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长英
摘 要:写是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会写作、爱写作、乐写作呢?阅读是前提,表达是基础,观察是关键。作为教师,应该从读、说、观三方面着眼,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训练,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写作;以读促写;以说促写;以观促写
一、以读促写
(一)从词句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该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例如在教学《水》这篇文章时,我觉得“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这句话的“滑过了”用词十分准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运用换词的方法,体会“滑过了”一词的巧妙之处:“滑下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流下来”“淌下来”之类的词语,通过引导,学生就明白“滑下来”一词写出了水流过我们身体时的美好感受,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平时是多么的缺水,多么渴望水。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在学生的写作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上一些好的词语。
(二)从标点入手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者想象。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学期中的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在第十九小节中有这样一句:“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写到辖区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在这一小节中有一个省略号,对于这个省略号千万不能轻易放过,因为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处,实际上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有”。抓住这个符号,让学生也来当当小作家,充分展开想象: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让学生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想象,同时又深化了主题。
(三)从典型段落入手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段落。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段落展开读写结合。例如经典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不管从整篇课文来看,还是从各小节来看,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这种方法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提了两个问题:本篇课文是围绕文中的哪一句话来写的?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作者分别扣住哪句话具体描写的?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我也想请你们来试一试,当当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学校中亭里的小菊花,请学生进校门注意观察,看看这些菊花的花瓣、花蕾的形状、颜色、味道,再以“小菊花盛开了,多么美丽呀!”为总句,按照观察顺序把菊花的形、色、味具体地说一说。学生有了例子模仿,教学效果非常的好。把这些小菊花写得非常的生动、美丽。
(四)从结尾入手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合理性的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学习了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之后,学生明白了供仪休清明廉洁的崇高品质。教师可以启发:如果下次再有人给公仪休送鱼,子明又会怎样说和怎样做呢?学生受到启示之后驰骋想象。
二、以说促写
“作文写什么?”“怎样写作文?”这既是学生初学作文时的疑惑和困难,也是教师为之头痛的问题。从儿童表达能力的发展来看,口头语言自学说话即开始发展,书面语言要到一年级简单写话训练开始,因而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比书面表达能力高得多。下面以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为例加以说明。
(一)自由发言
在上作文课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聊一聊,一起回忆一下生活经历,看看哪次玩耍过程记忆最深、最有趣,有没有当时的照片保存,有的话帶到学校来。上课以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发言,看着照片说说自己玩得最有趣的那次是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有趣,在交流中开拓习作选材的思路。
(二)有序讨论
小组交流后我请学生回忆说的过程,根据发言板书提示词:“时间、天气、谁、哪里、玩什么、怎么玩、哪个环节最有趣。”写玩得有趣的环节时,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首先、然后、接着。再采取发言、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有条理地说说玩的经过,对能把有趣的地方详细说出来的同学加以表扬,鼓励学生说清楚。
(三)边说边写
在学生能有条理地说以后,让他们动笔写片段,允许学生“叨叨”,即嘴里说着手上写着。教师要做好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发现共性问题就停下来说好了再写。写完了自己读,写得不好的地方再说,边说边修改。
(四)独立习作
在经过前三步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写这件事的顺序就是先干什么就先写什么,按玩的顺序写下来。写后要读一读,对不通顺、不清楚的地方加以修改。这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写完,也允许边说边写。教师要注意及时巡视指导,解决遇到的难题。
(五)集体修改
学生写好了片段,就组织进行小组交流,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大家共同修改。
经过五步训练,学生掌握了写事的方法,达到了本次习作训练的目的。这种做、说、写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懂得了“我手写我心”的道理。
三、以观促写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一次写作文的时候,正好下着秋雨,我就临时把题目改为《秋雨》。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多好的机会啊!可是,我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坐在教室里,听着窗外的秋雨,就是不会写。于是,我就分组带他们站在教室前的走廊里,指导他们观察。教室外的秋雨淅淅沥沥的,我让他们看秋雨飘落时像银亮的斜线的样子,看落到地面上溅起的水花旋转着漂流着,看白杨树上的麻雀在雨中飞翔,看塔松的绿枝上挂着的水珠像星星一样明亮。听淅淅沥沥的雨声,听其他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许多同学说,从来没有这么细致认真地观察过,感觉非常惊奇的样子。他们很快就会写了。
还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校园里的秋天》。在第一节课巡视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写的都是作文书里的,或者是课本上的句子,什么“大雁南飞”“树叶飘落”等等,很明显他们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没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我先在教室里给学生讲了抓住哪些景物描写秋色——如高远的天空、天空上的白云、白云下的小鸟,还有校园里的白杨树、带着落叶奔跑的秋风、温柔的阳光投在地上的树影等。讲完以后,我带领学生像鸟儿一样就从教室里飞出来。我先在教室前让他们感受阳光的温柔,欣赏高大的白杨树在地面留下的影子的斑驳,欣赏蝴蝶一样的树叶划着优美的曲线旋转着飘落下来。然后又带领着他们来到操场边的一片小树林里,让他们踏着一层白杨树金黄的落叶,看秋风如何带着落叶奔跑。他们都很惊奇,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一样。当然,学生还是活泼的,大部分在陷入了沉思的时候,个别调皮的男生则顺势溜远了,甚至还抱着树干像猴子一样扮鬼脸,赶快被我请了下来。看着这样生动的课堂,我不禁笑了。第二节课回到教室,学生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校园里的秋色》,这样的作文应该是新鲜生动的,因为带着大自然的芬芳。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很多学生逐渐学会了观察,我就每周布置两三篇观察日记,让他们从小形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 宋晶林. 重视作文讲评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J]. 考试周刊,2018(03):23.
[2] 黄德忠. 培养小学生习作的思考和实践[J]. 教学管理,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