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与实践

2022-04-22 01:44:20赖卫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赖卫东

摘要: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广泛关注,新课标也指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快速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能够改善学生盲目阅读和无效阅读的现象,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快速阅读模式,注重对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阅读

听、说、读、写是语言教学当中的四项基本技能,其教学内容互相独立,却又彼此联系。其中,听力、口语以及写作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师如何统筹阅读教学与听、说、写三方面教学的关系,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始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新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多彩的课堂组织丰富课堂内容,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达成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感,在不断地阅读锻炼中提高语文的学习成果。所以老师要重视语文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其作用。

第一,语文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通过不同文本的阅读,可以能掌握更多的写作品方法和技巧,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展开对文章的分析、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内容,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找到“归属感”。

第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讲述教材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将学习能力、情感等因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因此,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第三,新课标指出,教育要遵循人文化,即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以及人文情感,而阅读教学就有效地满足了这些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多方面的阅读,感受到语文学科知识的魅力。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随手记录好词佳句,分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感受其中蕴含的意义,在作者身上找到情感共鸣,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建设。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是不受传统的教学观念限制的,教学模式比较灵活多变。而且新课标要求教育要全面化,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掌握自主学习的精髓,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选取的文本要与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匹配,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阅读习惯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结合教材知识,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掌握其中的知识点,采取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能力。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著名文学家的著作,如,老舍、鲁迅、朱自清等,在这些文本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积累更多优美的词句、短语,有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建设,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家的情感,学会用正确的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老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等。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利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进行教学,利用晨读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或者定时开展读书课让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在教学中辅助一些视频、图片。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技巧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基础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强弱,了解学生的发展特性,选取适合学生的文本开展阅读教学。在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亲情的伟大,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老师在阅读教学课时,选取教材中的《荷叶母亲》《秋天的怀念》这两篇文章进行教学。首先老师组织学生阅讀这两篇文章,并且为学生讲解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习在阅读中如何快速地抓住文章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表达技巧,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想让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效果,就必须养成长期阅读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更多的素材。首先,老师要注重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感悟作者的情感。其次,老师引导学生将遇到的好词佳句进行摘抄,并及时书写读后感,不断积累和练习,提升写作的水平。与此同时,老师必须注重为学生选择符合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从而积累阅读素材,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老师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及时进行标注。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阅读技巧以及文章的分析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文章中遇到的好词佳句随时记录,并且对文章内容进行批注,可以用加评语的方式或者写读书笔记的方式积累阅读素材,并且在平时的写作或者语言表达中将积累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活泼、爱玩还是他们的天性,学生难以在课堂中完完整整地集中注意力上完一节课,枯燥乏味的阅读课堂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老师也不能仅仅依据教材内容开展阅读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拉低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因此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书籍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提升学习语文的“幸福感”,让学生在更多的书籍中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阅读带来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演讲活动、听报告会、参加辩论赛、参观博物馆、观看时事新闻、著名影片观后感交流等形式。在不同的主题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并且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阅读内容,让学生享受语文阅读,爱上阅读,从而提升和锻炼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教学方式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想要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就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方式积极对学生展开引导,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自觉对比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方针,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提供更为优质的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叶剑锋.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阅读效率[J].读与写,2018(33):64.

[2]谢雪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杂志,2021(4):315.

猜你喜欢
阅读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