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对策

2022-05-07 09:40冀芹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疑难问题药品检验处理对策

冀芹

【摘要】本文研究药品检验中的疑难问题,包括原料药晶型问题、药物装量差异问题、供试品引湿性问题、药物分层问题、过滤材料吸附问题、易分解药品操作时间问题与药品试剂纯度问题等,列举处理对策。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药品检验;疑难问题;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2--01

引言:

药品与人们的身體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大众物质水平日益提升,对药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药品检验程序亦变得越发复杂,一个细节出现问题,也会严重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因此相关工作者应加强对药品检验疑难问题的研究,采取合适措施,提升药品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原料药晶型问题

原料药晶型影响着药品的外形与红外特征,晶型不同会导致药品红外图谱与对照图谱出现误差。通常情况下,采用对照品同法进行处理后,还应依据供试品测定进行测验。如对盐酸地芬妮多片的检验,首先应取少量细粉,加入沸水,待充分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在这一过程中,须注意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若冷到50oC后开始用自来水冲洗,会影响药品含量,重新煮沸后,药品的质量也不会恢复,原因是盐酸地芬妮多片溶于沸水后,某些特殊晶型需经自然冷却处理,自来水冲洗会导致一部分结晶被析出,难以再次溶解,进而影响药品检验。

二、药物装量差异问题

部分药品的平均装量会影响药品含量,在检查装量药物时应注意。如粉针剂,灭菌粉末是由减压冻干技术工艺制成的,瓶内压强通常略小于大气压,因此在检查这一药品时,应注意瓶内外压力是否平衡[1]。除去铝盖、干燥后,应放出瓶内负压,控制内外压强至平衡状态,之后再进行对整瓶质量的称量,在内容物除去、干燥后,再称量空瓶质量,最终得出内容物质量。

三、供试品引湿性问题

对灭菌粉剂、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钠等药物的检验应注意引湿性。若引湿性较强,采用常规取样方法,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因药物在吸湿后,会出现含量降低现象。因此对于这些药物,应采用整瓶取样方法进行取样,以杜绝测量误差。

四、药物分层问题

胶囊制剂内容物的生产工艺通常分为制粒与不制粒两种,前者均匀性较好,后者的主料与辅料易出现分层,在进行药品检验时,应充分注意。如某厂生产的诺氟沙星原料,生产投入量为100%,在检验时,几个实验室给出的检验结果却完全不同,有103.5%、116.7%、118.9%。经分析,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主药粉末与辅料粉末的分层,质量较轻的辅料会沾在胶囊壁上,在进行装量时,若不抖尽胶囊壁上的粉末,会导致检验结果偏高。若只取沾在壁上的粉末进行检验,会得出仅占标示量42.2%的含量,若不加入沾壁粉末,含量测定结果又会高达119.5%。由此可见对于未制粒的胶囊内容物,在检验时,应高度注意分层现象,同时药企也应加强对制粒工艺的改进。

五、过滤材料吸附问题

检验固体药品时,应注意过滤材料吸附问题。通常情况下,可选用吸附性小的过滤材料进行过滤,也可采用合理方法,尽量减少吸附影响。对于吸附性强的药物,在弃去初滤液量不足的情况下,铝材易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导致检验结果偏低。

以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检验为例:实际操作中,在查看释放度时,会设置若干个取样时间点,如分别在1h、6h与12h时,进行取样过滤,经测定发现,药品释放度普遍偏低,且每次取样的偏低程度不同。经分析,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药品对滤膜的吸附性过强,取样是按照5ml的量进行操作,弃去初滤液有限,因此难以消解这种吸附影响。再次测量发现,弃去少量初滤液,与弃去足量初滤液相比,测定结果偏低10%,用一次性过滤器进行检验可取得不错效果,也可解决滤液损耗问题,最终决定增加药品取样量至10ml,将弃去初滤液打回到原先的溶出杯中,将剩余2ml注入液相测定用样品瓶,消除吸附影响。

由此可见,若被检药品的吸附性很强,应弃去足量初滤液,让滤膜达到充分饱和状态,在进行多倍取样、测定的基础上,增强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六、易分解药品操作时间问题

对于分解性强的药品,在检验时,务必关注操作时间。如对降压药物硝普钠、注射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硝苯地平的检验,药物在见光后很容易分解,在检验时,应在液相进样前,进行稀释操作[2]。若同时稀释供试品与对照品,会出现如下问题:对照品分析完毕后,大约过了1h,此时样品的含量大约会降低3%,影响药品检测结果。由此可见在进行溶出度测量取样后,应快速冷却药品,再进行稀释,之后进行测量,若将药品长期放在室温中,待其自然冷却,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七、药品试剂纯度问题

对于在水中难以溶解或不溶解的药物,以及以乙醇等溶液作为溶剂的药物,在检验时易出现溶出量偏低的情况。如尼莫地平不溶于水,但却可在乙醇溶液中溶解。若将分析纯乙醇作为溶剂,会导致溶出量偏低,若将分析优级纯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又会导致溶出量偏高,因此在检测一些难溶于水的药品时,应分析溶剂纯度对溶出度的影响,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检验阿尼西坦胶囊的含量时,用分析无水乙醇作为溶剂,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用优级纯无水乙醇作为溶剂,会导致测定含量偏高,因此在使用乙醇等溶液检测药品时,还应注意溶液纯度对药品含量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药品检验是药企生产药品的最终环节,是相关部门监督药品质量的主要措施。为提升药品检验的准确性,相关工作者应加强对药品检验疑难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各种检验资源的应用,以提升药品检验的准确性,保障大众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刘素如.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中国处方药,2021,19(06):23-25.

孙筱.药品检验中正确采用和执行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190.

猜你喜欢
疑难问题药品检验处理对策
利用“去长补短”策略,化解高中化学电解池中电解液浓度恢复的疑难问题
信用卡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巧用吉布斯自由能化解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的疑难问题
私人取证的法律边界如何确定
高效液相色谱概述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以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