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想得到”

2022-04-20 03:33王玉宏
关键词:学会学习问题解决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是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即“想得到”。已有知识、一般观念(或者说基本思想方法、研究“套路”)以及最终目标、差异消除等,都是“想得到”的重要影响因素。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运用一般观念,自主探究发现新的知识;从最終目标出发,实现差异消除,自主探究得到解题思路。这样,学生才更能“想得到”。

关键词:数学教学;“想得到”;学会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

数学学习有三个递进的层次:知其然,即知道是什么;知其所以然,即知道为什么;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即知道怎么想到。它们分别指向记住、懂了、会了。显然,最高的层次即“想得到”,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带得走”的素养)的关键。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想得到”呢?已有知识、一般观念(或者说基本思想方法、研究“套路”)以及最终目标、差异消除等,都是“想得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它们对“想得到”的作用。本文从知识发现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两个方面举一些案例来说明。

一、知识发现“想得到”:基于已有知识,运用一般观念

数学知识之间充满联系。新知识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以旧知识为“生长点”与“延伸点”,在一般观念的指引下得到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不能告知或预设知识结果,而要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运用一般观念,自主探究发现新的知识。这里的一般观念通常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以及各类数学对象(各个数学领域)研究“套路”的类比迁移。

例如,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教师通常这样引导学生发现公式:(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的面积;(2)让学生从数到字母、从特殊到一般逐步计算(m+2)2、(3+2b)2、(2m+3n)2、(a+b)2。这样的教学虽然没有直接告知,但是已经预设了结果,过度牵引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操作,使学生缺少探索的空间,虽然“做得到”,但是“想不到”。比如,这样的正方形哪里来的?为什么要计算这些式子的结果?

实际上,完全平方公式等乘法公式是多项式乘法的特例。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完全可以由此出发,运用从一般到特殊(演绎推理)的一般观念,自主探究发现完全平方公式。具体教学设计如下石树伟.数学课堂教学立意的“层次”“关系”及“提升”——由“完全平方公式”同课异构引发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3(1):74-76。:

1.前面已经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能说说运算法则吗?运算的依据是什么?

2.(x+b)(x+d)可以利用公式直接写出结果,它是(a+b)(c+d)在a=c=x时的特例。(给出“先行组织者”,让学生更容易“想得到”。)在(a+b)(c+d)=ac+ad+bc+bd中,你认为还有哪些特殊情形?你能得到什么?(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的结论多种多样,包括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

3.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有什么特征?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公式。

再如,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时,教师通常这样引导学生发现定理:(1)让学生按步骤取中点、画中位线、测量角度和长度、发现结论,然后证明结论;(2)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三角形纸片剪拼成平行四边形(如图2所示),从而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发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并得到证明的思路。这样的教学依然存在过度牵引的问题,使学生虽然“做得到”,但是“想不到”。比如,为什么要测量角度和长度?为什么要将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边?

实际上,学生对等边三角形(如图3所示)和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4、图5所示)等特殊的三角形比较熟悉,从中发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当然,从图3中不太容易想到中位线与第三边的长度关系)。因此,可以让学生由此出发,运用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的一般观念,自主探究发现(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然后严格证明。王玉宏.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以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为例[J].数学通报,2017(2):2629。

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通常直接要求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绕其中心旋转180°,观察哪些点、线段、角重合,从而依次发现其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样的教学依然存在探究空间过小的问题,使学生虽然“做得到”,但是“想不到”。

而实际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基于对性质的理解,从已经学过的三角形性质出发,总结图形性质研究的一般“套路”,再运用这样的一般观念,自主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性质是指事物内部元素之间稳定的联系。(给出“先行组织者”,让学生更容易“想得到”。)一般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是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的?(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条高交于一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是从三角形的组成要素、相关要素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上来研究的。)

2.那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从平行四边形的组成要素和相关要素——边、角、对角线之间关系的角度研究。)

3.前面研究过一般的四边形,你是怎么研究的?(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根据这些方法与经验,请尝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二、问题解决“想得到”:围绕最终目标,实现差异消除

问题解决和知识发现主要的不同在于,问题解决时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知识发现时往往目标不够明确。解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告知或预设解法结果,也不能简单归类题型、套用解法,而要让学生从最终目标出发,实现差异消除,自主探究得到解题思路。这里的差异消除,指的是消除最终目标和已知条件或已有知识之间的差异,基本手段是转化。

例如,教学“解方程x-14-1=2x+16”时,不应让学生套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而要让学生先明确解方程的最终目标(得到“x=a”的形式),再分析已知方程与最终目标的差异(如两边都有未知数和常数、未知数和常数作为整体在参与运算等),思考如何(依据什么)转化可以消除差异(如移项、去分母和去括号等)。由此,学生便能自己想到解方程的步骤(知道解法步骤是怎么来的)。

再如,“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教学。发现(猜想)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后,学生便有了证明的目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这个目标出发,分析其与已知条件或已有知识的差异。学生从已知条件考虑,会发现“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目标与“三角形”“两边中点”的条件差异较大;而从已有知识考虑,会发现目标与“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性质差异较小。由此,学生可以想到将中位线延长为原来的两倍,构造待证的平行四边形(如图2中的DBCF)。然后,由这个新的目标出发,分析其与已知条件的差异,学生可以发现“中位线延长为原来的两倍”“一边中点”的条件决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中的ADCF),从而“另一边中点”的条件又决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即上述新的目标。如此,学生便找到了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思路。

又如,有这样一道题:

如下页图6,在梯形ABCD中,AB∥CD,∠B=90°,AB=2,CD=1,BC=m,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且和B、C不重合,连接PA,过P 作PE⊥PA,交CD所在直线于E。

(1)在图中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若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点E总在线段CD上,求m的取值范围。

作为铺垫,对第(1)问,易得△ABP∽△PCE。

教学第(2)问时,可以让学生从“求m的取值范围”这个目标出发,分析其与已知条件的差异。学生会发现“点E总在线段CD上”这个条件蕴含着“CE≤CD=1”这个不等关系,与目标的差异最小。进而,发现在梯形ABCD中,点E随点P的运动而运动,点E的位置(CE长)由点P的位置(BP长)决定。于是,想到利用△ABP∽△PCE,得到ABPC=BPCE,进而得到CE(y)与BP(x)之间的函数关系: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问题解决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目标的达成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