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波 郭林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但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强调“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传统农业各要素需要注入智慧化元素,农业生产需要从低效益产生高效率,而诸要素中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的现代意识需要极大提升。人才被认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2]。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农村劳动力一旦拥有现代意识,就会促进现代需求的产生,从而拉动市场提供现代供给。农村劳动力拥有现代能力,会推动现代效益的产生,从而促进效率和效益双向提升,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村工作队伍,而高校大学生本身拥有家国情怀,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另一方面却是“乡村振兴,人才短板”。乡村振兴的主体人才缺乏,有两个层面原因:一是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就业呈现普遍现象,对乡村振兴的人才、科技、产业、生态等多方面要素产生重大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有助于解决村民人口老龄化、农业粗放式发展以及农村整体社会边缘化的重要方式,亦是农村籍人口共享改革成果的有力体现。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骤减、乡村建设主体缺位,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这种局面随着中国城市化率持续攀高,农村劳动力缺口会达到峰值。在此情形下,大学生返乡能有效解决乡村建设过程中主体缺位的问题,从而有效全面提升农村籍人口素质。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存在缺乏市场营销知识及经营意识,虽然传承独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技能,但依旧遭受贫困的困扰。长期以来,县市级地方政府对农村强调“以物为中心”的实行政策即“重物不重人、抓物不抓人、见物不见人”,具体表现在仅重视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而缺乏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专门教育[3]。即便是许多地方政府实施送科技下乡政策,抑或是通过开办培训班来培养农业人才,均缺乏普及农民需求最大的基本经营管理知识。因此,始终没有形成农村劳动力现代化转型和升级的逻辑路径。
目前,大多数文章提出的大学生返乡均指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原来农村户籍地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本文提出的返乡大学生指返乡发展的农村籍大学生和愿意到农村发展的非农村籍的大学生,他们共同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大学生返乡顺应乡村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能解决乡村建设主体缺位问题,乡村也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基于我国目前现代人才发展情况来看,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大学生群体虽然距离一名成型性人才还有一定成长空间,但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大学生群体还是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较好的学习生活自主适应能力。相较于一些未接受过学校教育或较少接受学校教育的农村居民而言,大学生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力,对他们而言,较为欠缺的是投身于农村的实践能力[4]。如今,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返乡大学生相对于城市大学生来说具备先天优势,对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新兴力量,理应发挥现代化人才主体作用。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真的愿意返乡就业创业吗?当前,乡村是否还存在某些壁垒,令大学生望而生畏?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返乡发展?这是当前急需关注和深入调研的课题。
本研究调查样本选取于杭州A、B、C三所大学在校大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调研方法,通过线上问卷、访谈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调研。首先确定各个年级、性别的样本量,再进行发放调研。本次课题共发放问卷2500份,其中有效问卷填写份数为2267份,有效率达90.68%。本课题组运用统计分析方式对所获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数据陈列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
通过对户籍地基本信息的初步筛选,首先剔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户籍学生。对剩余2213份有效问卷的特征进行分析,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分别占31.95%、68.05%;其中,调查对象中有43.7%的是农村户籍,56.3%的是城市户籍。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表
访谈与座谈选取浙江省杭州和丽水地区进行抽样调研和实地走访。实地考察、走访和专题座谈会结合,调查大学生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农村发展的动机、工作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实地考察11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召开了4场座谈会。通过与23个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具体情况,对投身乡村振兴的态度、诉求和建议。从中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汇集基层的创新智慧,提出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到2001—2021年期间的3719篇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文字、数字、图片以及其他形式的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官方文献和出版传媒两大类资料,具体包括相关记录、文件、报告、统计、计划、各类公开发行的书籍、报刊以及网络信息等。各类资料为本研究的开展充分地提供了实践背景、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1.返乡意愿明确的学生占多数,但仍有超过三成的学生摇摆不定。通过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返乡意愿的总体情况。在回答“是否愿意返乡就业或创业”问题时,有58.61%的人表示愿意,愿意返乡的主要原因在于希望留在父母身边,且生活成本较低,追求较为安逸稳妥的生活。还有部分人愿意返乡的原因在于家乡自然风景宜人、家乡返乡就业政策福利好、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及重要的交际圈都在家乡等。如图1所示。可见,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返乡意愿较为积极,但仍存在很大部分人的返乡意愿并不明确。超过30%的学生表现对于是否返乡并没有明确的决定,处于摇摆不定的境地。因此,该部分学生将成为城镇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尤其是大城市与二三城市之间争夺人才的重要群体。
图1 大学生返乡意愿占比
2.认为自身发展受限、薪资水平偏低等是不愿意返乡的主要原因。城市虽存在竞争条件比较恶劣的客观情况,但该情况并非主要影响返乡意愿的因素。对于有明确选择倾向的群体而言,留守大城市的人数占比远低于计划返乡的人数占比。之所以会存在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毕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成本。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来说,刚毕业就在城市工作的学生收入仅仅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居住条件都较为恶劣,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但恶劣的生活条件与刚毕业大学生是否选择打算返乡发展之间并不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英国·雷文斯坦在其《人口迁移之规律》中指出:“推拉理论”是在市场经济、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人口迁移或搬迁改善生活情况[5]。由此可见,劳动力流动是理性的。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结合本项目组调查结果显示,41.49%的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意返乡就业,是因为担心回乡发展会使得自身发展受限,自己所学知识无法落地,缺少就业前景。在大城市中,虽然由于高学历人才聚集导致生活与工作压力相对更大,但是即便在如此环境下,仍有很多大学生更倾向于发展机会更多以及软硬件设施更为便利的大城市,从而导致城市“拉力”强于“推力”。
3.对家乡客观条件的满意度与返乡意愿显著相关。从本次问卷数据分析可知,61.2%的受访毕业学生表示还是比较满意家乡的发展前景及经济状况,但对就业环境和政策环境较不满意。超过半数的受访学生抱有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对家乡经济状况的满意度评价则呈现两极分化,这表明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就业及政策环境还有待改善。调研显示,家乡发展状况、经济水平、就业环境、政策待遇四类满意度评价与返乡意愿有着极大相关性。综上所述,提升家乡综合发展实力、改善相关政策,极其有助于吸引毕业大学生返乡工作。
4.对家乡的主观依恋对返乡意愿的影响程度很大。调查数据显示,对家乡的主观依恋是影响返乡意愿的重要因素。过去“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村一间房”成为众多大学生选择职业发展空间的必然答案。对于他们而言,即便对家乡有再多的依恋,仍旧抵抗不住大城市环境所具有的魅力和吸引力。这项调研也恰好印证了另一项调查结果,农村籍大学生的返乡意向受其对家乡依恋的正向影响[6],农村户口的男性毕业生比女性毕业生返乡意愿更为强烈[7]。但是,伴随着观念的悄然转变,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犹豫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一开始的痛苦坚守到逐渐学会放弃,选择返乡去寻求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空间。
5.大多数人对返乡政策和家乡发展现状缺乏客观认知和深入思考,主要受制于信息渠道不畅通。当大学生群体被问到“是否接受过返乡教育课程或相关培训”时,仅有6.24%的大学生表示接受过,其余92.91%的人都未曾接受过相关培训。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生是否接受过返乡教育课程或相关培训
对于“期望返乡教育课程以何种形式开设”,53.95%的人表示希望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相关课程,能够更多地增添该门课程的实践力度和趣味性;21.24%的人希望通过讲座专题培训的形式开展,有助于拓宽受众面,让更多的学生群体了解到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大学生期望的返乡教育课程形式
关于大学生群体期盼该门课程的授课内容,77.04%的人想学习当地人才政策,65.39%的人想学习乡村旅游等文化服务,64.17%的人想学习农村电商新兴产业。关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中,超过50%的人选择参与乡镇社会公共治理(如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其中到乡镇就业或创业也占较大的比例。如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期盼返乡教育授课内容
大学生返乡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助于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但受落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程度、公共服务落后等因素影响,面临着“不可以回去”“不愿意回去”“回去不能发展”等问题,许多大学生内心沉淀着许多不可言语的“返乡之困”,深深制约了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落后思想观念和旧的文化传统成为大学生“返乡之困”的思想障碍。虽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不少人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思想禁锢,认为大学生就应该留在城市里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这样才是有出息的表现,大学毕业返乡就业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迫于这些原因,很多农村大学生不敢返乡。挡在大学生面前的落后思想阻碍: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农村仍旧非常薄弱。即使在村口、村道上人们常见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也被人们当成美化乡村环境的装饰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最基层的乡村社会还没有形成完整且有效的教育体系,没有形成对落后村社思想文化的“移风易俗”作用。二是在落后思想观念影响下,许多农村籍大学生出门之时即被明确“找个好工作”,被要求留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在农村的传统教育观念中,村民们往往将子女“能上大学”视为改变自身和家庭前途命运的重要途径,所以许多农村学生家长强烈反对子女返回农村就业或创业。以前,农民供孩子读书,都是希望他们能够走出农门、出人头地;而如今,孩子大学毕业了却要回到农村,其父母肯定会第一个反对。上学十几年的孩子最后又回到了农村“原地”,乡里乡亲们也会议论纷纷,甚至嘲笑。三是农村旧观念里,尤其是老一辈人心里依然存在“回到村子的人”都是“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甚至把原因归结为“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这种旧观念让很多大学生和家人抬不起头,本来一腔热血服务家乡发展的意愿,就这样被无情抹杀了,很多大学生宁愿在城市混不下去也不愿回村协助家乡发展。很多大学生一边是面临身边同学的歧视眼光,另一边是回到乡村还会受到乡亲们的不理解。
2.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二元差异是大学生“返乡之困”的现实阻碍。虽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但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差异仍旧明显,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很多农村户口的学生在返乡之后总存在无所事事抑或是被动失业的情况,加之“出人头地”的旧观念影响。许多农村籍大学生有返乡之心,但无返乡之意。虽然说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种物品也是非常丰富,但是相比较于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城市里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环境也非常优美,软硬件等生活设施也是应有尽有。而且城市里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也要比农村好上许多。况且,在农村创业基本上都是围绕第一、第二产业,例如种植业、养殖业,相对而言,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也是较为落后,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放弃城市中舒适的环境选择回乡发展。总而言之,大学生面前的许多重要阻碍主要包括: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生无法适应农村简陋的生活条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缓慢,返乡大学生无处施展才华,造成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返乡。而且目前来看,很多客观条件造成大学生“回乡”后因不适应周遭环境而被迫“返城”。例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基建等较为薄弱,文化休闲、生活娱乐等设施单一。二是农村的创业、就业和发展环境有待提高,大学生很难“拥有一席之地”,干事创业的条件更加艰苦。农村市场发展不成熟,社会法治化程度较低,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及宅基地产权制度等不够清晰,不利于大学生返乡创业,导致返乡就业机会也比较少,返乡以后难以扎根立业。
3.许多难以想象的职业发展困境是大学生“返乡之困”的隐性障碍。返乡发展的道路上是非常孤独的,想成功必须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要经得起旁人的冷嘲热讽。如今的大学生生活条件基本上都很优越,他们虽然知识较为渊博,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去乡村发展,同时也不是人人都愿意返回乡村。即便是农村籍大学生也不一定了解农业,不一定对农业感兴趣。返乡大学生肯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职业壁垒:一是大学生返乡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返乡大学生缺少用武之地。当地政府部门理应加强对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择业的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返乡大学生的积极性及自主创业开展的有效性。二是返乡大学生能力及素质在适应农村发展需求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从整体而言,绝大部分返乡大学生在生活阅历方面资历较浅,缺乏工作、资本、技术、社会等经验,在农村这样的熟人小社会里面将会产生许多超出契约规则的问题。这些导致许多返乡大学生在农村农业大舞台上“难以出彩”。三是若在农村创业,大学生不得不与村民打交道,甚至还需要雇佣一些村民。农村的人情世故和知识技能会影响到办事创业的效率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因为大家都是邻里,彼此非常熟悉,所以难以管理,有时甚至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返乡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正视大学生“返乡之困”,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化农村发展基础环境、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培育返乡发展能力体系等方式促进大学生返乡,发挥返乡大学生农村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第一,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引导。在大学生返乡问题上,应当抛弃“学而优则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跳出农门”等落后观念,要教育当地村民改变返乡发展的人才观念,特别是要引导返乡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奋斗观,能够正视学校教育及自身发展问题。同时,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让各界知晓该战略的目的及意义,澄清大众对农村的误解,让多方合力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建设之中[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然而,大学生返乡执教是解决农村教师资源短缺的一个可行性选择,与理论研究相悖的是,现实中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留在城市,不愿返乡[9]。因此,还要优化大学生村官基层人才选拔和晋升机制,让一部分大学生村官通过选调、公务员招聘、考事业编制等途径继续留在乡镇工作,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中流砥柱。
第二,完善大学生返乡发展的客观基础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其实质就是要促进城乡二元对立结构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促进经济和技术要素更多向乡镇聚集,让经济社会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刺激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中国经济重大结构性问题[10]。“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为现代乡村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为乡村现代产业加大竞争力,也对想返乡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应当加强农村基建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和处理垃圾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农村和城市二者间的差距。加强建设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大学生返乡后所遇到的生活困境,促使农村“留得下”人才。与此同时,为促进农业集约化及规模化发展,当地应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当地经济水平,给返乡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平台。
第三,优化大学生返乡发展的相关政策条件。一是优化引进大学生返乡政策,合理设置引进门槛,拓宽引进渠道。建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乡村秩序,需要的不仅是国家力量的有序推进和稳定协调,而且需要发扬原有乡村社会传统,吸引劳动力回流。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有回报乡梓的情怀,对农村也更了解。县市政府要主动出击,到省城的高校、创业园区等大学生活跃之地和集聚之处开展深入的政策宣传和重点攻关,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乡土热情,多鼓励大学生返乡发展,可以有效提高返乡政策宣传效果,避免宣传形式上出现“蜻蜓点水”和“撒胡椒面”现象。二是解决大学生返乡所面临的土地流转、宅基地使用等各项难题。针对大学生在加入基层组织时出现的入党、考村官等问题,政府应当像对待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那样出台“一人一策”相关政策措施,有效处理大学生返乡所出现的各项问题。
第四,构建大学生返乡发展能力的落地培育体系。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是具有战略引领力、教育渗透力的思政课程。政府、机构与高校联合开发返乡职业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生涯理论本土化程度、战略政策融合深度、课程思政创新高度,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成效。构建返乡发展能力的落地培育体系的另一种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前掌握农业创业管理的知识,并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可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率。高校需要主动深入衔接最基层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育人体系,将资助创业与教育资源紧密融合,帮助受资助的学生成功走上返乡创业之路,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力体现[11];同时,开设培训课程,加强培养返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创新意识;协助政府加大乡村振兴政策、返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