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小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说教学中,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这四大件并非万能,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意境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味小说语言魅力等,对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说 类型化 意境美 情感体验 语言魅力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就普通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来看,教材所选文章囊括了古今中外小说,这些小说不仅内容丰富、种类较多,且篇幅较长,这势必给教师的阅读教学带来极大挑战。而迫于高考的压力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基本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这四要素为抓手,“急功近利”地教给学生一些僵化的考试答题技巧,使得小说阅读教学课堂类型化,语文课的人文素养没有得到体现,丧失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儿,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作用不大,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并非小说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小说要有不同的切入,不同的小说要不同的侧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意境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味小说语言魅力等方面,教师要引起重视,这对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而言,也有重要作用。
一.感受小说的意境美
意境不止是诗歌与绘画的专属,小说也有意境。诗歌追求“情中景,景中情”的境界,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绘画则从一开始就被称为“意境中的山水”,更被认为是“画尽意在”,画家的一笔一画能见出作者的意趣、胸襟等,那么小说便更是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千言万语”也难穷尽作品的意蕴,这就是小说的意境。因而这类小说吸引读者的不是扣人心悬的情节故事,而是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美。
对于这类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或“四大件”(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教学模式并不合适,这样的“套路化”教学方法会遮蔽它的亮点,甚至磨灭它的艺术价值。因为这样的小说就没有既定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去代替学生去感受这种意境美,否则就不能感受到文本的美和韵味。比如阅读京派小说鼻祖废名的《桃园》,如果用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经验和思维去阅读欣赏这个文本,就会损坏它的美感,它那独特的意趣就会被肢解。因为阅读《桃园》不是要你在阅读之后,去讲述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或者去归纳总结出什么深刻的、重大的思想主题。相反,这类文本的阅读,是要读者去感受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悠悠情愫。那“花般纯美的稚女之凋零、老树一样的父亲之枯萎的阴郁氛围”[1],本是捶胸顿足之大悲大苦之状,但小说中并没有将这种人间至悲用文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悲得让读者潸然泪下。而是通过“桃园”里父女的生活日常,展现一个悠悠深远的意境,并将读者带入其中,去感受那种似乎了然在胸、却又难以言说的情愫。通读文本,几乎见不到环环相扣的情节,也无完整的结构,甚至人物形象都是抽象和模糊的。因而“三要素”或“四大件”并不实用这类文本,如果生搬硬套地用传统模式去教学,最后的收获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选编入教材的《边城》,就是这类以“意境”取胜的文本,文章的亮点不在于文本如何组织,语言怎样深刻,甚至主旨多么宏大。《边城》的故事性极弱、情节零碎、没有典型人物,吸引读者的并非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而是湘西美丽的自然风景、人情风俗以及翠翠朦胧的爱情,甚至傩送兄弟的互相成全与谦让。而这一切却又带着淡淡的悲剧意味:大老为成全弟弟外出闯滩而遇难、翠翠为自己所爱而没完没了的等待、善良摆渡的爷爷不可避免的生命终结,以及未被世俗打扰的美丽湘西。在小说中都没有“直接明了”说明,只能靠读者细细品,慢慢咀嚼,去感受那“美丽总令人忧伤”[2]的诗意湘西。因而小说中的翠翠也好,爷爷也罢,抑或是湘西的其他人,似乎个个都是意象而不是血肉丰满、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作者不过是用讲故事和写人物来表现一种意境美,表现一种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我只想造希腊小庙”。[3]因此,在对这类小说进行教学时,切入角度就要有别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不能执意去分析翠翠、爷爷甚至二老傩送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或者区别性地以善恶为标准去将他们分类。在湘西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没有是非争议之繁杂,更无善恶与美丑之划分,你非要揪出个典型人物来一本正经的分析一番,是很“费力不讨好”的事。作者笔下的湘西,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并非是什么典型环境。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边城》中的意境之美,透过作者朴实的文字领略湘西幽静、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甚至徜徉于那个由淳朴、热情、坚韧、顽强的人性光辉交织的精神家园。如果动不动就用“三要素”和“四大件”的教学模式,学生就无法领悟到文本的意蕴,因为“意蕴”是难以用“主题”一词去概括的,它是小说文本外在的形态所透出的一种难以摸得透的东西,而一个文本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蕴,才饱满有魅力,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了作品最精要的东西,领会了最微妙的神韵,也才谈得上有效、甚至是高效的课堂。
二.深化小说的情感体验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4]作文者因情而下笔“滔滔不绝”,阅读者因情而沉醉其中。可以说,一篇小说的价值贵在有情,才使得作者与读者产生心灵共鸣。那么,教师在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捕捉到这个点呢?怎样让学生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呢?
很多人认为,这个很简单,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可以归纳概括出来的吗?不仅教参给了一定的参考,甚至还有既定的模式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就能知道文章的情感了。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死板的教学方式,文本的情感不是概括出来的,而是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感悟获得的,教师的总结取代不了学生自己的思考认识。因为从学段来看,高中生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长,认识的逐渐深刻,都使得他们有这样的独立思考与感悟能力,因此他们可以以自己的认知去感受文本的情感,甚至深化情感体验。教师不必着急总结,不必给与学生一些所谓的“万能”模式,让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吃快餐”,急于对篇幅较长的小说速战速决。而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小说时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深刻的感受。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5]。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是基础的,它是领悟小说内涵的关键,更是促进其成长的途径之一。教师在对这类小說进行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感是关键的。学生只有感悟到了小说的情感,才可能真正身入到小说内部,去用心体会和思考很多的东西,从而有更有价值的获得,再由此思索自己的人生。实际上,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深化情感体验,不止时为了让学生能领略到文艺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时促进自身的成长。
基于此,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时,就要唤醒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体验,而不是死板地归纳概括主题、任务等信息。比如人教版必修三的阅读鉴赏第一单元选入了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反映社会矛盾,揭示吃人的社会本质。在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洞察到很多的东西,不仅仅是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下层劳动妇女的残害,还应注意到祥林嫂临死之前对“魂灵”的追问和疑惑,她问我:“人死后还有没有魂灵?”可“我”作为一个启蒙知识分子,对这一疑问的回答是含糊的,态度是不坚定的。这可洞察出作者对民间信仰等实际问题的复杂态度和虚无的内心世界,同时感受到民众启蒙的复杂、艰难。但这正显示了文本的复杂性,且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都有各自的理解與思考。学生阅读本文之后又会不会有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注意到的。可是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喜欢在《祝福》的阅读教学时,用案件侦破模式去处理,将祥林嫂的悲剧描述为“现代版的凶杀案”[6],以案件综述的形式去寻找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建立死者“档案”,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一些好处,至少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很多细枝末节来,由此而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么长的文本,对内容的了解当然必须的,不然,谈深入解读就是空中楼阁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适合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文学类文本重在理解、感悟,也就是情感体验。因此以案件侦破模式去进行《祝福》的阅读教学,其实质就是实用类文本信息筛选的教学方式。筛选信息在小说阅读教学中不是最重要的,这只是属于技巧方面的,没有真正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人生启示更无从谈起。这就好比在阅读《失街亭》时,若去讨论街亭失守责任在那些人身上的话,就相当于是“就事论事”,只是停留在故事情节的表面,未触及文本的内核。无论是《祝福》还是《失街亭》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正如现代作家王安忆说:“读小说其实就是经历一段你不曾经历的人生”[7],语文和其他科目不同,不止是教会学生某种技能,而是让学生在文字的天地里徜徉,用自己的心、情去亲身感悟一些深刻的道理,去体验那不曾体验的情感,从而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三.品味小说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一门艺术,而在小说创作中,语言表达就是一种技巧。作者正是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传达丰厚的思想意蕴。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品味小说的语言表达,才能悟出作品的“言外之意”,才能把握人物形象特点,还有助于解读作品内涵和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总之,读懂小说并读出小说韵味,离不开对小说语言的探究。在教学中对这方面的关注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既关注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关注语句的组织技巧。
近年来,语言表达成为高考考查小说阅读的角度之一,或是鉴赏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或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或是赏析语段等,在实际考查中,大体呈现为“体会语句含义”和“品味语言艺术”两种题型,或者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小说阅读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主题、人物等,还要注意到作者用心良苦的遣词造句,关注小说的语言表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山神庙雪夜复仇这一情节体现出的那种嫉恶如仇,就是要通过细细品味语言才能更好把握: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表达的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面对残暴统治和恶势力,林冲一忍再忍,最终忍无可忍,终于手刃奸贼。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动词,都极尽林冲心中对“奸贼”的憎恶之情。若不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怎会走上梁山?作者充分利用好动词的作用,以一字千金的效果取得恰到好处的表达效果。因此,语言表达虽然是形式的,但若巧用妙用,对内容的呈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边城》里有这么一段:
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很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很好,你认识一家人吗?”[9]
这段对话中,祖父在翠翠面前夸顺顺一家人很好,且特别指出大老很好,却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对爷爷的评价有些嗔怪。所以问:“一家人都很好,你认识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祖父没说全。她心里想,如果你认识二老傩送,也许就更懂孙女的心思了。同时也更能看出翠翠心里对大老和二老不同的情感倾向,她希望爷爷能明白她喜欢的人是二老。
品味小说的语言表达,关注小说的语句含义和语言艺术,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主题意蕴,还能让学生从作者苦心孤诣的语言组织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不只是语句的优美或是批判现实社会的深刻,更在于学生通过小说阅读学习,形成语言经验,并将些经验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学以致用,甚至创新运用。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不能只为了提升应试技巧,而局限于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或“四大件”(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走向类型化而丧失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儿,不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甚至弱化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而应根据不同的小说所具有的不同亮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意境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味小说语言魅力等方面引起重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敏.《诗意从何而来?—废名〈桃园〉艺术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2017(1):55.
[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李雪莲.文学“小庙”中的人性为什么是“希腊”的?——沈从文“灵肉谐调”的人性观试解[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2).
[4]唐仁平.文心雕龙译注[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
[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
[7]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8]语文教育研究所.《语文》(必修五)[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语文教育研究所.《语文》(必修五)[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