿意主动学习而大伤脑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激发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有了内驱力,教师在学生教育的问题上就会游刃有余,无比轻松。但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呢?
一、榜样示范法引领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激发学生内驱力
对于榜样示范的作用,乌申斯基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教育的力量只能来自人的个性源泉,只有个性起了作用,才能培养人的个性,榜样就能唤醒人的个性。" 教师运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英勇事迹教育学生的方法,就称作榜样示范法。学生年龄幼小,思想品德的可塑性大,他们模仿性强,富有理想,有上进心,学生愿意模仿那些在他们看来很有意义,能增强他们自尊心的模范行为。因此,榜样示范符合少年的心理特征。我们大家熟知的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时候他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但学习始终是枯燥乏味又辛苦的,久而久之,唐伯虎就不怎么刻苦了,认为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沈周看在眼中。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却怎么也打不开,原来他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一幅画。画非常的逼真唐伯虎竟然一点也没有察觉,他非常惭愧,这才发现自己的绘画技能远不如自己的老师,从此以后他以老师为榜样,不辞辛苦的勤学苦练,耐住孤独和寂寞潜心学习,最后终成一代大师。所以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然后用学生喜欢的榜样故事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最后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明确奋斗的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品尝成功法让从而激起学生的内驱力
学生从树立人生信念到实现人生目标这个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动力过程。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如果让学生不断品尝失败的苦涩,他们觉得信念就像美梦一般难以实现,在一个个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以后,学生看不到成功的曙光,就会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甘于落后。相反,如果让学生不断品尝成功的快乐,就能极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内驱力,强化确立信念的需求并累积到经验,而这种经验使他们哪怕以后遇到困难,也能凭借这种经验在黑暗中看到希望的光明,最终获得成功。为此让学生不断品尝成功的快乐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低起点,多台阶,小步快跑。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的内驱力
(1)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观、是非观和审美观,有自己个体特有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 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帮助学生学习,这样,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里,学生就会怀着感激的心情对待学习,对待生活。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是博学的长者,在和学生交往时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对学生充满爱心。通过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优秀的教育者都在强调“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说:教育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推动。教师要与孩子相处融洽,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上有着极强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去理解学生,宽容地对待他们,允许他们犯错,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受到老师的浓浓爱意。在与老师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时时处处都包裹着贴心的关怀和浸润,学生就会逐渐爱上这个世界,开始探索世界,想赢得老师的赞许与肯定,就自然会有了学习的后天动力。
(3)说理教育的方式规范学生的行为。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认识,用以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方法。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班会活动、晨会课、黑板报、广播站、手抄报、电影系列化教育等育人阵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来规范学生的理想信念,以保证学生用正确的信念来指引人生之路。
四、带学生走进阅读、走进自然、爱上运动
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和身体同生同长。孩子可以从阅读中得到欢乐,使身体放松,也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力量,让自己继续前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认识自己,矫正自己的言行。如读《海伦.凯勒》后学生学到了海伦:”刻苦努力,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大量阅读充满正能量的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也给学生注入了精神粮食。
大自然的美丽、神奇、纷繁、深邃中蕴含着无限大的能量,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大自然拥抱,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就能够从大自然中感受到莫大喜悦和力量。学生会在这种力量中,放松自己,感受自己,认识自己……大自然也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头,也是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源头。
体育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格。学生可以从体育活动中收获坚毅、活力,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坚持和克服困难,并把这种品质迁移到学习中来。
五、家校配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课堂、课间活动之中,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首先对学生持认同的态度,然后再加以多次的引导,最终让其积极主动的调整、改变和提升,用这样的办法帮助学生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除此以外,教师作为树立学生人格的引领者,还要和家长取得联系与沟通。家庭是世界上最小的组织单位,但也是最温暖的组织单位,是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的作用习习相关。作为父母,在孩子理想的树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父母引导得当,孩子的理想会很快健康的建立起来。父母引導错误,甚至无所作为,孩子的成长必然受到坏的影响。因此,搞好家校共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内驱力的有效策略。
实践证明,上述培养学生内驱力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思考力、独立力,行动力。有了内驱力后,学生由以前的家长、教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从此班风正,学风正,教师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