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创新研究

2022-04-29 05:18:05于波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浅阅读融合传播碎片化

于波

摘要:伴随着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提升,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众的浅阅读,通过获取大量而零碎的信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却很少深入研究新闻内容和细节。网络背景下的碎片化阅读,让网民错把“信息”当作“知识”,系统化阅读的缺失导致受众进入了浅阅读的误区。对主流媒体的融媒体转型而言,碎片化阅读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媒体不仅要向公众传递信息,还应传递观点,判断新闻的发展趋势,弥补公众浅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碎片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探索如何消弭碎片化阅读的负面影响,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传播中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碎片化;新媒体;融合传播;浅阅读

新媒体上的海量数据,满足了网民的求知欲,尤其伴随着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传播载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被裁剪成碎片化的传播内容,简明扼要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新闻阅读成为一件十分轻松的行为。但新媒体的碎片化特点成为网络传播的“双刃剑”,在加快信息流传递和信息量创作的情况下,也让新闻信息变得片面甚至虚假,不明真相的网民容易受到误导。新媒体环境下的碎片化,既包括新闻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分布,也包括网民的碎片化阅读,这是相对于深度报道和深度阅读而言的。当然,对碎片化的评价不能够一刀切,要深入分析其利弊所在,有机融合碎片化和深度报道,让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传播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演变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扩容了传播渠道,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的演变,为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正确面对这些变化,才能够逐步完善传统媒体的不足,在竞争中求变,谋求更大的融媒体转型和发展空间。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门槛不断降低,每个网民都能成为记者、编辑。从博客到微博,互联网创作需要太过高超的创作能力,几十个字便可发布到网络平台中,这是互联网创作的第一次深刻变革,彻底改变了创作对“专业”的要求。短视频平台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创作门槛,也将大量的青少年和老年人吸引到网络平台中,虽然很多网民创作的短视频缺乏观赏性、质量较低,但低门槛的确带来了短视频平台的快速繁荣,也进一步加深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演变。[1]

其次,新媒体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载体制约,让信息传播无处不在。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和杂志,需要依赖纸质载体,广播和电视则需要依赖于电视机和收音机,并且传统媒体之间很难实现载体的相互兼容。而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4G、5G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手一部手机便能够接入广阔的互联网空间,各类手机APP能够实现绝大多数的工作、娱乐和学习功能,信息传播的障碍荡然无存,移动载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载体制约,信息传播可以实现即时传递、网络直播、线上互动,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互动能力。

最后,大数据应用导致“信息茧房”现象的加剧。在传统媒体时代和早期的新媒体环境中,人们因为过度关注某一类型的内容,而导致读者阅读的眼界和认知出现局限性,同质化的信息如同为人们包裹上了一层茧,隔绝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内容。但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茧房”并不仅仅是由个人的阅读习惯所造成的,大量的商业新闻网站和客户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以精准的算法了解用户搜索和阅读了哪些内容,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其喜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向用户集中推送该领域的新闻内容或营销信息,这就导致用户在被动中形成了“信息茧房”。[2]

二、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特点

网络是人们当前最常用的娱乐和工作工具,而新闻阅读和娱乐属性占据的地位更加核心。网络新闻阅读和娱乐行为与工作和学习不同,目的是放松心情和满足娱乐需求,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阅读与传统媒体时代的休闲阅读有异曲同工之处,阅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专业知识,仅仅是为了快乐而已,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内容和跨度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传播格局的碎片化。新媒体的竞争激烈,既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产品,也有网络巨头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发力,而民营资本和网民个体的参与,让新媒体成为竞争的红海,进而产生了官方新媒体、商业新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等一系列新媒体传播载体。每一个网站、APP、自媒体账号甚至传播链接,都具备一定的媒体传播功能,形成了铺天盖地的新媒体格局,也让网络传播变得更加复杂、碎片化。新媒体格局的碎片化,淡化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人人皆媒体”的时代更进一步催生了信息的多元化创作和传播。[3]

第二,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海量的网络信息分布广泛,涉及的专业领域和参与人数众多,甚至有些内容很难追溯到传播源头。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一方面体现在创作逻辑和质量上,为了追求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包括部分官方新媒体在内的创作者,尤其是商业媒体和自媒体人,对内容创作不求精细,而是注重噱头,频繁蹭网络热点,内容空洞、反复抄袭、逻辑混乱、要素不全等问题在自媒体传播中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则是混淆了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大量的自媒体博主通过分享所谓的知识获得关注,但他们传播的内容缺乏完整体系,只是抓住容易引发关注的片面内容进行传播,没有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不足,只能称作为“信息”,而不能作为完整的“知识”。

第三,新媒体传播思维的碎片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的固有认知,传统的报纸和广播电视力求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并且将新闻的真实性视为新闻的生命。但新媒体传播思维追求的是速度和关注度,这既是新媒体传播的优点,也是软肋。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点击量,一些新媒体和自媒体人在采编工作中不求甚解,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媒体和从业者的创作思维跟着受众的兴奋点走,难以形成稳定的传播思维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的不少从业人员逐渐成为网络碎片化传播的提线木偶,创作了大量有失水准和内容偏颇的作品,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盲目迎合网络受众。

三、碎片化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纸媒容量小,信息量不如新媒体

受到新媒体传播的影响,传统纸媒的版面数量日益压缩,进一步降低了传统纸媒的新闻量,而新媒体得益于各类品牌的快速发展和数据的储存方式,信息量不断扩容,虽然存在内容和平台碎片化的特点,但信息的数量和检索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点。以青岛本地的一份生活类媒体为例,2021年3月11日的报纸仅有16个版面,作为周末版显得十分薄弱,而除头版外,其余的15个版面中,仅有34篇报道,其中包括本地的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以及青岛以外的文体新闻和国内外新闻,同时还有财经专刊和教育专刊,门类齐全但体量被大幅度压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的报纸上没有任何广告。而将目光转移到2006年9月8日的这份报纸上,这一天也是周五,共出版56个版面,信息条数有近90条,其中还有多个版面的广告和软文。相比过去,如今纸媒的影响力和出版数量已经大幅度下滑,而新媒体则借助空间受限制较小的新媒体平台,不断创作和衍生出各类信息数据,全面占领了人们的阅读空间。

(二)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滞后于新媒体

虽说碎片化是新媒体的不足,但碎片化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新媒体传播,其根本原因在于速度。传统媒体的出版有严格的流程,需要经历内容创作、排版印刷和发行等环节,周期一般是以天为单位。而新媒体传播大多数时间耗费在内容创作,在简单审核后便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部分新闻可以实现即时传播,尤其是在网民参与的情况下,还可以大幅缩减内容创作的时间,这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尤为突出。传统媒体的滞后性让其失去了大量的读者群体,体会到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后,大多数读者通过电脑和手机获取最新鲜的新闻,一些新闻APP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精准推送重要信息。尽管网络传播的内容普遍缺乏逻辑性和关联性,但在快速阅读和浅阅读的环境下,这种方式并没有为用户带来太多的不便。[4]

(三)新媒体传播失实为主流媒体带来辟谣压力

传统主流媒体不仅承担着新闻传播的职责,也对公众的知情权和舆情引导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传播地位的弱势导致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受到挑战,没有读者就没有传播力,没有阅读量就没有影响力,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传统的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和舆情引导方面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创作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为了获得点击量,往往不顾新闻的真实性,随意篡改和捏造事实,创作和传播虚假信息、谣言,给网络传播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影响力的此消彼长,导致新媒体环境中的谣言屡禁不止,而传统媒体辟谣力量无以为继,进一步降低了公信力,且不利于整体传播环境的发展。

(四)传统主流媒体“内容为王”理念受到挑战

为了扭转传统媒体的传播劣势,进一步赢得传播受众,绝大多数传统媒体都实施了融媒体转型战略,将报纸新闻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并且秉承“内容为王”的传播理念,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渠道优势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传播影响力。但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碎片化的传播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传统媒体,提高新闻的数量和传播速度所带来的影响力提升,往往高于一篇深度报道的效果。从关注内容到倾向渠道,传统纸媒对内容的恪守已经逐渐松动,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个问题有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严重制约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新媒体时代讲究传播速度和渠道多样化,与“内容为王”的传播理念并不冲突,但一些传统媒体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四、碎片化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运用碎片化理念,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

传统媒体必须要取长补短,在坚持创作优质内容的策略下研究和学习新媒体的碎片化理念,将碎片化的长处化为己用,打造适合传统媒体的网络传播平台,形成全媒体渠道的战略。首先,借助碎片化的传播理念,通过注册自媒体账号、创建客户端和短视频传播渠道,全面布局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实现各种新型传播形式的全覆盖,为碎片化传播创造基础条件;其次,打造多层次的新闻传播团队,既要有深度报道团队,精心打造优质新闻内容,也要有灵活的团队创作碎片化新闻,从读者的阅读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高新闻发布的数量和频率,实现精准投放;最后,将碎片化理念和全媒体平台相结合,根据平台属性和受众画像特征,有选择性地创作新闻,既要适合传播平台的特点,也要符合网络受众群体的需求。[5]

(二)细分新闻专业领域,应对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需求

互联网的发展让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细分时代,新闻传播也不例外,将新闻进行类别的划分,并通过专业团队创作内容,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打造专业化的社群传播,形成更精准的新闻传播影响力。以青岛日报社下属编辑部的小记者团为例,这是教育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衷是为了让教育新闻受到更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通过打造小记者团,将大量的潜在受众群体凝聚起来,通过社会实践、新闻撰写、报纸和网络传播,为教育版块的新闻传播打出了名气,为本地的教育新闻传播开辟了新阵地和新思路。教育新闻是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核心之一,由于信息量庞大,涉及的机构和政策较多,新闻信息的碎片化程度较高,使受众形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借助小记者团的转型方式,将精准化传播和碎片化传播相融合,为其他专业领域的新闻转型树立的标杆,如健康、汽车、交通、公益等领域,都需要打造社群群体,为碎片化的新闻传播营造氛围。

(三)应用新型的传播载体,升级碎片化传播维度

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阅读和传播方式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便捷性,为碎片化创造了基础条件,并且随着新应用方式的创新,碎片化传播的维度也在不断升级。从微博到微信,从文图传播的短视频传播,都促进了碎片化维度的升级。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热点是短视频传播,10秒钟到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能够满足人们在视觉、听觉和内容上的多重感受,获得更大数量、更多角度的内容。传统主流媒体必须要紧跟传播潮流,打造短视频传播平台和内容,占据碎片化传播的新高地,升级纸媒的碎片化传播维度。此外,传统媒体还要研究短视频新闻的下一个传播风口在哪里,如网络新闻直播、智能化新闻体验、定制新闻等在未来都会有比较长远的发展,并且与碎片化传播密不可分。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特点为传统媒体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传媒融合的方式介入新媒体传播,实现内容和渠道的强强结合,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融合碎片化传播思维,将碎片化的劣势转为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平台、传播载体和社群传播理念,让传统媒体结合碎片化传播方式,获得受众的认可,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氛围,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昭琦.浅析短视频新闻的成功“触网”和未来思考[J].采写编,2021(12):39-41.

[2] 周觅.聚合·创新·契合:移动优先下的学术碎片化传播[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6):106-112.

[3] 孙美琳.探究“碎片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J].传媒论坛,2021,4(23):45-47.

[4] 罗友莉.对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碎片化思考[N].宜宾日报,2021-11-29(004).

[5] 刘振雄.融媒时代“碎片化”言论价值探究:兼议新闻言论的理性坚守[J].新闻前哨,2021(10):48-49.

猜你喜欢
浅阅读融合传播碎片化
融合创新,让新闻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中国广播(2017年6期)2017-06-30 17:03:05
浅议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
试析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导读服务
电视节目与微博的融合传播研究
新闻世界(2016年9期)2016-12-10 08:17:28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11:00
浅析《生命册》叙事策略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3:28:44
想象力都去哪了
从推选到竞演
微剧将成为视频消费的主餐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26:39
从“第六届广府庙会”联动报道看南方报业媒体融合机制创新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