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婕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在“新高考”大环境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如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证实等,仅能牢记历史书上的内容显然无法应对“新高考”的挑战,需学生能将历史知识化为己用。反思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元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获取信息并加深认知的学习方法。通过反思自学学生可创设历史知识体系,为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给予支持。本文通过研究反思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略,以期为提升高中历史育人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1-0126-03
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Reflective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ZHANG Jie (Chengxian No.1 Middle School,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needs to cultivate students' historical literacy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uch as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cal evidence, etc. It is obviously impossible to keep in mind the content of the history book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ble to use historical knowledge for their own use. Reflective learning refers to a learning method in which students acquire information and deepen their cognition through reflection on the basis of metacognition. Through self-reflection, students can create a historical knowledge system to support the use of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o solve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reflec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high school history education.
【Keywords】Reflective learning;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新課程标准引导教师为学生搭建探究、合作、自学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反思是学生学习一环,是剖析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成果的有效举措,反思的深度、广度对学生学习效果会带来影响,通常二者为正相关,反思深刻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在高中历史课上学生需积极反思,在此基础上探究、提问、理解所学内容,然而有些教师却不善于引导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性学习效果欠佳,影像高中历史育人成效。基于此,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探析学生在历史课上反思性学习的良策显得尤为重要。
1.概述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为“元认知”(反省认知),该理论包括超认知、监控认知、反省认知等部分,是学生检查、评估、调整等学习行为的起点,元认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思维模式会产生影响。元认知与认知存在区别,主要源于元认知的对象具有抽象性、内在性,是学生主观选择的,元认知可对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学生可根据学习目的转变学习思路并制订学习计划,还能随时采取行动修正有关计划,最终达成自学目标,这说明元认知将求知自主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元认知对学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在自学过程中会产生差异认知,主体认知水平对认知结果带来影响;二是学生在任务式学习中受资料、实践等方面的影响,在完成更难、更多的学习任务同时可得到认知结果并对固有认知体系加以扩充;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兴趣、能力等方面对认知活动影响较大。“元认知”是反思性学习的支点,学生需在“元认知”支持下制订反思性学习计划,在学习实践中接受监督与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节反思性学习策略,继而获得良好的元认知体验、掌握更多知识、提升自学能力。
2.反思性学习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带来的积极影响
(1)加强认知迁移
高中生对历史学科并不陌生,部分课程在初中阶段接触过,通过认知迁移能实现自学目标,使历史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同时能减轻历史学习压力。基于此,学生要在历史课上反思性学习,对比分析新旧知识的差异,赋予历史认知体系发展性。
(2)主动学习实践
反思性学习以学生为主,学生认知能力、基础、方法等内容将成为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条件,这为学生历史课上积极求知提供均等机会,以免历史教学倾向于核心素养较强的学生,这使每个学习成长阶段的学生均可主动学习实践。例如,教师在进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时可设置思维导图,把隋朝建立南北统一、隋朝经济建设、隋末起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视为导图的关键词,还需将唐代民族关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朝覆亡、五代十国看做导图分支,为学生反思性学习指明方向。其中,学生回归本课内容、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反思性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思维导图的完整度与学生反思性学习深度有关,有些学生仅按照固有导图归纳总结,还有些学生则细化导图分支,以藩镇割据为例,从形成、权力、影响三大思路切入进行反思性学习,使学生历史知识体系更加健全,在主动学习中加深知识印象,继而提高反思性学习法的育人有效性。
(3)提高自学效率
学生若想强化历史核心素养,如史料证实、唯物史观等,需将历史知识与主观认知关联在一起,能围绕具体问题有理有据的阐明观点,助力学生应对“新高考”挑战。学生反思性学习颠覆了教师知识灌输为主的育人模式,这能提高学生历史知识自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宋辽夏金元的文化”教学时,可在学生自学的同时将探究性问题写在黑板上,如“鲁迅先生认为宋代文人之为怪志,其传奇无独创性,用俚语著书,写‘白话小说’,这说明了什么”“理学家倡导‘存理去欲’‘成贤成圣’‘齐家平天下’,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等,继而使学生可在历史问题驱动下自学反思,掌握用历史知识论证求理的自主权,同时不在已经理解的问题上花时间,集中精力分析对自己来讲存在难度的问题,满足学生历史个性化反思性学习需求。
3.高中历史课上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原则
(1)探究性原则
反思并非仅是回顾或回忆,亦是在思考中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使学生认知体系及知识结构得以重构,这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基于此教师需增强高中历史课的探究性,推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究—问题的解决”育人体系,通过探究加强反思,助力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获得良好的反思性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进行“明清经济与文化”教学时可播放一段视频,而后引导学生自学并从视频中挑出错误,发现视频与历史逻辑不符的部分,如“中书省在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已经引入”等,继而依托视频实现探究性反思学习目标,还可培育学生史料证实、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2)发展性原则
常规性学习要求学生用经验、学习基础等条件求知,求学方式简单且具有重复性,其目的是“学会知识”,在意学习结果,反思性学习是复杂且持续的探究性、理性、生本性学习过程,其目的是“学会学习”,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确保学生能通过反思性学习拔高核心素养。基于此,高中历史课上学生反思性学习要具有发展性,将历史知识串联在一起,在现有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的支撑下反思性学习,还需发展史料证实、唯物史观等能力,继而落实高中历史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教学时,可率先指引学生讲一讲这段历史,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唤起学生对“鸦片战争”历史知识学习的记忆,在此前提下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形势对战争的影响以及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培育学生史料证实及时空观念等历史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将德育渗入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活动,继而助力学生在历史反思性学习中全面发展。
(3)创新性原則
反思性学习与常规性学习的差异在于学生可自由的学习,运用任何能驾驭的方法求知,在元认知支持下思考、观察、分析,有创造性地理解与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规律、揭示本质、优化思维、拔高能力。反思性学习助力学生知行合一,可以想到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想法,积累元认知经验,为进一步创新实践提供依据。例如,教师在进行“辛亥革命”教学时,可抛出趣味性、探究性兼备的话题——怎样能改写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并创造性思考,穿越时空走入这段历史,从纪录片、教材、书籍等渠道搜集可以佐证设想的资料,继而强化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创新性思考与反思性自学不可脱离历史学科,要发挥教师指导的作用,以免学生思维过于发散偏离学习正轨,继而保障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效果更优。
4.学生反思性学习历史知识的阻力
首先,学生反思性学习与当前部分教师的育人思想存在冲突,教师不放心学生自省反思与自主创新,加之高中历史任务重、时间紧,教师要在课上争分夺秒,很难抽出时间让学生反思性自学,教师育人思想有待调整成为阻滞学生反思性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因;其次,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方法单一有碍学生深度思考、趣味探究、能力优化,虽然问题启发、案例导入利于学生反思性学习,但存在育人形式僵化的问题,这不利于多思路强化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效果;最后,高中历史反思性育人体系欠佳不利于提高学生自学效率,这与家校联动力度较弱、社会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学情共享低效有关,阻滞反思性学习活动在高中历史课上的组织与创新实践。
5.反思性学习法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的路径
(1)思想优化,为基于反思性学习的高中历史高效育人奠定基础
除在历史课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外,历史教师还可推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使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时,可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组织学生社会实践,通过调研的方式用实例、数据等内容证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改革开放的身影,在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思路下指引学生反思性学习,把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性认知转变为反思性学习动力,使学生能用唯物史观剖析客观事物,洞悉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深入掌握历史知识,继而提高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法应用的有效性。
(2)丰富教法,多渠道落实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目标
为使高中历史课上反思性学习法更具育人作用,教师要丰富教法,深挖反思性学习法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潜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时,可采用“信息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率先将绘有全球航线的地图展示在电子白板上,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激活学生的元认知,助其反思性学习,在此基础上发挥小组合作探知的优势,鼓励组内成员围绕历史问题反思性学习,如“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航路开辟有何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与全球航路开辟有何不同之处”等,使各组反思性学习能始终育人为本,在反思性学习活动中达成一致并掌握历史知识,其中各组无法消除歧义的问题可作为师生互动的支点,为教师指导学生反思性学习提供依据,助力学生激活反思性学习思维,共享历史合作探究学习成果,营造生态化的反思性学习氛围,为学生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助力。
(3)体系完善,助推反思性学习法应用与发展
首先,历史教师要增强反思性学习法的渗透性,通过教学设计为学生反思、探究、协作、自学提供更多机会,使反思性学习活动可成为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其次,历史教师要做好作业设计育人工作,比如,在完成“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教学任务后,可组织学生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写演讲稿、绘制手抄报、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多思路解析国际局势,树立合作共赢、文明互鉴、全球化发展的意识,在学生做作业的同时指引其反思性学习,同时培育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历史素养;最后,历史教师要懂得利用校外资源,指引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对先秦、唐宋、明清等历史朝代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可在赏析红色油画、红色戏剧、红色歌曲的过程中回顾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继而优化反思性学习体验,有效引入校外历史教育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家校合作是学生反思性学习体系延展的关键之一,家长不应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历史学习压力,要给学生反思性自学空间,关注学生历史素养的动态发展情况并与教师共享学情,为家校联动解决学生反思性学习个性化育人难题给予支持,继而将学生反思性学习实践的场景深入日常生活,为学生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素养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良机,在教育体系完善的前提下助推反思性学习法应用与发展。
综上所述,反思性学习法在高中历史课上的有效应用对学生来讲具有加强认知迁移、主动学习实践、提高自学效率的积极意义,还可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如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推行创新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还需在课上优化育人思想、创新反思性学习法、完善教育体系,继而在落实历史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玉红.实施探究学习,灵动学生智慧——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反思[J]. 新课程,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