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策略

2022-05-10 07:50李佩佩
民族文汇 2022年1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李佩佩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高中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下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将自己从传统课堂中“知识搬运工”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以“启发者”的身份,结合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知识特点,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最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主要指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一些适应未知环境所展现的基本素养,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复杂生活中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和关键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学生首要考虑的一项工作,也是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社会需求。因此,本文将在立足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展开分析和探索。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兴趣,自我调控能力弱

第一,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在具体的中学学习体系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且数学知识相互渗透、彼此相连。学生唯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学、非常枯燥,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致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第二,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弱。面对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主要是一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自己喜欢的学科中,甚至追求完美,导致数学学习的用时比较少。另外,部分学生因为对数学教师不喜欢,致使其逐渐厌烦数学这一学科,最终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偏科现象。

(二)教学理念滞后

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多数高中学校的教育来说,依然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研究不够全面、深刻,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偏离现象。同时,在这种狭隘、滞后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依然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致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提升策略

(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给学生落实相关教学活动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统观当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面的学科教学,教师在落实授课工作的时候,都难免选择直接的授课方式。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一种通病呢?笔者认为是因为高中阶段教学任务比较紧,所以教师就会采用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掌握最多的知识。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所构建的课堂教学环境相对来说也会比较枯燥,无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影响。例如,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中,诱导公式和圆的对称性有着密切关系,从圆的对称角度进行分析,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将三角函数值的关系转化成锐角三角函数的数值问题,体现数学学科的转化思想。同时,通过学生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探究中,教师采取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类比归纳,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对于任意角的正余弦、正切值是如何界定的?终边相同的同名三角函数数值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三角函数,并且计算出三角函数的数值,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结果,结合具体三角函数正余弦和正切值的计算引入新课知识。之后,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讲解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根据三角函数知识开展计算练习。通过学生的计算,巩固课堂知识,掌握三角函數的单位圆定义以及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运用正确的解决方式。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的方式加强新旧知识练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实现知识迁移。

(二)采用主题思考的方式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落实相关教学工作的时候,能够看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这一方面本身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但是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所以不容易形成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动地进行课程知识接受。即便是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被动接受课程知识的能力,可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能够展现出来的积极性也就可见一斑。例如,教师在教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时候,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集合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运用数集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归类的角度入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PPT上给学生展示一系列不同的事物,让学生尝试进行归类。在学生归类完成之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演示什么是集合。从而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并思考“两者之间的差异”。然后教师让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自己对相应知识的看法与联系,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之中,形成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以此来推动学生知识水平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所谓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达到一些数学核心素养有关内涵的具体目标要求,来完成教学的这一过程。这些目标概括性地来说,就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应该如何自我学习数学的能力,并能够自发地去寻找与整合有关数学各类知识点,做有效串联,形成数学知识链,推动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祥忠.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

[2]徐茵华.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策略初探[J].青海教育,2020(03).

[3]张祎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