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摘 要:Gibson提出的可供性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揭示了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该理论后来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强调了环境等多个因素在二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基于可供性理论的词汇教学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营造有利于词汇教学活动的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词汇可供性,将词汇教学多模态化、多元化,提升学生对环境可供性的感知力,促进词汇有效学习。
关键词:可供性理论;二语习得;词汇教学
一直以来,词汇被视为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是研究者长期探索的焦点问题,然而,多数英语词汇教学还停留在枯燥无味初级的浅层记忆阶段,不仅削弱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词汇的长期记忆和灵活运用的综合能力。因此,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迫在眉睫。本研究试图借助可供性理论以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启示,探讨可供性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首先,英语词汇教学通常被简单化、机械化,表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课堂上教师仅简单地将生词读音、词义和例句等信息提供给学生,课后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基本属于完全灌输式的教学,造成过多的记忆负担,因而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积极性低,且课堂效果欠佳。其次,英语词汇教学将词汇和语篇上下文隔离,未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学生只会生搬硬套,并不能真正掌握词汇的意义,更不会综合灵活地运用。可见词汇的学习环境过于单一沉闷,忽视了外部因素(如环境等)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英语词汇教学缺乏对词汇学习的宏观方法、认知策略的讲解和引导,忽略了培养认知思维的重要性。
二、可供性理论简介
可提供性(Affordance)的概念是由James Gibson从生态学的角度最先提出的,其理论的基点是“生物体与其环境的特定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环境的可提供性包含了有利于或者不利于生物体的所有资源。Gibson指出动物的感知源于环境,即从环境中获取感知,进而再引起相应的行为。动物又本能地通过知觉来判断自然环境能否提供给它们所需的资源,如栖息地、食物等,从而生物体与自然环境达到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实现其生存、繁衍等目的。Gibson曾举例说明环境对动物的给养既包括对其行为的可能性又有限制性:如果一个表面具有平坦、坚硬等属性,那么动物从这个表面就取得了支撑的性能,可达到在这里站立、行走等目的,正如Gibson所言,环境为个体提供了多种潜在行动的可能性。但同样,这个平面也提供了摔倒磕伤的可能,这便是可供性的不利方面。
可供性存在感知差异性,即同一环境下,不同个体所感知到的信息是有差异的,这是由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差异造成的。比如土壤对花草树木提供了汲取养分和生长的可供性,而对人类却没有这个可供性。
可供性理论还揭示了环境与主体生态互动的关系,即可供性并非环境的自身属性,而是主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例如长座椅对于人而言能提供支撑人或物的重量的作用,具有“可坐性”和“承重性”,对于鱼、羊等动物而言,这种可供性完全就不存在了。因此,环境的可供性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能力。
三、可供性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观
随着Gibson和其他学者对可供性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和扩充,二语习得的发展也借鉴了该理论的价值。生态语言学家Van Lier将人类学习语言的方式与动物在生态环境中生存模式进行了类比,指出语言的本质在于人类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主张用“可供性”来替代语言习得中的“输入”,其原因在于语言的产生和使用是由人们的需求所驱使,是学习者和环境积极互动的结果。由此可见,二语习得的发生建立在学习者利用语言和周围环境进行互动以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可供性理论颠覆了输入输出假说(Krashen认为充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习得的关键;Swain提出的输出理论则将语言输出视作语言能力形成的要点)这种单向的、静态的语言学习发展观,打破了Chomsky等语言学家从语言结构单元素出发旨在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的语言学习机制(LAD)、“语言天赋论”,还原并揭示了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将外部环境因素与个体的认知差异相结合,强调多种要素的相互协调和共同作用。
可供性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生态可供性视域下的二语习得建立在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上,而两者的相互作用又体现在社会交际之中。正如Van Lier所言,学习者沉浸在充满潜在意义的环境中,意义的实现依赖于学习者在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逐步实现,即环境为二语习得提供了潜在意义。可供性形成三要素关系图清晰地阐释了感知、解读和行动三者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图1的循环系统:
■
图1 循环系统
二语习得中的环境狭义上主要是指包含物质因素在内的物理空间,包括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广义的环境涵盖了与主体相关的各种非物质要素,比如教师、同学、作业、社交活动、文化传统等多种要素。
感知差异性同样存在于在二语习得中,即学习者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到感知、理解相同的给养,自然可供性诱发的学习行为也会大有不同。可供性理论观认为环境的可供性仅仅是供学习者利用,诱导和促使学习行为发生,至于学习行动的施展成功与否并不是可供性能决定的,因为可供性只是单向地提供一些暗示和可能性,学习者自身的需求、意识才是和环境可供性起作用的关键。借助可供性理论可以解释同班同学的学习水平会参差不齐。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源自学习者的性别、年纪、性格、学习兴趣和动机、认知水平和策略、学习技巧和经验等因素,这些因素和学习环境共同作用,最终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
四、可供性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最大化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可供性
可供性理论强调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那么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是二语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应降低物理条件的不利可供性,避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教学地点的选择、室内温度和光线的调节等。其次,二语习得过程被视为学习者、语言和环境三者相互依存的动态的、循环的生态系统,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方便课堂活动的展开,为师生提供利于操作实施的可供性。另外,教师本身也是教学环境中重要的可供性,其自身形象、学习经历、能力才华等也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信息,比如衣着大方且面带微笑的老师可以给学生传递一种“老师既有学识又有亲和力”的信号,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并认真听讲。
(二)增加社会文化背景、语篇情境的可供性
词汇教学如若提供单词使用的具体情境和语境,则产生了“某些情境下可灵活运用词汇”的可供性;如若将词汇的相关文化概念和背景渗透到课堂中,学习者更有兴趣了解单词的由来和使用,也进行了更深的认知加工,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强很多。以单词“dog”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截取影片(如《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条狗的使命》等)或者小故事透露出英语文化中的狗没有中文常蕴含的贬义,相反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是褒义词,因而有“lucky dog”(幸运儿)和“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词汇的表述,文化可供性能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习词汇的相关表述,减少了记忆负担。再以英语中的虚词(介词、连词、副词等)为例,可通过语篇(如对话、段落、文章等)来辅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情境可供性:1. He was too sick to stay. Accordingly,we sent him home. 2. He did not show anyone the papers. Instead,as soon as he got a chance,he burnt them. 3. Im not looking for a job. Furthermore,I am not going to look for a job. 这三个句子中accordingly、instead和furthermore分别含有表示结果、对比或转折、增补的语义,通过语篇情境的可供性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词汇的运用。词汇的学习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语篇情境的可供性。
(三)提供多元化、多模态可供性
关于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层出不穷,比如构词法、词源法、听说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自然拼读法、语块记忆法等,而对于不同的二语学习者,这些方法的成效不尽相同,差异源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二语学习者会自主汲取环境中适合自身的可供性来学习,教师应提供多种词汇可供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因为单一的可供性不仅不能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供给选择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理解。
根据Reid对学习者的分类,有以下八种不同类型: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触觉学习者、动觉学习者、小组学习者、个体学习者、权威导向学习者、反映学习者。针对视觉学习者,教师的词汇教学应侧重提供单词形象的可视性,比如单词的词缀、图文象形记忆等。听觉敏感度高的学生可通过听力材料来学习词汇,也可拾取英文歌曲中的可供性。触觉和动觉学习者适合在实际的交际、演讲、模拟对话或情景剧角色扮演中提取词汇使用具体语境的功能可供性。小组学习者与个体学习者截然相反,前者不擅长独立学习词汇,适合与同伴一起学习,而后者要在安静可独立思考的环境下方可最大程度地汲取可供性,教师应给善于自学的学生布置扩展任务,如同义词反义词,将同伴合作形式的单词任务留给小组学习者。权威导向学习者需要教师领读和详细讲解词汇来提取心理情感可供性,此类学习者比起反映学习者更适合当堂学习,而反映学习者属于思考型学习者,适合认知方法学习词汇,比如借助联想或隐喻手段理解。由此可见,学生对环境可供性的注意度和敏感度有很大差异,教师应尽可能多供给学生匹配他们学习风格的各种可供性,包括情感、认知、功能等各个方面。
五、结语
可供性理论从生态的视角诠释了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借助可供性理论探讨了词汇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新的词汇教学理念和启发。词汇教学不再是以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模式进行,而需要教师首先营造有利于相关教学活动的环境,最大化有益于学生获取目标信息的可供性,其次还需注重诱发词汇的社会文化背景、语篇情境的可供性的,最后教师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尽量全面地供给与之匹配的词汇可供性,将词汇教学多模态化。
参考文献:
[1]秦丽莉,戴炜栋.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生态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02):41-46.
[2]余可华. 可供性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03):34-42+90.
[3]Gibson,J.J..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M].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9.
[4]黄国文,王红阳. 给养理论与生态语言学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05):4-11+147.
[5]魏智慧. 环境可供性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探讨[J]. 教学与管理,2014(36):102-104.
[6]Van Lier,L.. “From input to Affordance:socio-interactive learning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A]∥In J.P.Lantolf(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7]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8]陈婷婷.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可提供性[J]. 海外华文教育,2017(11):1521-1527.
[9]秦丽莉,戴炜栋. 生态视阈下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给养状况调查[J]. 现代外语,2015,38(02):227-237+292.
[10]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11]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