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琴勇
【摘要】目的:分析活髓保存治疗在年轻恒牙炎症牙髓治疗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10-2021.12月,2年内收治的68例恒牙炎症牙髓治疗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根管治疗)和治疗组(34例,实施活髓保存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牙根可以继续生长发育,更有利于保持牙齿的正常功能。结论:活髓保存术治疗年轻恒牙炎症牙髓可以为牙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持牙根继续生长发育,有较高研究价值。
【关键词】活髓保存;年轻恒牙;牙炎症;牙髓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2--01
牙髓是一种富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可以作为牙齿的感受器用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年轻恒牙牙根的良好发育离不开活性牙髓,年轻恒牙的牙髓进行保存治疗,为牙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还可以使牙本质再生,对牙齿的正常功能的使用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中,即分析了活髓保存治疗在年轻恒牙炎症牙髓治疗中的研究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9.10-2021.12月,2年内收治的恒牙炎症牙髓治疗患者6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10.25±3.18岁)和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10.32±3.07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根管治疗,治疗组则实施活髓保存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根管治疗
患牙部位实施局部麻醉后,开始实施根管治疗。治疗时需要让炎症牙髓失活,彻底去除坏死的牙髓以及炎性牙髓,最后进行髓腔充填。
1.2.2活髓保存治疗
术前拍口腔X线片,确定患者龋坏部位,折断情况,以及患牙牙根发育情况,在口腔局部麻醉下,用挖匙或有高频电刀切除感染牙髓,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患处,尽量做到无菌,用氢氧化钙或MTA覆盖隔离。
对因龋露髓患者,首先用2% 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去净腐质,清理龋洞,根据牙髓炎症的性质程度,切除露髓处周围 1 ~ 3 mm牙髓组织,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直至有血渗出。在近牙髓处放氢氧化钙或矿物三氧化聚合物(MTA),氧化锌垫底,充填观察。
外伤外露髓患者,是采用局部牙髓切除术,彻底去除坏死的炎症牙髓,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在牙髓断面覆盖氢氧化钙或矿物三氧化聚合物(MTA)并以氧化锌垫底,定期检查患者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牙根生长发育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牙根继续生长发育率61.76%。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58.82%,x2=4.533,p=0.0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明显低于对照组47.06%,x2=4.121,p=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类牙齿的萌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婴幼儿时期的乳牙,第二阶段是青少年时期的恒牙。牙齿是脊椎动物高度钙化组织,恒牙是人类最后的牙齿,需要一直使用一生。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牙科疾病,由于牙齿本身特质的限制,最广泛应用的根管治疗,也具有明显局限性。因此需要探索更优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根管治疗在治疗牙髓炎症的时采取全面去除牙髓的方法,让牙齿失去了继续发育的必要条件。治疗后患者牙齿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而活髓保存治疗则是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牙髓,通过治疗改善患者牙髓病症,让牙齿可以患者牙根可以继续生长发育[1]。两种治疗方法各有所长,在对其进行评价时,要从治疗的需求出发。根管治疗是去除牙髓,操作简单,但是对牙根的生长发育是毁灭性的影响。而活髓保存治疗是通过最大程度保存牙髓,保留牙齿的生长发育的功能[2]。活髓保存是在原有根管治疗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保留牙髓,给到患牙一次继续生长发育的机会。本研究显示,活髓保存治疗成功率更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符合牙科疾病治疗的要求。
综上所述,活髓保存术治疗年轻恒牙炎症牙髓疾病,可以保留牙根生长发育功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研究价值。
參考文献:
[1]陈嘉琪,董艳梅. 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01):95-100.
[2]钱芳,李琴,许维刚. iRoot BP Plus在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21,30(04):2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