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伟
摘 要:在数学建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构时空、设置建构活动、开发建构资源,从而助推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多维视角,引导、支持、干预学生的学习建构,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通过“建构性学习”,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建构性学习” 设计策略
建构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建构性学习”具有主动性、互动性、情境性等特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学习体验走向数学学习建构。在学生“建构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构时空、设置建构活动、开发建构资源,助推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建构活动中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一、创设“建构性情境”
情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土壤,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场域。情境具有“真、情、美、思”的特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真实情境的支撑。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前提,也是意义建构的载体。在情境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一种自然性、自发性的情感体验、心理体验等,但学生的学习不能止步于体验,而应从体验走向建构、走向创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情境蕴含数学因子,让情境具有“召唤性”,具有生活味。置身于情境中,学生能产生探究的动力和激情;借助情境体验,教师也能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建构性学习”首先要创设“建构性情境”,而创设情境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例如,在教学“折数问题”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同一家商场中三家店铺不同的促销手段的生活化情境。其中,甲店铺的促销手段是“满200元减50元”,乙店铺的促销手段是“满四赠一”,丙店铺的促销手段是“全部商品打八五折”。笔者提出问题:“小王想购买其中一种商品,到哪一家商店购买划算呢?”生活化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探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理解“满200元减50元”和“满四赠一”的促销手段,但是对于“折数”这一全新的概念都比较陌生。因此,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分数的知识,对商品的原价和现价进行比较,并展开积极猜想。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折数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对三家店铺的促销手段进行比较。有的学生认为,第一家店铺“满200元减50元”的促销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购物金额不足200元,我们就应该比较第二、第三家店铺;有的学生认为,第二家店铺“买四赠一”的促销活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购买数量不足四个,我们就应该比较第一、第三家店铺;有的学生认为,如果购买金额达不到200元,同时购买数量达不到四个,我们就应该选择第三家店铺等。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还能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
二、设置“建构性任务”
设置“建构性任务”是“建构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建构主义认为,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不是一种机械的镜面反射,而是一种能动的主动建构与创造。建构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因此,“建构性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贴近学生数学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
“建构性任务”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要分层设计,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拾级而上;要交错推进,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体验与感受,催生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好的“建构性任务”一是能让学生的数学思考从“模糊”走向“清晰”;二是能让学生的数学探究从“浅表”走向“深层”;三是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单一”走向“系统”。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顺应”是指“新知自然纳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之中”,“同化”是指“学生改变已有认识结构,以便让已有认知结构接纳学习的新知识”。“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经过这个转化,学生能超越自己的“现实水平”,迈向自己的“可能水平”;学生能从“现实发展区”经由“最近发展区”,迈向“可能发展区”。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时,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的活动是用足够数量的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引导学生具体感受“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所摆小正方形行数与长方形的宽”“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的面积”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层次的活动,学生能初步感知小正方形每行个数、行数、总个数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等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的活动是用个数不足的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引导学生摆满一行和一列。通过这个层次的活动,学生能深入感受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行数、总个数与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等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的活动是用个数严重不足的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助推学生建构长方形面积的知识。不同层次的活动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知识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设置“建构性互动”
数学学习是一个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资源、要素等立体交互、相互融通、统合推进。教师要设置“建构性互动”,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往、分享、交流、协商,引导学生从“知识体验”走向“知识建构”。
从建构主体来看,数学建构可分为“个体性建构”和“群体性建构”。“个体性建构”主要依赖学生个体的思考与探究,而“群体性建构”主要依赖学习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群体性的“建构性互动”,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群体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参与群体学习的创造性。群体性的“建构性互动”,能开阔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澄明、敞亮。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因此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笔者让学生自主进行“建构性学习”。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建构视角,应用不同的建构策略,积极主动地建构“梯形的面积”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对“梯形的面积”进行互动交流,将不同学生的建构方法、策略呈现于同一个互动空间,能让学生的经验、智慧、策略等实现共享,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运用“剪拼”的策略,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有的学生运用“分割”的策略,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计算面积;有的学生运用“倍拼”的策略,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计算面积等。教师创设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场域,引发了学生的“群体性建构”,通过“群体性建构”,学生能在互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从外界机械、盲目地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也不是将知识机械地灌输到学生头脑之中的过程,而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维视角,引导学生的学习建构、支持学生的学习建构、干预学生的学习建构,促进学生数学“建构性学习”的发展,从而不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荣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47):154.
[2]陶健,曹辉.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9):100.
[3]李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绘制数学思维导图[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1):42.
[4]刘菊霜.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3):105-1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