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红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需要落实核心素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的方式来思考知识、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会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主动分析和思考,在不断地总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规律。为了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思想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教师主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尝试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在体验中通过多渠道,从多角度思考,提高探究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和思考。
一、挖掘教材,寻找有效素材
1. 自主探究,培养数学感知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中心地位更加明确。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舞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挖掘教材,了解有效的学习素材,培养学生数感。在学生的体验中,学生会内化知识,主动加工,从表象认识深化为内涵理解。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思考,会在情境中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且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且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在对知识的探究中,学生会融入到情境中辨别方向,提高自己的空间意识,形成数学感知能力。这种方位和空间体验只有学生自主感悟和体会才能够形成深刻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在分析中就会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逐步地提高数感,了解数学符号,在解决问题中主动进行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学会自主建构模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 合作交流,提高符号意识
为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分析体验,促进学生在畅所欲言中了解数学知识,提高符号意识。学生通过积极交流,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从不同维度来探究,通过多元化探究的方式来提高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百分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数学符号,很多学生对它并不熟悉,感觉很困惑,不理解它表示的含义。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阅读:“百货大楼六月份的销售额是五月份的120%”“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小学生的近视率是19.29%,初中生的近视率是48.38%,高中生的近视率是65%”,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分析百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它有什么优点,分子是什么样的数?学生通过交流会在探究中了解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方便比较大小。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100。通过沟通,学生了解了这个新的数学符号的含义,在交流中深化认识,提高符号意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内化和理解。
二、探究教学,渗透思想方法
1. 思考分析,锻炼推理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要通过思维活动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探究数学规律,通过主动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的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在对知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斷时会主动加工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了解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9个花片,放到桌子上,将这些花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数量同样多。鼓励学生通过逻辑思考的方式来摆一摆。学生在动手体验中会进行逻辑思考,认识到每一份花片应该是3个。因势利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把6个苹果放到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情境中,学生逐步地体会到平均分的含义和内容。在积极地探究中,进行逻辑思考,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探究问题,把握知识规律,形成清晰的认识。当学生了解了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符号,并指导学生总结规律,让学生认识到“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中主动整理,积极推理,把握知识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学生会活跃思维,在探究中总结知识,在思考中理解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思维的活跃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明确其中的规律,在参与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
2. 总结归纳,建立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思想和策略,在模型的指导下,学生会运用数学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在情境中主动分析和探究。学生主动加工数学知识,才能够在探究中活跃思维,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建构出数学模式,掌握一般规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总结、多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归纳总结中能够由此及彼,掌握一般规律,快速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计算规律和方法,理解相关方法和技巧,得到计算结果。在总结中,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似,只需关注小数点就可以了。情境中,学生会主动总结,概括出小数乘法的方法,把握计算技巧。思考中学生会体会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到它和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提高理解能力。学生在体会中会建立模型,总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规律,建构出思维模式。学生通过主动体验和思考会了解解题的一般规律,建构模型模型,认识到小数乘法的基本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灵活实践。
三、训练思维,鼓励逻辑思考
1. 尝试解题,提升运算能力
数学解题是探究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也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学生通过思考主动分析问题会了解其中包括的数学知识,明确数学本质。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到运算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学生在分析中会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由浅入深地探究知识,通过发散思维和创新思考的方式来把握知识规律,提高运算能力。例如在学习《认识方程》时,教师提供方程6x=48,学生对x并不是很理解,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它表示的是一个未知数。结合以往的知识,学生可以想到要求出未知数,可以把式子改变成x=48÷6,也就是在两边同时除以6,这样学生就会得到答案。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会想到解x的一般方法就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加、减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掌握了这个规律,在计算和思考中,学生会了解未知数的一般解题方法和规律,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运算能力。运算是解题的根本和保证,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会推动解题能力的进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 问题启发,学会数据分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推理、探究的方式来理解知识,感受数学规律,提高数学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猜测,教师就要善于用问题启发学生,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加工知识,在分析中学会数据处理。例如在学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时,教师让学生思考:“我们班哪个月份过生日的学生最多?”“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学生最多?”问题会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在探究中学会调查和搜集数据。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分析,开展调查,通过主动搜集数据的方式来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获得直观的经验。学生在参与中会主动思考统计图的设计方法和统计策略,感受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积累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和客观性的理解。学生在数据加工中会理解统计图中的数据含义,明确统计图的作用,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理解,在思考中提高思维能力,突破重难点。
四、操作活动,主动参与体验
1. 动手操作,体会几何直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体验数学知识,感受数学规律。学生在体验中会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和想象,会在体验中感受数学本质,充实思维,提高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之后规定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绘制圆。学生在思考中会了解到圆的绘画方法,并学会借助直尺的帮助来绘画不同大小的圆,在动手体验和感知中了解圆的形态和大小,形成对圆的深刻认识,提高几何直观感知能力。学生在动手中会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体验中感知到圆与直线图形的不同之处,进而体会到圆的内涵和本质,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知识,进行抽象的表达和概括,在体验中主动探索。
2. 观察研究,学会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等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提高技能。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会分析和表达,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过程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体验中提高数学分析能力。学生在观察中要学会用几何直观的方式来分析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探究,融入到知识情境中,主动分析。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就可以带一个玩具小汽车,课堂上把玩具小汽车摆放在讲台上,并且让学生看到小汽车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了解小汽车的前、后、左、右面,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总之,在“雙减”政策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现,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参与中了解知识,感受规律,掌握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会把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探究过程中,把握解题规律,学会创新性思考和分析,在体验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主动感受会形成数感,了解数学符号,提高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学会逻辑思考和模型建构,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