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劳动教育渠道的策略

2022-04-23 22:08徐卫星
江西教育C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劳动教育家庭

徐卫星

摘   要: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但是劳动教育不能过度依赖学校,而要拓宽渠道,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多方协同联动,凝聚劳动教育合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关键词:劳动教育   学校   家庭   社会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负面影响随之产生,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不断降低,具体表现为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有着强身健体、启智育德、提高审美品位等多种功效,具有综合育人的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任务,为学生搭建劳动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参加劳动的机会,积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二是传统劳动与新型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不能过度依赖学校,而要拓宽渠道,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明确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责任,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通过多方协同联动,凝聚劳动教育合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在此,笔者结合实践,谈一谈如何拓宽劳动教育的渠道。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奠定劳动基石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劳动教育这项教育工程中,学校应承担主体责任,开齐劳动教育课程,合理设计劳动项目,灵活开展劳动教学,为学生奠定劳动基石。

(一)立足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

劳动知识是劳动教育的基础,也是劳动教育的果实,而获取劳动知识的钥匙是劳动实践。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程有专属的教材,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具体的内容,也有丰富的活动。劳动课程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劳动与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将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与劳动技术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劳动与技术课堂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传播劳动知识、训练劳动技能的重要路径。我们首先应立足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传授劳动知识和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优化教学方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我们要走生活化的教学路径,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解决生活问题,用劳动作品美化生活。我们还要给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劳动实践平台,如纸工、泥塑、种植、饲养等。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劳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要引导学生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除了立足劳动与技术这一基础课程,我们还可以依托其他的学科课程,采取跨界教学的方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实施学科渗透,让劳动教育走进各科课程。

(二)学校日常生活的浸润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这一理念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找到了新的路径。我们可以在学校生活中实施劳动教育,把学生的学校生活当作劳动教育的契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劳动教育的浸润。校园生活中时时可以开展劳动教育,处处是劳动教育的契机。譬如,在班级卫生的打扫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劳动,做班级生活的小主人,如扫地、拖地、擦窗户、抹桌子、整理课桌等。再如,在午餐时,我们也可以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自己拿碗筷、分饭菜、收拾餐桌。在学生吃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光盘行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让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学会勤俭节约。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的一日生活之中,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学科劳动教育渗透

目前,学科的相互融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成为创建学校特色的要素。在其他课程中挖掘劳动教育的内容并进行整合,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丰富了教育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可以积极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拓宽劳动教育渠道,丰富劳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中,学校应重视劳动实践,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学校不仅应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还应开辟劳动实践场所,为全学科劳动教育提供硬件设施。譬如,我校开发出一块土地,命名为“快乐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开辟了第二劳动课堂。拥有了实践劳动的田地,学生可以亲手进行种植、收获,在管理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农耕活动。我们还依托校内的劳动实践基地,设计了一系列的劳动教育活动,如“让花生落地有声”活动整合了语文(五年级《落花生》)、数学(花生产量计算)、劳动与技术(种植、烹饪)、科学(种子的生长)、美术(画花生壳)等学科,在活动中,学生真正理解了花生的品质,领悟了劳动的真谛。

二、以家庭为“练兵场”,历练劳动本领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家长不重视劳动,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常常被淡化,家庭劳动往往由父母包办,孩子没有劳动的机会。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练兵场”,让学生在家庭劳动中历练本领。

(一)学会自我服务

现在的家长如同孩子的保姆,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关怀备至,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家长思想观念的错误,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聪明的家长是“懒家长”,不替孩子做事情,不为孩子服务,而是让孩子自我服务。自我服务就是给学生创造劳动的机会,如自己穿衣、穿鞋,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整理卧室等。我们要相信孩子,让他们学会自我服务,给他们提供劳动的机会。

(二)热衷家务劳动

家庭是一个小集体,幸福生活靠大家创造。父母是一家之长,孩子也是小主人,家务应当大家一起分担。在家务方面,家长亲力亲为无可厚非,可以给孩子做好表率,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但是,家长也要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有些家务劳动可以安排孩子去做,如扫地、择菜、洗碗、缝补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又可以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劳动的价值,享受劳动的乐趣,还可以强化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使孩子热爱自己的家庭。

(三)亲近田间地头

劳动最光荣,农村家庭有着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家家有农田,户户有农具。农村家长大多是农民,他们有着勤劳的本性,拥有劳动的技能与经验,是劳动教育的良师。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劳动教育要“教学做合一”,种田要回到田里去。农村家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土地,我们应利用好农村的土地资源,积极带领孩子走进田间地头,拿起劳动工具,去进行劳动实践,或翻地,或播种,或拔草,或施肥,或收割。家长要教给学生一些劳动方法,让学生尝试使用农具,动手操作,掌握劳动技能。学生在劳作中,能够体会到家长的辛苦,从而生发出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三、以社会为大舞台,拓宽劳动天地

人类最初的劳动生产是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大熔炉,是劳动教育的天地。我们应当组织学生面向社会,开阔劳动视野,丰富劳动实践,涵育劳动素养。社会上有各方面的资源,拥有大量的劳动实践场所,可以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如企业、农场、社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劳动基地,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劳动或生产性劳动,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感受。

总之,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中,我们应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辅,编织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陈林,卢德生.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及保障[J].教学与管理,2019(17):11-13.

[2]孙福胜,杨晓丽.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人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0(11):6-8.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社会劳动教育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