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视域下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演变与启示

2022-04-21 07:24于志涛牟晓青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课程能力

○于志涛 牟晓青

全球化与国际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关注的中心,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视域下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适应国际交流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仅是培养中国情怀,传播和继承中国文化的需要,更是培养文化鉴别、批判吸收能力,塑造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但在高校教育教学中,除部分课程涉及跨文化内容之外,较少系统地涉及本国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一直受到关注[1][2][3]。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应积极推进跨文化能力培养,既培养学习者通晓外来文化,也培养其热爱中国文化,学会判断与鉴别,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与国际理解[4][5]。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AJD)为文献源,设置检索条件为:主题(跨文化)并含(教育),或者主题(跨文化)并含(教学),不限定发表年度,选择期刊来源类别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采用同义词扩展,数据更新日期为2022年2月12日,获得文献记录3953条。依据主题判别,剔除非相关文献记录76条,最终获得有效文献记录3877条,年度分布范围为1992—2022。

二、文献年度分布统计

将数据导入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3.2[6],进行 XML 格式化预处理,抽取年度发文量信息进行统计,因2022年年度发文量不具有完整性,故限定统计年度为1992—2021,结果见图1。

图1 国内跨文化教育领域研究文献年度分布统计(1992—2021)

根据图1,在检索文献集中可发现,跨文化能力培养问题的提出,最初是基于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20世纪70年代末国人出国的实践表明,因为文化的不同,仅具备外语语言能力难以实现有效交际。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明确提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认为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学,关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7]。随着全球国际化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化人才培养受到关注,强调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跨文化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跨文化能力培养渐成研究热点[8]。

2000年,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教授从丛指出了我国人才培养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普遍存在,认为应该强化中国文化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交流与互补的目的[1]。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探讨中国文化失语的根源和改革路径,从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的高度,开始强调跨文化双向交流的理念,加强中国文化教育[9][10]。自此,在培养国际化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同时,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成为国内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日渐受到关注。

三、国内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的演变

引用突现(citationburst)是研究主题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表征着某一领域研究热点的变迁。将3877 条文献题录数据导入 CiteSpace5.8.R3[11][12],对关键词进行预处理,选择时间切片为1,g-index为57,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MinimumSpanningTree),共获得46个引用突现关键词,结果见图2,关键词突现强度值3.52—16.27。根据图2中关键词突现变化,结合文献研读,国内跨文化培养路径的演变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图2 国内跨文化教育领域引用突现关键词分析(1992—2022)

(一)基于文化交际理念的跨文化能力培养(1992—2000)

根据1992—2000年间引用突现关键词,结合文献研读,可将该阶段概括为基于文化交际理念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跨文化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认为目的语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目的社会文化教育,在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开设、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方面开始了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的积极探索[13][14]。

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需求提上日程,国际意识、文化交流能力、国际交往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注点[14][8]。但必须注意到的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初期,系从文化交际角度,强调的是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和单向表达传输,核心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15]。

(二)基于文化交流理念的跨文化能力培养(2001—2015)

根据1992—2000年间引用突现关键词,结合文献研读可发现,这一时期强调文化意识、文化导入、中国文化、母语文化,可概括为基于文化交流理念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针对全球化趋势可能导致的弱势文化渐趋弱化问题,以及跨文化交流实践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国内学者开始提出“大文化观”,认为跨文化教育应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培养学习者热爱本国文化,能够欣赏鉴别他国文化,理解文化的多样性[16]。在跨文化能力培养过程中,学习外国文化和传播本国文化同等重要,认为应编写体现外语描述的中国特色文化的教材,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9][17]。

随着时代的发展,跨文化能力培养开始强调生产性双语学习,即母语语言文化学习与目的语语言文化学习应是相得益彰的[18]。讲述、传播中国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增强对中国的理解,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我们必须打破语言霸权的现状,维护中国文化在世界应有的地位;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文化教育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全面融合,对学习者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学习者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双向跨文化交流的人才[19][20][21]。

但中国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的融合现状不容乐观,相应的教材缺乏,亦较少开设相关课程,英美文化占主体,中国文化被边缘化,最终两者的融合问题只能依靠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22][23]。

基于此,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跨文化培养路径的系统化构建方面开始尝试改革。在教材的编写中,开始摒弃以英美文化为主体的做法,增加其他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内容;在教学中则进行改革,积极推进跨学科合作,加强中西文化的对比,创设语境,加强对比、翻译、分析、反思,推动第二课堂建设,使学生充分了解多样化的世界文化,培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较高的跨文化能力,提升国际视野与人文素养,也培养爱国情感[24][25][26][27][28]。

2.2.2.1 ALL患者首次CR后 3个月 此阶段9份标本,MRD阳性4 例,其中3例分别在MRD阳性后7个月内复发,1例未复发;MRD阴性5例,仅1例在MRD阴性后5个月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MRD阳性组及MRD阴性组的中位RFS分别为4.5个月(0~10个月)、8.0个月(5~1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

(三)基于文化自信理念的跨文化能力培养(2016—2022)

根据1992—2000年间引用突现关键词,结合文献研读可发现,这一时期强调本土文化、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国际传播,可概括为基于文化自信理念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增强文化自信逐渐受到国内跨文化教育领域的关注,成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这使得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文化植根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许多学者明确提出应回归“自文化本位”,推进中国文化的主体化,实现本土化发展,凸显中国立场,致力于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既能扎根本土又能放眼全球,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29][30][31][32]。跨文化教育应服务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改变“西学东渐”的功能定位和“引进来”策略,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在新时代应着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传承意识与传播能力[4][33][34][35]。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能迷失自我的文化身份,更需要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的持续培养。这恰恰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跨文化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重要的课程思政载体[36][37]。

众多学者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开始构建国际化教育的通识类课程,强调将跨文化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4][38],从培养文化鉴赏能力着手,增强课程的文化性创设,增加文化的对比分析,加强教材与教学内容中中西方文化的平等设计,开设文学、文化类必修与选修课程,延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体验式反思、活动[39][40],强调以主题式任务、探究式项目为依托,关注培养文化的认知、思辨、传播能力[41]。

四、启示与反思

从国内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的演变来看,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跨文化能力的内涵不断更新与发展。立足于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众多学者不断推进研究,涉及现状调查、问题分析、教学改革实践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一)充分认识中国文化与跨文化能力培养融合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文化对外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还应站在文化自信与文化安全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该首先是培养认同、肯定中国文化,具有文化自信的人才;其次是培养能够对多元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人才。跨文化教育更要筑牢课程思政教育的阵地,应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应对西方文化的单向侵蚀,从而保护我国文化安全[43]。所以,跨文化教育亦必须站在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和系统改革。

(二)积极推进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托。如果教材中存在中国文化的缺失问题,则必然使得教与学均失去依托,导致中国文化教育只能依靠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决定,则中国文化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融合成为无本之木。所以,应进一步加强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从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角度,对中西文化内容进行平衡。同时,也须注意到文化内部内容的系统性,加强文化的对比分析,尤其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应尽可能全面呈现其精髓,避免失之偏颇。

(三)改革课程体系

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实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融合教学,还应该建立大的跨文化教育观,不局限于语言教学领域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从课程设置上确保其实现的系统性。一方面,应将跨文化能力培养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开设专门的使用英语语言的中国文化课程,对等于英美概况类课程,对中国文化进行广泛的分类介绍,实现广度与深度;同时,也应在其他课程中立足于课程思政的理念,挖掘跨文化教育的元素,加强文化自信与国际理解教育。另一方面,也应在外语类其他课程中实现中西文化学习的对比,在素材选择上改变课程内容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

(四)深化文化教学改革

中国文化教育最终落脚于继承和传播。所以应注重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技巧教学,培养使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在文化对比和表达中更加深入地掌握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34]。文化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字、词、句的背诵,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表达的创造力。所以,教学中应采用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在活动与项目式的体验中“习得”文化与文化的表达能力,也同时获得认同的情感体验。

(五)开发建设中国文化教学资源库

目前,基于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融合教学,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源体系,可能存在质精但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中国文化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所以应推动中国文化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化建设。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可将中国文化蕴含的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形成系统的体系,可以补充教材的内容覆盖,也能及时更新,确保内容的不断发展,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六)积极构建中国文化术语库

中国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过程,往往还存在外语表达不准确,造成歧义或误解的问题。所以,推进中国文化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融合,还应积极构建中国文化术语库,汇聚智力资源,以严格的工作程序推进术语库的构建,逐步确立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标准,以为教材编写、教与学提供准确的参考,避免中国文化外语表达的不准确,使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文化差异,消除隔阂。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等,就是很好的术语库建设工程,在推进跨文化教育教学、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时代的发展对跨文化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跨文化能力培养必须从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融入,这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视域下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构建,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合作,方能实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新时代改革。

猜你喜欢
跨文化课程能力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