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人文关怀,建构科学体系

2022-04-23 13:50贾科召
江西教育C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人文关怀

贾科召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应该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积极做到以人为本,从物质、精神等不同层面关心学生。本文从人文氛围的营造、激励机制的构建、刚性制度的建立等角度入手,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   人文关怀   体系构建

人文关怀是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从人的属性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从而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在小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有助于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在把握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该提高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从细节入手,推进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结合主题活动,营造人文氛围

为了优化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发挥人文关怀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管理者应该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让平等、尊重、包容、关爱融入校园,为人性化管理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主题活动具有明确的思想性、主题性,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能动性、主动性。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爱国主题教育。例如,过儿童节时,学校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心理诉求,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另外,还可以抓住这一机遇,让学生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诉求,从而在感受人文关怀的同时,学会关怀他人。学校还要注重主题活动的深刻性,例如,可以专门开展“看家乡、爱家乡、颂家乡”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基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

在活动中,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始终关心学生的实际参与情况,让学生通过沟通交流感受学校的温暖与亲切,在安全、温馨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健全激励机制,落实人文关怀

激励机制在推进人文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激励机制能让学校的教职工受到鼓励,营造客观公正的良好环境,让教师形成人文关怀的内驱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激励机制能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机制的构建需要从物质、非物质等方面入手,其中精神上的激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落实人文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此,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带领教师和学生,定下一个合理的人文管理的目标,以此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小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来发挥激励作用,引导小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除了树立榜样,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心中的榜样人物,对相关的事件进行讲解、分析,从而稳步推动人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无论是面向学生,还是面向教师的激励机制,学校都应保证公平,加强对学生、教师的人文关怀,提高教育管理的总体质量。

激励机制的构建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能够切实关注学生、教师的诉求,以他们的诉求为依据开展工作。这就需要管理者主动融入学生团体、教师队伍,与他们进行灵活的沟通。

三、平衡刚性制度,渗透人文色彩

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以科学的角度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评判。要严格实施制度,就要按部就班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违反制度的行为就要遭到批判,从这个方面来说,严格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对此,管理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明白小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他们有着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因此,这要求管理者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进行平衡,在人文关怀中推动学生的成长。

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构建具有人文色彩的制度,为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注入更多的人文主义精神。例如,管理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学生的诉求与建议,爱护、关心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同时,以培养教师、发展学生為目的,鼓励他们在学校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学术科研制度、班级管理制度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或学习活动;不断强化现有的师资队伍,实现教师、学生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展现自身的风采。为了保证人文主义在各项制度中的落实,管理者可以多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想法,从而提高制度的公信力。

在构建制度的过程中,管理者不能以不变的理念去看待制度,而应从人文角度出发,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与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一系列制度加以完善与改进。

四、搭建反思平台,深化人文策略

要开展好小学教学工作,我们需要优秀的师资力量。教师的教学态度、反思能力与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经常性的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革新教学理念。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带动所有教师,共同构建“反思共同体”,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为后续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奠定基础。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教学中,常规的反思活动开展得还不够多,这导致很多教师处于一种故步自封的状态,长此以往对教育工作的开展会带来负面影响。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将反思平台的搭建作为深化人文策略的重要手段,帮助教师不断发展自我。

首先,教师应该经常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仅从宏观角度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而应根据教师的教学反馈来进行细致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入手,加强自我反思,发挥带头作用与榜样作用,引导教师积极寻找自身在个人、工作等方面的不足,实现自身的成长。

五、联合家长力量,注入人文活力

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学校只有和家长达成共识,才能让学生从家庭、学校生活中感受到充分的关注与肯定,从而稳步推进人文关怀,实现人本教育。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认识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诉求,从而造成学生成长的压力。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鼓励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把握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从而为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对此,学校可以开展以人文主题为核心的家长会,让家长从学习、生活、身心发展等不同视角,对学生的成长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评估。在家长会上,学校可以重点针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如何关注学生的成长诉求与成长方向”这几个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可以针对班级的实际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与家长共同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学校可以专门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强化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让家校共育找到新的连接点。在这些活动中,学校的管理者要主动打开校门,让家长融入教育活动,积极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成为教育工作的“合伙人”。

总之,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关注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小学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客观的要素入手,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把握制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通过激励教师、联系家长来构建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满足小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裴娜,张伯成.“三点半难题”及“后三点半时间”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9(2):1-3.

[2]晏敏,徐爱杰.小学班主任兼任品德课教师的利弊及改进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1(17):18-20.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德培小学)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人文关怀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