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视角下纪录片字幕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分析
——以《大数据时代》为例

2022-05-06 00:40黄东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源语译员字幕

黄东花,赵 提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昌330013)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受到海外观众的好评。其中优秀的字幕翻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纪录片《大数据时代》是中国首部大数据产业题材纪录片,该片主要讲述了人们如何把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利用先进大数据技术为民造福。片中包含着独特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如果没有优秀的字幕翻译,外国观众就很难感同身受,也就体会不到中华文化的精深所在。本文以国产纪录片《大数据时代》为例,运用释意理论对该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浅析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以期给纪录片字幕翻译提供助益。

二、释意理论和字幕翻译

释意理论是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与玛利亚娜·勒代雷提出的,释意理论核心观点为:“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1]塞莱丝科维奇认为,释意理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之为“交际与释意理论”[1]。因为研究对象不只局限在“语言”层面,更多是从“交际”的层面来对口译行为进行研究的,并深入剖析口译过程中“意义”是如何实现传递的。塞莱丝科维奇曾说:“翻译首先是人类的交际行为。在自然的交际活动中,语言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因此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的意义,而不是语言。”[2]在对翻译本质的深度剖析的基础之上,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口译三角模型就诞生了,如图1所示。分别为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理解是口译的第一步,译员不仅要明白讲话者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讲话人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第二步就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所谓“脱壳”是指译员脱离源语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源语的主要内容。第三步为重新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译员要考虑自己采用的意义能否准确地将源语源语信息呈现出来,能否准确将源语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呈现出来。

图1 口译三角模型

字幕翻译就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译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其本质就是原声口语浓缩的书面译文。在观看纪录片时观众接收到的信息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补充的结果,其中包括旁白、背景音乐、动作等等。因此字幕翻译应该做到通俗易懂,这样观众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的内容。针对其中的文化负载词,译员应在充分理解具体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策略翻译。

三、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的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3]奈达认为文化负载词包括生态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五类。[4]生态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个语言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地理,如“不到长城非好汉”。语言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个语言的语法特征和音位特征,包括歇后语、谚语、习语等。“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就属于此类别。物质文化负载词指某个语言文化群体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特点。比如:“衙门”“麻将”等。宗教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一语言宗教文化特点。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甚为深远,因此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说法。社会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一语言群体特定的习俗,如在中华文化里红色代表喜事,但在西方国家里,红色就是坏事的象征。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大数据时代》属于信息科技型纪录片,主要讲述大数据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片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包括成语和习语。成语有四字成语和八字成语,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故事,成语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不但言简意赅,而且文化内涵丰富。第二类为俗语。俗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反复劳动实践中的总结,都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各种经验的总结,俗语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俗语也是中华文化负载词中很独特的一份子。对于译员来说无论哪一种文化负载词都是翻译路上的拦路虎。译员首先需要表达出其深层意义,同时要符合字幕翻译的特点,再者要减少观众的理解困难,需要译员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

四、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还体现在文化方面,因为语言本质上是文化的载体。中英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会导致翻译空缺现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考虑以下原则:第一,源语言词汇中的隐含意义应当转换为非隐含意义;第二,词汇意义比词汇形式重要;第三,一定要考虑文化负载词所处的外部语境。

1.意译法

意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原文形式[5]。意译强调各自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负载词,在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的同时还能让目的语观众产生跟原语观众同样的联想。

例1: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正在悄然改变。

译文: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model of living at the mercy of na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s quietly changing.

此句介绍了纪录片《大数据时代》中人们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时出现的一个汉语成语,“靠天吃饭”。这个成语出自《儿女英雄传》,指依靠自然条件来过日子。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多元交汇,精耕细作”,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根基,其悠久历史与技术成就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影响巨大。[6]拥有本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源语观众对这里的“天”很熟悉,但是目的语观众由于缺乏背景知识就会对这个文化负载词感到很困惑。中国古时候农业文明发展先进,古代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他们不能像现代人一样可以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准确监测利用天气,只能被动地依赖大自然来生活。所以译者绝不能简单地把“天”翻译为“heaven”,根据释意理论先脱离语言外壳然后采取意译的策略将“天”翻译为“nature”,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还能让目的语观众产生跟源语观众一样的效果。

例2: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译文:Hunger breeds discontentment,food is the paramount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此句介绍了纪录片《大数据时代》中人们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时出现的一个汉语成语,“民以食为天”。此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意思是人民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中国古时候农业文明发展先进,农业生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拥有本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源语观众对这句话很熟悉,如果译者把这句话简单地翻译为“people consider food as heaven”,目的语观众由于缺乏背景知识就会对这句话感到很困惑。所以译者根据释意理论先脱离语言外壳然后采取意译的策略翻译为“Hunger breeds discontentment”,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还能让目的语观众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意思。

2.直译法

直译,即按照源语的字面意思进行语义释意。翻译文化负载词,直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语言特色,但是直译需要考虑不同观众的文化背景,确保译文在保留特色的同时为听众所理解。

例3:读懂抽象的医学影像是每个医生长期学习和实践磨炼出的技能。这些经验都是医生的个人专属技能。对于机器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译文:Reading abstract medical images is a skill that every doctor has learned and practiced for a long time.So,these are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doctors.For a machine,these experienc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ut not be expressed.

此句介绍了纪录片《大数据时代》人们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时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出《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思是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如果翻译为只能用心感受,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会让目的语观众迷惑不解,而且字幕出现的时间有限,直译比较符合观众的瞬时理解,达到特色文化有效输出的目的。

例4:李胜团队所付出的努力也将功亏一篑。

译文:The efforts made by Li Sheng’s team will be just one step short of success.

此句介绍了纪录片《大数据时代》中人们将大数据应用于防治自然灾害时的一个成语。功亏一篑最早出自《尚书·旅獒》,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根据释意理论脱壳然后直译为“be just one step short of success”可以帮助观众瞬时理解这个汉语文化负载词,达到有效输出文化的效果。

3.音译加注法

由于两种文化不同,会导致源语的某些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或类似的表达,这样就会造成翻译空缺现象。音译加注即直接对源语表达进行音译的同时加一些注释,这样可以保留源语的独特文化特征,准确地传达源语文化信息,又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异国文化。由于字幕翻译限制因素比较多,要注意加注的内容通俗易懂即可。

例5:这50亩稻田是他全家一年的主要经济来源。

译文:The 50 mu(a unit of area,1 mu is around equal to 666.667 square meters)rice field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income for his family for a year.

此句介绍了纪录片《大数据时代》中人们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时出现的一个特色单位词。“亩”是中国古代沿用至今的土地面积单位,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英语的面积单位并没有这个说法,因此译者翻译时要注意区别。为了让目的语观众可以有效理解,笔者把“亩”直接译成汉语拼音“mu”,并在后面加注“a unit of area,1 mu is around equal to 666.667 square meters”,这种翻译方法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独特特征,又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理解其深厚的意义。

例6:就在老刘担心稻瘟病即将大规模爆发之前,他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译文:Just before Lao Liu(Old Liu)was worried about the outbreak of rice blast,he welcomed a group of special guests.

这里的农民刘宾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中国为了表达尊敬,或者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对上了年纪的人一般称呼为老加姓氏,这里的老刘就是尊称和拉近彼此距离的称呼,但译者翻译之时要注意除了音译成汉语拼音之外还要加注以便于目的语观众和源语言观众产生同样的联想。

4.增译法

例7:我们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也是这种经验数据所凝结而成的。

译文:The 24 Solar Terms——a supplementary calendar established in ancient China for guiding farming work that we are familiar with are also condensed from this kind of empirical data.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观察中归纳总结的历法,可以准确地表现出自然节律不同的变化,它不仅用于指导农耕生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带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利用释意理论脱离语言外壳后将其翻译为“The 24 Solar Terms”,因为目的语观众不能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意义,所以译者在后面增译其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这种做法可以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核心内涵所在,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

5.替代法

乔曾锐认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用译文语言中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出原文传出的信息。”[7]纪录片翻译影响因素比较多,声音、画面、背景音乐等等都会对翻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不影响对字幕整体理解的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替代法,用目的语中最接近的自然对等语把原文内容表达出来。

例8:大数据正如锦囊妙计一般大显神通。

译文:Big data is just like a magic bullet that is showing its great worth.

“锦囊妙计”和“大显神通”是两个汉语文化负载词,“锦囊妙计”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大显神通”出自《西游记》,是佛教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英语没有汉语这样的表达,但是英语中的“a magic bullet”指轻松解决问题的良方,“show its great worth”表现大数据的重要价值;这两个英语表达在这里和“锦囊妙计”“大显神通”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释意理论先理解再脱离语言外壳,采用替代法来实现等效表达,以便目的语观众迅速理解。

五、结语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民族的文化积累与沉淀出现了许多带有鲜明民族烙印的文化负载词。而且每个民族的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都有差异,因此纪录片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翻译的时候会受到背景文化、影视画面、不同观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译者在翻译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各种合适的翻译策略把握翻译的忠实性、准确性。根据释意派理论,译员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再是表面形式而是深入理解的深层意义。所以,译员在翻译时要尽力脱离掉源语言的外壳,进一步传达其中真正的“意义”。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译员对纪录片字幕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应在全面了解并掌握自身文化及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采取意译法、直译法、音译加注、增译法、替代法等适当的方法直达语言的深层“意义”,把准确信息呈现出来,译员要充分考虑自己在翻译之时遇到的多重因素,要找到翻译的平衡点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猜你喜欢
源语译员字幕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