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染指”的出处

2022-04-29 13:07苏芃
文史知识 2022年9期
关键词:酱料左传义项

苏芃

关于“染指”,近来媒体上有一种新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汉青铜染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青铜耳杯,下部是铜炉,可供加热。在汉人饮食中,酱料称为染料,先把染料放在上部分耳杯中加热,再把生肉放在染料中煮熟食用,因为当时已有分餐制,如果有人直接用手指把别人耳杯中带有染料的肉夹出吃了,就称之为“染指”,是极不礼貌的行为。这是对“染指”出处的全新解读,然而是否可信呢?

“染指”《汉语大词典》给出三个义项:1.本谓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后用为典故。泛指品尝某种食品。2.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3.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在第一个义项里,还溯源了一段《左传·宣公四年》的典故。

公元前605年,楚国人给郑灵公献上一只鼋。郑国的两位大夫子公与子家将要觐见,子公忽然食指大动,他对子家说:“过去我只要食指不由自主地颤抖,一定会尝到珍馐美味!”他们入朝,看到御厨正要宰割大鼋,二人相视一笑。郑灵公看到他们在偷笑,问为什么,子家如实相告。等到郑灵公把烹饪好的鼋要分给大臣们享用时,偏偏不给子公吃。子公非常生气,“染指于鼎”,尝了一口就跑掉了。“染指于鼎”是说子公把手指伸到煮鼋的鼎里去蘸一蘸,后来也借指沾取非所应得的利益,也就是《汉语大词典》的第二个义项。

《左传》记载的这个故事通常被认为是“染指”的出处,历来各类成语典故辞典多持此说。新说有新意,但传统说法不容轻易否定。

首先,《左传》的典故在后世流传有序。《史记·郑世家》有相似的记载,作“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在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里,“染指”也是一个常见典故。如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皮日休《酒中十咏·酒床》:“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苏轼《次韵水官诗》:“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中“染指”频频出现,如《书感》:“凛凛咥人愁履虎,区区染指畏尝鼋。”《夏中杂兴》:“从来薄世味,染指肯尝鼋?”《正月十六日园中偶赋》:“薄技号山曾献玉,荣途染指亦尝鼋。”从这些表达来看,“染指”与“尝鼋”搭配,一定是用《左传》典故无疑。到了明清时期,“染指”在各类文献中更是屡见不鲜,已经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汇。

另外,从存世的唐宋类书《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太平御览》等来看,都收有《左传》郑大夫子公“染指于鼎”相关的条目,可见在当时“染指”已是重要的典故。《白氏六帖事类集》的编者是白居易,这与他诗中使用“染指”的典故,也可互为印证。

前举新说中关于国家博物馆所藏青铜染器的认识,其实是部分转述了考古学家孙机先生的观点。孙先生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两书中,先后结合“清河食官”“常食中般”等铭文,论证过考古发掘的西汉铜染器不是染色用具,当是食器,主要用来加热调味的酱汁。然而,孙先生不仅从未提及“染指”一词的来源与铜染器有关,还曾指出河北南河左村西汉墓出土的一件铜染器,“其承盘两侧装拉手,盘底下还装着小轮子。在宴席上吃濡肉时,染器大家共用,可以拖来拉去”(《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如果铜染器是大家共用的,那么即使“染指”,恐怕也不算失礼的行为。

从“染”字的词义来看,本指为布帛等丝织品着色,引申出沾染、玷污义,而作为调味酱料义,仅见于《吕氏春秋》东汉高诱注。由于“染器”铭文中有“染”字,又是用于加热和盛放酱料的食器,“染器”的“染”多被推断为酱料义。新说中进一步解读,认为“染指”的“染”也是酱料义,可是“染”与“指”连用,令人费解。实际上,“染指”只能是使动用法,作“使手指沾染”的意思,“染指”与“染器”词义上并不存在关联。

综上所述,“染指”出典《左传》毋庸置疑,新说不足为据。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酱料左传义项
《左传》“其无晋乎”补证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在新型果蔬酱料中的应用研究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肠粉
可呈现立体三维图形的酱料碟
方便卫生的酱料刷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